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武汉科技大学有青山(本部)和黄家湖个主校区,此外还有洪山校区,占地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15万平方米;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武汉科技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武汉科技大学是985还是211院校
武汉科技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
武
汉科技大学介绍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第89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校徽的涵义
武汉科技大学校徽以字母“Y”为主体构成帆船的形象,“Y”是冶金的“冶”字拼音第一个字母,有武汉三所冶金院校合一的意思,也体现了学校的冶金特色。由Y变形组成的这一动感极强、搏击风浪的帆船形象,象征着学校的事业乘风破浪,一帆风顺。帆船以淡蓝色为背景,如海天一色,象征博大,外圈的绿色象征生命,圆形校徽上半部分的孤形排列的汉字“武汉科技大学”为鲁迅手写体,和下面的英文“武汉科技大学”组成的圆形,像征着团结一心。
整个校徽的含义:团结·奋进。
校训
厚德博学 崇实去浮
校训阐释:“厚德”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即优待、推崇、重视;“德”,即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厚德”,即重视道德修养,注重德育。“博”,即多、广、丰富;“学”,即学习、模仿、学问;“博学”,即多学勤问、学问渊博。“崇”,即重视;“实”,即实在、实际;“去”,即除掉、除去;“浮”,即浮漂、浮躁、浮华;“崇实去浮”,即崇尚扎实,去除漂浮;推崇实在,除掉浮躁;注重实践,严禁浮夸;提倡立足实际,反对华而不实;倡导真才实学,不要虚假作风;追求实用实效,切勿徒有虚名。
校史沿革,可上溯到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创办的湖北省中等工艺学堂。不仅“崇实去浮”与张之洞的办学思想直接有关,而且“厚德博学”也是他一贯的理念。1873年9月,张之洞出任四川学政,倡导“通经致用”的治学宗旨。为了改良学风,张之洞于1875年春创办了尊经书院,希望培训一批“通博之士,致用之才”。他提出“非博不通,非专不精”的治学方法,认为经学、史学、小学(指文学、训诂、章韵诸学)、地理、算术、经济、诗词、古文等都有学问,应该“无所不通”。他要求学生认真读书,涉猎广泛,同时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二、三门“专门精求”,“期必有成”。该院严格的教学制度和考试程序,使学生处于一种竞争奋进的学习环境。张之洞在其治学经验谈中对士子提出“德行谨厚”、“人品高峻”、“立志远大”、“砥砺气节”等品德行为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读书治学的一些重要原则,如“读书宜读有用之书”,“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等。他所谓“有用”,即可用来“考古”、“经世”和“治身心”。他还指出:“为学忌分门户”(在学术上应破除门户之见),都应“以躬行实践为主”,使学者达到“有品有用”(道德文章集于一身)。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尊经书院逐渐形成了“沉静好学、崇实去浮”的良好学风。
校歌
词:师生集体创作
曲:陈国权
歌词:
扬子江边 黄家湖畔
荡漾着我们青春的笑脸
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立德树人 谱写壮丽的诗篇
百年薪火 代代相传
科技人文 和谐发展
厚德博学 崇实去浮
钢铁品质 引领我们
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 放飞梦想
铸造共和国钢铁脊梁
开拓进取 共创未来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辉煌
武科大的明天更加辉煌
2007年9月,校党委宣传部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歌词,收到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经过初选、公示,最后选择了该版由该校师生集体创作的作品。学校特邀全国著名合唱指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国权谱曲,总时长1分35秒。校歌涵盖了校训、目标,以及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内容丰富,朗朗上口,音律优美而有力。其中“扬子江边,黄家湖畔”摘自学生的作品。“春风化雨”歌颂老师。“百年薪火”展现我校悠久办学历史,“科技人文”讲明学校的发展方向,“钢铁品质”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