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排名2023最新排名
根据最新2023中国大学排名榜单得知,北京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雄踞榜首;清华大学则居第2,中国科学院大学列第3,上海交通大学则并列排名第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全国大学排名2023最新排名,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大学排名2023最新排名
排名序列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1 | 1 | 北京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2 | 清华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3 | 浙江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4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5 | 5 | 华中科技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6 | 6 | 南京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7 | 7 | 复旦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8 | 8 | 武汉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9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10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1 | 11 | 中国人民大学 | 世界一流大学 |
12 | 12 | 南开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3 | 12_ | 北京师范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4 | 13 | 天津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5 | 1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6 | 15 | 山东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7 | 15 | 中山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8 | 1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9 | 18 | 四川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0 | 19 | 同济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1 | 20 | 厦门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2 | 21 | 东南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3 | 22 | 吉林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4 | 2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5 | 2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6 | 2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7 | 25_ | 华东师范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28 | 26 | 中南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9 | 27 | 中国农业大学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0 | 28 | 大连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1 | 29 | 兰州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2 | 3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3 | 31 | 湖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4 | 3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5 | 32_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36 | 33 | 重庆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7 | 3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38 | 35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39 | 36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40 | 3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41 | 38 | 中国海洋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2 | 39 | 河海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3 | 40 | 南京理工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4 | 41 | 西南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5 | 42 | 苏州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46 | 42_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47 | 43 | 东北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48 | 43_ | 南京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49 | 44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0 | 4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1 | 4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2 | 47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3 | 48 | 北京邮电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4 | 4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50 | 暨南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6 | 51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57 | 52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8 | 53 |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59 | 5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55 | 江南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1 | 56 | 云南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2 | 56_ | 东北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3 | 57 | 郑州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4 | 57_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5 | 58 | 西北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6 | 59 | 上海财经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67 | 60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8 | 60 | 深圳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69 | 62 | 东华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0 | 62_ | 华南师范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1 | 63 | 燕山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2 | 6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3 | 64 | 上海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4 | 66 | 宁波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5 | 67 | 南昌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6 | 68 | 扬州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77 | 6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8 | 6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9 | 6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0 | 69_ |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81 | 7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82 | 72_ | 中国政法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3 | 7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4 | 73_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5 | 74 |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6 | 74_ | 首都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75 | 福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8 | 75 | 西南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89 | 77 | 江苏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78 | 北京林业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1 | 78_ | 福建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2 | 79 |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93 | 79_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94 | 8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5 | 8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一流大学 |
96 | 81_ | 浙江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7 | 82 |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8 | 83 | 河南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9 | 84 |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0 | 84_ | 中国传媒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1 | 85 | 中央民族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02 | 86 | 南方科技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03 | 87 | 安徽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4 | 87 | 贵州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89 | 山西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6 | 90 | 河北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91 | 齐鲁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8 | 92 | 河南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9 | 93 | 辽宁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0 | 93 | 长安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1 | 95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12 | 95_ | 河南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3 | 96 | 东北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14 | 97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98 | 江西财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16 | 98 | 天津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7 | 100 | 福建农林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8 | 100_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19 | 10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101 | 湘潭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1 | 101_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22 | 101_ | 江西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3 | 101_ | 山东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4 | 103 | 山东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103_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26 | 103_ | 天津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104 | 