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综合类大学最新排行榜

| 飞龙

2023全国综合类最好的大学排名

排名名称院校类型城市
1北京大学综合类北京
2清华大学综合类北京
3复旦大学综合类上海
4上海交通大学综合类上海
5浙江大学综合类杭州
6中国人民大学综合类北京
7南京大学综合类南京
8同济大学综合类上海
9南开大学综合类天津
10武汉大学综合类武汉
11中山大学综合类广州
12华中科技大学综合类武汉
13西安交通大学综合类西安
14东南大学综合类南京
15厦门大学综合类厦门
16天津大学综合类天津
17四川大学综合类成都
18华南理工大学综合类广州
19山东大学综合类济南
20中南大学综合类长沙
21重庆大学综合类重庆
22吉林大学综合类长春
23中国海洋大学综合类青岛
24兰州大学综合类兰州
25湖南大学综合类长沙
26东北大学综合类沈阳
27郑州大学综合类郑州
28云南大学综合类昆明
29新疆大学综合类乌鲁木齐
30苏州大学综合类苏州
31东华大学综合类上海
32上海大学综合类上海
33暨南大学综合类广州
34江南大学综合类无锡
35西北大学综合类西安
36福州大学综合类福州
37西南大学综合类重庆
38长安大学综合类西安
39安徽大学综合类合肥
40广西大学综合类南宁
41辽宁大学综合类沈阳
42贵州大学综合类贵阳
43南昌大学综合类南昌
44内蒙古大学综合类呼和浩特
45海南大学综合类海口
46宁夏大学综合类银川
47延边大学综合类延边
48石河子大学综合类石河子
49青海大学综合类西宁
50西藏大学综合类拉萨

特别说明:以上全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综合类大学是什么意思

综合类大学一般是指囊括多学门、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一般辖有多所学院。综合类大学学科比较齐全,其学科设置一般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综合类大学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于普通教育。

此外,此类大学一般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高考怎么选择大学

选择优先级:城市>学校>专业

在分数可以的情况下,选择发达城市,会让你比别人占得先机(天时、地利)。

“毕业后你准备去哪找工作?”、”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大学参加过哪些项目?”、”我们校友会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你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出现。

“北上广深”是大家熟知的一线城市,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大量人员涌入这些城市。虽然明知成为“北漂”、“沪漂”很累,但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

原因在于“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大城市相对来说更公平”。大城市是国家在世界上重要的名片,每年投入的人才资金、建设资金也比其他城市多很多。大量资金不计回报的投入,使得这些城市比其他城市更有吸引力,人才、科技集聚效应更明显。

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教授、专家、学者、企业普遍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的讲师、青年学者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学是"知识密集型",高校重要的资源是精英人才(专家、教授、学者)和校友。发达城市更容易“挖”走普通城市、没落城市的人才。

另外,如果选择的是普通城市的大学,且不说平时参加项目、兼职锻炼的机会少,毕业时还要去外地实习、租房、找工作、落户,重新适应新的环境。

从上可知,填报志愿时选择那些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无论在校期间学习、实习,还是日后参加工作都是利远大于弊。如果想从事科研且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忽略城市地理位置。

如何根据分数来选大学

请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或使用志愿填报参考系统(注意不要单纯套用往年分数,可用录取分数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对应的本省考生位次作为参考)

考生或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各高校或具体专业在各省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

1、阳光高考推出的高校往年录取分数查询。输入预估的高考分数后,即可查询高校及其专业往年录取分数情况。

2、通过阳光高考平台“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查询,该系统可以查询到比较详细的情况,另外系统还提供专业差异比较、就业信息、高考电子读本等信息;

3、浏览阳光高考平台“院校信息”栏目,高校招办会公布往年的录取信息;

4、通过高校的网站查询,或直接向高校招生部门咨询。

5、通过省招办下发的高校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资料来查询。

高考填报志愿的技巧

技巧1: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技巧2: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技巧3:填报真正的好专业,必须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迅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如果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犹豫,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绝对有前途!

1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