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650-700分能上哪所大学

| 飞龙

2023高考650-700分能上的大学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试验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650-700分能上哪所大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高考650-700分能上哪所大学

2023高考650-700分可以报的大学有哪些

2023高考650-700分能报的大学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试验班)、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等。

学校名学校所在地办学性质学校类型批次2022分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公立理工本科一批65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试验班)上海公立医药本科一批65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公立理工本科一批655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上海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56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57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公立医药本科一批657
南京大学江苏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6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公立理工本科一批662
复旦大学(试验班)上海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67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公立医药本科一批668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72
浙江大学浙江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7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公立医药本科一批67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试验班)上海公立医药本科一批675
复旦大学上海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77
上海交通大学(其他类)上海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83
北京大学北京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85
清华大学北京公立综合本科一批687

高考650-700分填报志愿的技巧

技巧1:高考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大学、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高考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高考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考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技巧2: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报考6类及以下大学,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大学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技巧3:高考志愿填报真正的好大学专业,必须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迅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如果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犹豫,这个大学专业一定是好专业,绝对有前途!

如何报高考志愿详细指导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高考怎么选大学

第一步:确定想要去的城市

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那么就可以从城市入手,先确定城市再筛选大学。

首先你要考虑是去省外上学还是省内上学,无论去省外还是省内,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省内上学的话:离家近回家容易、对当地更熟悉也更好适应;省内大学对省内学生招生名额较多、分数会更低、能选一个好点的专业;在省内上学的话亲戚朋友都很近、人脉资源更多。

省外上学的话:能够了解到更多不一样的城市、开拓眼界;能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能力;有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丰富。

在选择城市的时候,如果有明确的目标就最好,当然没有的话也可以多选几个,选出自己更想去上学的城市,再进行大学的筛选。

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大学,不过更好的高校资源自然是集中在更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地区高校数量多,而且质量也是很高。

第二步:根据确定好的城市筛选大学

当我们已经选择好想要去的地方之后,那么就可以很快找出该地区的大学名单。

每个省的高校资源可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会有1所以上的双一流高校,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确定该地区有哪些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等,又或者是有哪些高职专科院校。

这些名单在网上都能轻松找到,也可以去找大学排名榜单,有很多榜单会针对某个地区设定排名名单,看这些名单我们也可以大概了解这个地区所有大学的整体实力。

比如国内的软科大学排名、校友会排名等,都可以参考参考。

筛选出这个地区所有的大学,是什么类型、是什么层次,接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选择大学了。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客观评估自身分析待选院校投档线水平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生入围、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考生各学科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前提下,才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情况进行招录。因此,考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摆好自己的位置,是填报志愿的依据。

2、排查志愿细节“冲稳保”合理组合方案

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同时,还要排查志愿细节,调整及确定志愿方案。考生可以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与老师、区招办、院校招办等熟悉志愿填报的人士进行沟通,征询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和家庭实际情况,特别是本人的学习志向、高考分数,最终确定本人的报考志愿方案。

3、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而这却是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经常容易忽视的。

17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