2023高考倒计时
2023届高考倒计时还有多久
距离2023高考还有225天。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高考考试科目
1、高考理科包括科目:语文、数学、英文、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对应分数分别为:150、150、150、110、100、90。总分:750。
2、高考文科包括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对应分数分别为:150、150、150、100、100、100。总分:750。
3、近期部分省份开展高考改革,采取3+1+2的形式,语数英+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总分不变或有略微调整。
高考复习有哪些技巧
1、高考复习巧用心理暗示
“已经高三了”的心理暗示比什么都重要。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形,下一步要做什么。高考复习潜意识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高三了”,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就意味着良好学习状态的到来、成功的开始。
2、高考复习巧寻读书环境
要寻找最佳的环境读书。学校环境自不必说了,主要是在校外的环境。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建议尽可能少呆在家里。可以跟两三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最好,又安静、又有气氛,有问题还能问,累了也可以一起玩玩。
3、高考复习巧定学习计划
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中、晚的学习、休息、锻炼安排。同时,每科兼顾到吸收、复习、练习、归纳、预习五大环节。定下学习计划表后,尽量排除干扰,坚决执行。
4、高考复习巧理每天时间
要保证合理的睡眠安排,建议早上6:00后起床,中午休息30分钟,晚上睡觉不要超过23:30。高考复习如果上课常打瞌睡,便说明时间安排上有问题,学习效率较低。应该意识到,70%以上的知识是靠课堂完成的,30%知识靠课余时间完成的。
5、高考复习巧做限时训练
高考是个大系统,各科目是零件,加强限时训练是协调多学科学习、单科学习卓有成效的做法。高考复习在做章节练习时,限时作答每一题,对比正确程度,发现问题所在,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弥补或矫正。正确率低于70%往往意味着自己在相关章节存在着较大问题。
6、高考复习巧抓零碎时间
高考复习零碎时间来无影去无踪,没用谁都不知道它来过,用了都说好。采用间断性、频繁性背诵,争取零碎的时间,学语文和英语特别需要采用这种方法。背诵语文、英语名篇名著时,同桌可以相互提示性对背,可提示一句话中的最前面一两个字词。
7、高考复习巧养三个习惯
高考复习最重要的三个“养成”:即养成做笔记、做标注、做错题的三个良好习惯。解题过程中,千万不要满足于得出答案,而要清楚答案从何而来,力求把每一题错的选项改成正确的选项,或指明错误原因,或标出证明性实例、反驳性实例。理科学习通过归纳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真正把握各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高考前如何调整状态
多想自己的长处,强化自信
这段时间,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回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优化情绪 自我减压
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听轻音乐、哼哼小调,或伸伸手、弯弯腰、摇摇脖子,或漫步户外、看看云霞,或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趣事。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
淡化对高考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
自我思考 积极暗示
有“离高考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自我思考,化解心中的担忧。考生在考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积极暗示,自我打气。“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大”……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驱散忧郁,克服怯懦,恢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