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
湖南科技学院收费标准
湖南科技学院收费公示
序号 | 收费项目 | 计费单位 | 收费标准(元) | 收费依据 | ||||
2019级 | 2020级 | 2021级 | 2022级 | |||||
一 | 本科生学费 | |||||||
1 | 文、史、哲、理类 | 每人/年 | 3800 | 3800 | 3800 | 3800 | 2019级、2020级、2021级、2022级学生按湘发改价费〔2017〕787号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毕业总学分160学分,每学分70元,每学年预收40个学分;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政策 | |
2 | 经、法、教、管类 | 每人/年 | 4000 | 4000 | 4000 | 4000 | ||
3 | 工科、体育类 | 每人/年 | 4800 | 4800 | 4800 | 4800 | ||
4 | 艺术和新闻传播类 | 表演、美术专业 | 每人/年 | 8000 | 8000 | 8000 | 8000 | |
(师范生4800) | (师范生4800) | (师范生4800) | (师范生4800) | |||||
其它专业 | 每人/年 | 6000 | 6000 | 6000 | 6000 | |||
(师范生4200) | (师范生4200) | (师范生4200) | (师范生4200) | |||||
5 | 重修费 | 每学分 | 70 | 湘发改价费〔2017〕787号(对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学生,免费补考一次不及格要求重修的学生,按重修课程规定学分学费标准收取) | ||||
二 | 住宿费 | 每人/年 | 湘发改价费〔2017〕915号 | |||||
1 | 公寓住宿费 | 每人/年 | 一类学生公寓1200 二类学生公寓1000 | |||||
2 | 空调使用维护费 | 每人/年 | 一类学生公寓100 二类学生公寓80 | 学生公寓安装了冷暖空调且能正常使用,一类、二类学生公寓每生每年分别加收空调使用维护费100元、80元,空调电费按计量由学生缴费。 | ||||
三 | 代收费 | 湘发改价费规[2021]646号 | ||||||
1 | 教材费 | 每人/年 | 按实收取 | 学生教材费2019级学生按300元、2020级和2021级学生按700元、2022级学生按1300元标准预收 | ||||
2 | 体检费 | 每人 | 100 |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高校新生入学体检规定项目,由学校统一组织对入校新生进行身体检查 | ||||
3 | 军训服装费 | 每人 | 98 | 按公开招标价格收取 | ||||
4 | 床上用品费 | 每人 | 294 | |||||
5 | 超定额水电费 | 在校学生每人每月免5度电、3立方米水,超过部分按城市居民水电价格收取 | 限对超定额水、电指标的学生 |
湖南科技学院简介
湖南科技学院(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坐落于素有“锦绣潇湘”之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是湖南永州市的最高学府,是湖南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该校创建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71年创办专科教育,2002年由原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2022年湖南科技学院(院校代号4322)在湖南省本科批院校专业组计划一览表
序号 | 专业组 | 首选科目 | 再选科目 | 招生学院 | 招生专业 | 计划数 |
1 | 第01组 计划456人 | 历史 | 不限 | 文法学院 | 法学 | 76 |
2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61 | ||||
3 | 汉语言文学(国学专修) | 8 | ||||
4 | 秘书学 | 48 | ||||
5 | 传媒学院 | 广告学 | 40 | |||
6 | 网络与新媒体 | 39 | ||||
7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11 | |||
8 | 旅游管理 | 23 | ||||
9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30 | |||
10 | 跨境电子商务 | 12 | ||||
11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 | 38 | |||
12 | 商务英语 | 40 | ||||
13 | 英语(师范) | 30 | ||||
14 | 第02组 计划89人 | 历史 | 不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金融工程 | 28 |
15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 | ||||
16 | 财务管理 | 41 | ||||
17 | 第03组 计划10人 | 历史 | 政治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10 |
18 | 第04组 计划15人 | 历史 | 不限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15 |
19 | 第13组 计划46人 | 历史 | 不限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 | 20 |
21 | 环境设计 | 20 | ||||
22 | 产品设计 | 6 | ||||
23 | 第13组 计划70人 | 历史 | 不限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34 |
24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音乐类) | 15 | |||
25 | 历史 | 不限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舞蹈学 | 6 | |
26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舞蹈类) | 15 | |||
音乐学、舞蹈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身体条件要求详见湖南科技学院招生章程 | ||||||
27 | 第13组 计划11人 | 历史 | 不限 | 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11 |
28 | 第05组 计划1073人 | 物理 | 不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金融工程 | 40 |
2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3 | ||||
30 | 市场营销 | 21 | ||||
31 | 财务管理 | 20 | ||||
32 | 跨境电子商务 | 10 | ||||
33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 | 7 | |||
34 | 旅游管理 | 15 | ||||
35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39 | |||
3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74 | ||||
37 | 物理学(师范) | 56 | ||||
38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材料化学 | 34 | |||
39 | 制药工程 | 52 | ||||
40 | 生物工程 | 51 | ||||
41 | 智能制造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51 | |||
4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3 | ||||
4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9 | ||||
44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135 | |||
45 | 测绘工程 | 42 | ||||
46 | 工程管理 | 53 | ||||
47 | 建筑学 | 48 | ||||
48 | 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52 | |||
49 | 网络与新媒体 | 20 | ||||
50 | 广告学 | 21 | ||||
51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32 | ||||
52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35 | |||
53 | 英语(师范) | 20 | ||||
54 | 第06组 计划304人 | 物理 | 不限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49 |
5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3 | ||||
56 | 软件工程 | 81 | ||||
5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01 | ||||
58 | 第07组 计划126人 | 物理 | 化学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师范) | 52 |
59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 | ||||
60 | 智能制造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70 | |||
61 | 第08组 计划39人 | 物理 | 生物或化学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师范) | 39 |
62 | 第09组 计划27人 | 物理 | 不限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27 |
63 | 第17组 计划23人 | 物理 | 不限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 | 9 |
64 | 环境设计 | 11 | ||||
65 | 产品设计 | 3 | ||||
66 | 第17组 计划19人 | 物理 | 不限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 | 5 |
67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音乐类) | 5 | |||
68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舞蹈类) | 9 | ||||
音乐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身体条件要求详见湖南科技学院招生章程 | ||||||
69 | 第17组 计划3人 | 物理 | 不限 | 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3 |
备注:计划详情请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 |
湖南科技学院院系设置
智能制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传媒学院
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国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王牌专业名单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体育教育、广告学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英语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音乐学
2、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
3、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
4、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5、“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
6、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
7、校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化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管理、物理学、市场营销、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