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少分能上昆明理工大学
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
省份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类别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8/92962 | 430 | 物理 | ||
河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9061 | 443 | 历史 | ||
辽宁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31627 | 362 | -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物理 |
辽宁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6891 | 404 | -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历史 |
浙江 | 2022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8/85313 | 497 | 综合 | ||
河南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9/119754 | 509 | 405 | 理科 | |
河南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31409 | 428 | 2834(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文科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33369 | 428 | 2834(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物理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36841 | 428 | 2834(W719)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 | 物理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39492 | 428 | 2834(W50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物理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7048 | 468 | 2834(L700)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历史 |
福建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6/9369 | 468 | 2834(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历史 |
江西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22329 | 509 | 理科 | ||
江西 | 2022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8/53813 | 440 | 理科 | ||
江西 | 2022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9/10288 | 472 | 文科 | ||
广东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3/67027 | 445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物理 |
广东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72682 | 445 | -2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物理 |
广东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77004 | 445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物理 |
广东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20090 | 437 | -201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历史 |
广西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7/40069 | 475 | 理科 | ||
四川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62049 | 515 | 理科 | ||
四川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14213 | 538 | 文科 |
2021年昆明理工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位次 |
北京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476 | 27904 |
天津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506 | 32234 |
河北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65 | 8723 |
河北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41 | 50682 |
山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43 | 6297 |
山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502 | 36278 |
内蒙古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487 | 7581 |
内蒙古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09 | 32202 |
辽宁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70 | 6218 |
辽宁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473 | 54638 |
吉林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481 | 6838 |
吉林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48 | 25573 |
黑龙江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51 | 28126 |
上海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430 | 30665 |
江苏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29 | 24591 |
江苏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09 | 77188 |
浙江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502 | 153293 |
安徽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522 | 60763 |
江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69 | 10219 |
江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517 | 50520 |
山东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517 | 113700 |
河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89 | 9839 |
河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522 | 111038 |
湖北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85 | 6573 |
湖北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69 | 30796 |
湖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68 | 6099 |
湖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46 | 42199 |
广东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48 | 19649 |
广东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53 | 66767 |
广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85 | 45223 |
海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综合 | 583 | 12560 |
重庆 | 昆明理工大学 | 历史 | 552 | 10390 |
重庆 | 昆明理工大学 | 物理 | 510 | 54832 |
四川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58 | 11069 |
四川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522 | 81995 |
贵州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63 | 8380 |
贵州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74 | 38593 |
云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文科 | 528 | 26340 |
云南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58 | 77137 |
陕西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47 | 57652 |
甘肃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84 | 18610 |
青海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381 | 10426 |
宁夏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31 | 10302 |
新疆 | 昆明理工大学 | 理科 | 441 | 12835 |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设置情况
门类 | 专业 |
---|---|
经济学 |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法学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翻译,新闻传播学类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 |
工学 | 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安全工程,生物工程 |
农学 | 园林 |
医学 | 临床医学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 |
艺术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昆明理工大学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是省部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28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
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
昆明理工大学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环境工程。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