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制度如何选科

| 泽慧

新高考选科变化有什么

新高考选科及专业要求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组合,以前只选择物理就能填报的大部分工科专业从24年高考开始将有很多专业提出了再次选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化学,也就是增加了化学的权重,物化双选成为以后物理组合的趋势。

选择物理的同时还要选择化学才能报考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以前没有选择化学的的物生地组合将不能报考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需要引起家长们重视。从选择上讲,如果选物理组,基本上要选择化学,不然选择物理就没太大意义了,历史组合与以前相比在专业选科要求上没有太大变化。赋分及计分方式与以前也一样,主要在物化双选上需引起重视。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

在选科的时候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兴趣、爱好是最好的动力,能够不断催自己努力、上进。

选科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每门功课的强弱。自己哪些科目实力比较强,选科就要考虑进来。实力比较弱的科目,就不要考虑。

在高中选科的时候,要适当考虑自己树立的目标。进入高中阶段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可能会有自己的目标了,所以选科就要考虑树立的目标。

选科需要考虑的因素

考生的选科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甚至未来职业都有影响。新高考选科主要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01、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

选考不同的科目组合,其学习难度、竞争压力、专业覆盖等情况都有不同。在做选科决策前一定要清楚了解各个组合的优缺点和专业覆盖率。

02、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科目基础好,相当于一个好的起点。很多人选科时候都会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科,通过分数、排名来综合判断。

选科中考虑的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可能,它是选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一定要多和科任老师沟通,综合评定自己的进步空间。

03、个人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六门学科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不是一件难事。

建议

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

04、生涯规划

我们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这些都可以先落脚于选科组合。

建议

在设定职业目标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途径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有机会进行职业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

05、高校专业招生要求

新高考选科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有“1门学科必选才能报考,2门学科必选才能报考,3门学科必选才能报考,不提科目要求”4种。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06、中学客观情况

由于师资力量、历史传统等因素,学校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科目。学生在各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学校的优势科目。

如何报高考志愿详细指导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志愿填报的技巧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选科的4大原则

01、成绩最大化原则

基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个规则来看,分数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分数越高,越占优势,越会被优先投档,如果选科选的好,在赋分的科目中,很可能多得几分,但如果选不好,也可能会少得几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选科是保证高考成绩最大化的基础保障。

02、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只有在优势方面充分挖掘,充分发挥,才能把自我优势最大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科成绩,并找到更优的升学路径。

例如:有些学生理科思维非常好,那么选科时,除选择传统的纯理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之外,也可以再选择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就比较容易拿到高分。

03、机会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成绩最大化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

假如有甲乙两个学生考了一样的分数,但由于选科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就不同。例如:甲同学选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政治,乙同学选科是物理、生物、地理,一方面选择的院校上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专业上的差异就更大了。

假如两个同学都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从选科的上面看,只有甲同学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乙同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机会就少很多。原因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既选物理又要选化学,有些学校还要求化学+生物。

因此,如果高一时没有选对科目,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来不及了。另外,对应的院校招生计划的多少也是衡量机会大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选的科目,高校的招生计划多,那么录取的概率就大,反之,概率就小。

04、专业倾向性原则

如果有些学生比较明确要往某个专业方面选择,那么在选科时就要清晰的知道该专业的特殊学科要求。

比如有的同学想报考口腔医学专业,以后当牙科医生,而口腔医学专业的选科要求是首选仅物理,再选是化学或生物。如果学生的再选科目中没有化学或生物,报考时就不可能被录取。因此,对于有专业倾向性的学生来说,在选科时一定要早做规划,以免到了高三时再改就来不及了。

高考新制度如何选科相关文章:

2022年高考哪些省加入新高考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北京2023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22高考志愿详细填报指南

实行新高考政策的省份名单新鲜出炉

15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