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近6000

| 泽慧

2022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近6000

1月17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届平均月入近6千,过万是少数。

具体来说,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57.7%)近六成本科毕业半年月入6000元以下,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比例仅为6.9%。

从榜单来看,最吃香的本科毕业生专业,依然是跟IT相关的,薪资可以跑赢平均线,其中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排在前两位。

另外,金融专业、机械/仪器仪表、电力/能源、工业安全与质量等专业也都比较吃香。

通过对毕业生职场中期发展研究发现,2017届本科生毕业五年后月收入为10709元,平均年收入以月收入 x 12计算,可达到12.85万元。

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职业毕业生薪资依然保持领先,毕业五年后的年收入均超18万元。

从年收入涨幅来看,律师/律政调查员类职业的年收入涨幅最高,毕业五年后年收入可达15.03万元,与同届毕业时相比涨幅达到200%。

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一、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

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三、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27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