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发布
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发布
1月5日记者获悉,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已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稳定,为98.0%,超八成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
从毕业生总规模上看,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 (35.8%),男女比例为1.8:1。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其中,深造包含国内深造和出国 (境)深造;就业包含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3%,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1%。
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
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比例>1%的单位行业分布。
从地域上看,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广泛,超五成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
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所在省(区、市)分布。
超过85%毕业生选择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有超过85%的毕业生选择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报告显示,清华大学持续与中核集团、航天科工、兵器工业、华能集团等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合作:与各省份进行选调生和人才引进合作,2021年赴基层公共部门工作毕业生人数有明显增长。全学年共发布招聘信息近6500条,举办校级招聘活动400余场,涉及用人单位2000余家。
清华大学积极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截至2022年,学校在全国各省份累计建立就业实践基地283个,鼓励同学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授予全校200名学生“毕业生启航奖”并发放奖励金,为选择扎根西藏、新疆、青海基层党政部门等单位就业的校友发放专项励业金。首次设立“笃行励业奖”,表彰233位坚守在公共部门、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基层一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校友。
同时,学校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22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领域集中在互联网、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就业工作国际化方面,学校大力拓展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实习任职岗位,推动联合国志愿者选派工作,逐步恢复海外线下实习派出工作。2022年,清华大学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70余人次。
此外,部分院系结合专业特色开设职业辅导课程,选课数量累计达15万余人。2021-2022学年,一对一咨询、“校友导师计划”和“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参与人次稳步提升,为约4000人次同学提供精细化的职业发展辅导。
清华大学最好的王牌专业
一、金融专业
清华大学的金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8名、副教授13名、助理教授8名。想要考上清华大学金融专业,还是比较难的,可以说,里面的学生,都是各省市的理科状元,但是如果考上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大学生毕业出来基本都是有机会找到非常好找的工作,因为清华大学本身与汇丰等各大银行建立的人才输送联系,毕业之后就等于拥有了“金饭碗”。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学计算机学科领域内具有优秀教学、科研实力同时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一代一代的清华计算机系学子,也是不断的突破创新,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很多的大奖。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于 1988 年,由化学工程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物理系的材料物理专业、原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专业组成。20 多年来,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大大提升了清华大学材料学科的实力、学术声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
四、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清华是以高压电著称,可以说是北京地界上的龙头老大,电气专业也是最牛的。但是该专业的学习深度比较大,就业面积比较广,未来的就业前景可是非常乐观,毕业生毕业之后去电业局或者工程局都是不错的选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机械制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近几年来可是发展得非常火爆,含金量高,是非常值得报考的一门专业。
五、土木工程专业
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非常出名,名气非常大,社会认可度也非常高,清华也是我国理工实力排名第一的理工院校。而且清华拥有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影响力优势、师资优势和生源优势,因此,它的该专业毕业生有时候比其他大学的该专业毕业生更为吃香。这个专业百分之五十的人,毕业之后也是去到了施工单位,一般就是去做甲方了。之后的剩下一部分,基本都是去考研深造,之后去到设计院等等工作。
全国重点大学王牌专业汇总
1.清华大学: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2.北京大学:综合类大学老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是顶呱呱。
3.复旦大学:综合类大学老二,南方“小北大”,似乎什么都比北大差一点。
4.浙江大学:工学综合实力老二,南方“小清华”,比老大差得很远,化工类和电气类牛比,理科也不弱,合并院校的老大。
5.南京大学:理科实力超牛,让人总感觉是靠SCI发家致富。
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又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越来越壮。成为与浙大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大有超二望一的势头。
7.中国科技大学:典型高、精、尖、“精品大学”,学风正,最有资格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8.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科圣殿,连去都要找协和。
9.国防科技大学: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10.武汉大学: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只是并校后规模超大。
11.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类超牛,经济、法学、金融等专业越来越火、越来越热、生源很好。
1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器类实力较强,光电也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但近几年来,给国人留下浮的形象。
13.吉林大学:实力颇佳,曾是理科大学的老四,仅排在北大、中科大、复旦之后。90年代后因地域偏僻,人才流失严重,实力明显下滑。新吉大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又地处北疆, 生源一般。
14.天津大学:化工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15.南开大学:化学和数学实力不错,学风纯正,出了个名人陈省身。
16.中山大学:合并院校使其规模增大,好象只有哲学,中文等拔尖。
17.厦门大学:理论化学超牛,经济金融也很好;合并院校获得实惠,但因为合并的院校不太多,尚未引起大家注意。
18.西安交通大学: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感觉发展平稳。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实力是原来的二哥大, 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他的学科也都不错。但地处北疆,生源一般。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满意度)
排名 | 专业名称 | 专业满意度 |
1 |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 5.0(15人) |
2 | 机械工程 | 4.9(11人) |
3 | 会计学 | 4.8(11人) |
4 | 法学 | 4.8(56人) |
5 | 心理学 | 4.8(22人) |
6 | 日语 | 4.8(16人) |
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34人) |
8 | 经济与金融 | 4.7(104人)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6人) |
10 | 电子信息科学类 | 4.7(15人) |
说明:由普通本专科学生对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清华大学优势专业排名(推荐指数)
排名 | 专业名称 | 专业推荐指数 |
1 | 应用数学 | 5.0(13人) |
2 | 经济学 | 5.0(13人) |
3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5.0(8人) |
4 | 微电子学 | 5.0(7人) |
5 | 工程管理 | 5.0(6人) |
6 | 美术学类 | 5.0(6人) |
7 | 工业工程 | 4.9(26人) |
8 | 工商管理类 | 4.9(21人) |
9 | 环境工程 | 4.9(14人) |
10 | 工商管理 | 4.9(12人) |
说明: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不同学校间不宜做直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