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设立高校疫情防控投诉平台
为推动各地各高校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解决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教育部设立高校疫情防控投诉平台,接受在线提交和电话反映问题线索。受理事项:校园封控、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排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生活保障、离校返乡、开学返校等方面。各地也设立了高校疫情防控投诉平台。
防疫知识牢记预防措施
1.防控六坚持:坚持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做好健康监测,做好饮食卫生,做好日常清洁消毒。
2.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出门随身携带口罩。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需要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等情形下应及时戴口罩。
3.预防病毒传播保持手卫生,清洁双手前尽量不要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衣物遮掩。
4.有症状速就医,拖延只会误时机。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就近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5.牢记食品安全五原则:食物处理前后洗手,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加工器具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食物彻底煮熟。
6.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警惕,进出农贸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坚持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测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7.公众应坚持做好防护,尽量减少人员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护自己是对防疫的贡献。
8.保持警惕不等于恐慌紧张,新冠疫情可防可治,无需过分恐惧。科学防疫,不抢购、不囤积,不信谣、不传谣。
9.公众有义务配合防疫工作,严格遵守防疫有关规定,如遇检查,请给予理解与配合,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10.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需坚持做到科学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通风消毒、提高健康素养和做好社区防控。
11.共同战疫,需要您的一份力,如遇测温、查证、验码、登记,请主动配合,给予一份理解。
12.抗击疫情,你我有责,不随意散播他人隐私,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只送祝福,不传谣言,别让错误信息帮倒忙。
13.随着新冠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14.没有任何疫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100%,接种新冠疫苗以后,应继续坚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大家的安全。
15.接种新冠疫苗一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如出现高热(>38.5℃)或接种部位红肿(>2.5厘米)以及其他严重症状,应尽快就医处理。
如何识别、判断及就医选择
(1)无发热、无流行病学史:注意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
(2)无发热、有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监测体温,必要时筛检病毒核酸,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3)发热、无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社区医院就诊,监测体温,疾病如有进展及时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4)发热、有流行病学史:立即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减少人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6)房间通风换气;如有疑似患者,居住过的环境一定要进行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可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如何做好防疫措施及安全防护
第一,在正规渠道选择防疫用品。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防疫一定要注意个人的保护,如何保证防疫效果呢?那么就需要我们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消毒等等,这些就离不开这些情节和防疫用品了,那么我们就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去购买此类防疫用品,一定要符合医用级别的。这样才能做好基本防护。
第二,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疫情防控中要求的出行的报备、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排队保持一米线、全员核酸等等,那么我们就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这事基本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是保护个人健康的基本原则。
第三,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树起免疫屏障的办法,只有人人相应、应接尽接,才能够保护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因此一定要积极接种疫苗。
第四,积极锻炼身体,提升个人身体素质。疾病或者疫情的传播中受侵害最大的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那么只有价钱锻炼,才能够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降低患病或被传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