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 美琪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报名条件

符合2023年高考报名条件,高中阶段均在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16所外国语中学就读,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成绩优秀,经就读中学推荐,具有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资格的英语语种应届高中毕业生。

考生生源地不限,科类不限,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不限。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专业

我校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专业为英语(含翻译专业)、日语。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报名及初审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2月18日17:00结束

2、报名方式:考生须登陆“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网址https://gaokao.chsi.com.cn/zzbm/bssbm/)按要求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添加我校志愿,并按照系统要求填写并上传提交以下报名材料:

(1)《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保送生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请认真核对申请表中填写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下载打印申请表,每一页均须由学籍所在中学相关负责人审核属实并签字,加盖中学公章;考生将填写完整、本人签字、中学签字盖章、版本号与网上一致的申请表上传至报名平台;

(2)考生二代身份证扫描件(正反面均需上传);

(3)高中成绩单(加盖中学公章);

(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单(加盖中学公章);

(5)综合素质档案(加盖中学公章);

(6)有关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其中(1)(2)(3)(4)(5)为必须提供的材料,(3)“高中成绩单”须包含高中阶段各学期期末成绩单(若中学有全校排名的成绩单,则只需复印考生本人所在的一页并做标记)。

注:我校不接收考生纸介质报名材料,所有报名材料均须上传至报名系统,报名材料须保证信息完整、材料真实、页面整洁、印章清晰、文字清楚。

(二)资格初审

招生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考生提交的报名材料完备性进行初审,考生可在报名平台查询初审结果,初审通过后方可确认测试。初审结果查询时间:2023年2月21日后。

(三)测试确认

初审合格的考生须于2023年2月21日-22日期间登录“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我校外语类保送生测试,未按期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测试资格。考生确认参加测试后,直接在线打印《准考证》。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测试安排

四、测试安排

我校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测试将采取远程线上面试方式,具体安排如下:

1、面试时间:2023年2月24日进行设备调试及模拟演练,2月25日进行正式面试,面试平台网址及操作流程请关注大连理工大学招生网后续通知。

2、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文章朗读、自由问答三部分,满分100分,采取专家、考生、试题“三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过程录音录像。面试时将针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学习热情、创新能力、社会公益等方面客观记录进行深度了解,并在评分时予以综合考量。

3、面试要求:

(1)考生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准考证参加测试,面试前考生须向面试官展示考生身份证和准考证,并宣读诚信面试承诺书。

(2)考生须准备电脑1台和手机1部(或电脑)。要求电脑配备摄像头、功放和麦克风,配置满足正常上网视频社交使用;手机为智能机、具有高质量视频通话功能。

(3)考生需要在封闭安静的房间独立进行线上面试,周围环境不得对面试产生干扰。需保证房间内网络信号质量满足视频通话需求,建议使用有线网络。面试房间内除本考生不能有其他任何人员。面试时检查面试环境光线,不能过于昏暗,也不要逆光,可提前通过摄像头,检查环境亮度是否合适。

(4)考生使用电脑登录“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远程面试平台”,摄像头需正向面对考生,面试全程开启。面试过程中,要求视频中考生界面底端始终不得高于胸部,双手须全程在视频录像范围。

(5)考生面试过程中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听从评委、监考老师、工作人员指挥,考试过程中禁止冒名顶替,不准对面试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截图等操作,不得泄露面试内容,否则将以考试违纪论处,并将违纪名单上传各地招生考试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6)我校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考试不收取考务费用,不提供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也未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资格认定及专业分配

1、我校将根据考生远程线上面试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资格人选,并根据考生报名时的专业志愿,直接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

2、测试结果可于2023年3月上旬通过“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查询。拟录取资格考生名单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大连理工大学招生网”公示。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外语类保送生录取原则

1、考生须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并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批准,方可被录取。

2、外语类保送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非外语类专业。

3、考生高考体检结论须符合专业的体检要求,否则不予录取,各专业对考生体检的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执行。

4、本年度测试成绩及合格资格只适用于2023年录取使用。

5、我校盘锦校区2023年暂不开展外语类保送生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4月的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8.25万平方米;主校区设有20个学部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3个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开设9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473人,学生总数46450人,其中本科生总人数25603人,研究生总人数20847人。

大连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945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004人,副高级职称12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76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084人,硕士生导师2439人,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院系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等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的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分获A和A-。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6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0个学科上榜,5个A+学科和16个A学科。有10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9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13位,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9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国际第41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覆盖的二级学科):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环境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管理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

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

16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