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校区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校区介绍
1.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地址: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
2.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地址:闵行区东川路500号。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
华东师范大学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
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是“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求实,汉语词语之一,其意思是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该词语出自于孙犁的《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
创造,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
学科代码 | 专业名称 | 排名层次 | 专业排名 |
101 | 哲学 | 前10% | 8 |
202 | 应用经济学 | 前20% | 42 |
301 | 法学 | 前40% | 67 |
302 | 政治学 | 前20% | 16 |
303 | 社会学 | 前20% | 10 |
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前10% | 24 |
401 | 教育学 | 前2% | 2 |
402 | 心理学 | 前5% | 5 |
403 | 体育学 | 前5% | 3 |
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前5% | 4 |
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前20% | 36 |
503 | 新闻传播学 | 前20% | 19 |
602 | 中国史 | 前20% | 12 |
603 | 世界史 | 前20% | 10 |
701 | 数学 | 前10% | 24 |
702 | 物理学 | 前20% | 22 |
703 | 化学 | 前10% | 21 |
705 | 地理学 | 前10% | 6 |
707 | 海洋科学 | 前30% | 8 |
710 | 生物学 | 前20% | 31 |
713 | 生态学 | 前10% | 9 |
714 | 统计学 | 前10% | 9 |
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前30% | 30 |
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前40% | 61 |
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前20% | 43 |
815 | 水利工程 | 前40% | 25 |
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前30% | 41 |
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前20% | 36 |
835 | 软件工程 | 前2% | 2 |
1007 | 药学 | 前50% | 65 |
1202 | 工商管理 | 前20% | 38 |
1204 | 公共管理 | 前20% | 25 |
1205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前30% | 11 |
1302 | 音乐与舞蹈学 | 前30% | 26 |
1304 | 美术学 | 前20% | 18 |
1305 | 设计学 | 前20% | 24 |
华东师范大学优势专业
专业名称 | 排名层次 | 专业排名 |
教育学 | 前2% | 2 |
软件工程 | 前2% | 2 |
体育学 | 前5% | 3 |
中国语言文学 | 前5% | 4 |
心理学 | 前5% | 5 |
地理学 | 前10% | 6 |
哲学 | 前10% | 8 |
生态学 | 前10% | 9 |
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