东北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8 | 1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9 | 106 | 黑龙江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0 | 107 |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1 | 107_ | 南方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2 | 10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3 | 108_ | 南京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108_ | 中国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109 |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6 | 110 | 湖南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7 | 110_ | 河北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111 | 河北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9 | 111_ | 北京语言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40 | 111_ | 天津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1 | 11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2 | 112_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43 | 112_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44 | 112_ | 西北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5 | 113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6 | 113_ | 重庆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7 | 114 | 西安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8 | 114_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49 | 11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0 | 1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1 | 116 |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2 | 116_ | 安徽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3 | 116_ | 北京体育大学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54 | 116_ | 河北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5 | 116_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56 | 118 | 浙江工商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7 | 119 | 河北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8 | 120 | 华侨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9 | 120_ | 华东政法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0 | 120_ | 外交学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61 | 121 | 广西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2 | 122 | 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3 | 122 | 山东财经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4 | 124 |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5 | 124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6 | 124 | 广东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7 | 124 | 沈阳农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68 | 124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69 | 129 | 长江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70 | 129_ | 广州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1 | 129_ | 西南政法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72 | 130 | 湖北工业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73 | 130 | 三峡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74 | 130 | 云南民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75 | 130_ | 北京电影学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76 | 130_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77 | 130_ | 山西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8 | 130_ | 温州医科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79 | 133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0 | 133_ | 上海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1 | 134 | 广州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82 | 134 | 湖北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83 | 134 | 中南民族大学 | 中国一流大学 |
184 | 134_ | 中央戏剧学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85 | 137 | 内蒙古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6 | 137_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7 | 138 | 新疆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8 | 138_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9 | 139 | 青岛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0 | 140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1 | 140_ | 江苏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92 | 141 | 东北电力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3 | 141 | 东莞理工学院 | 区域一流大学 |
194 | 141 | 海南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95 | 141 | 河南理工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196 | 141 | 江西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7 | 14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8 | 141_ | 四川师范大学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99 | 141_ | 云南师范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200 | 147 | 汕头大学 | 区域一流大学 |
大学是如何划分的
1、根据主管部门划分
大部分“双一流”大学都是由教育部直属,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主要考虑的学校;其他中央部委也有自己的所属高校,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省属高校和独立院校,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较这些省属高校根据优势,比如资金、教学资源等。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目前有118所;地方管理的高校有2838所,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想考上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自然需要很高的分数,如果分数达不到的话省属高校也还有很多不错的,这就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了。
2、根据办学类型划分
中国大学按照办学型型大致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提供比较多的本科专业和学士学位,同时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即在校研究生数量与本科生数量相当的大学,或研究生数量占有较大比重。
应用型大学:以应用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重点围绕行业产业需求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技术型大学,即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
3、根据办学特色划分
特色型:包括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语言类、体育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艺术类、民族类。
这类大学一般从学校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特色型大学最好能够报考学校的特色专业,因为这些特色专业是学校重点支持的,在师资、教育经费上学校都会给予较多的帮助。
综合型:一般开设至少十个学科门类以上,才可以成为综合性院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目前大多数重点大学都是综合型大学或者是正在向综合型大学转变,进入这类大学比较适合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的同学,可以在学习中慢慢找到未来的方向。
4、根据办学水平划分
之前有“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现在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双一流”高校有140所,其中包括112所“211工程”大学,还有部分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名单中。
除了“双一流”之外,基本还能够分为省属重点本科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
“双一流”高校当然是大家重点考虑的,如果分数不够的话还可以考虑省属重点高校,这类高校能够收到省内教育部门的重点支持,而且在省内也具有一定的认可度,相较之下还是不错的。
大学分类的作用
推进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是新时期加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需求,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我国建设高等学校分类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学类别,指的是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根据办学层次不同、教育性质学科范围不同,分类类别的不同,大学的分类也是不同的,高校是高等院校的简称,包括大学、学院、等专科学校等。
大学如何选择学校
选择大学,要依据大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来挑选。了解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很从容地能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便于我们区别院校的层次。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重视学校的历史沿革,弄清学校的前世今生。通过分析学校的历史沿革,了解一个学校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校的院校特色、办学传统和他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关注学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嫌贫爱富惜大不惜小,当然这是一个通俗的比喻了,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很好,反之则较差。
不可忽视学校的文化底蕴,我们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这些无形资产,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是大学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怎么选大学
了解一所学校的历史,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如何。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比如一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和一所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的大学,在你都可以报考的范围内,你会怎么样选择了?很显然,学校历史越悠久,它的文化底蕴肯定是相当浓厚的,在这样的浓厚文化的熏陶中,那必然是受益无穷的。
对于每一个高三人来说,进入大学,是希望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的,并且在以后的人生大道中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或技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所以在选大学时,这一点应该是重中之重。一所大学师资力量越强,为学生提供的机会也越多,发展的平台也越好,学生能够学到东西也越多。
谈到选择大学,就不得不说一下,大学学校的环境了。毕竟进入大学后,要在那里生活三四年,如果学校环境太差,想必自己也是不怎么开心的吧!更何况,环境本来就是影响我们学习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