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分能不能上南京大学
600分能不能上南京大学吗
南京大学2023在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
省份 | 科类 | 年份 | 录取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河北 | 物理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8/548 | 439 |
河北 | 历史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1/147 | 430 |
山西 | 理科 | 2023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3/442 | 480 |
山西 | 文科 | 2023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1/147 | 490 |
辽宁 | 物理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0/502 | 360 |
辽宁 | 历史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148 | 404 |
黑龙江 | 理科 | 2023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43/572 | 408 |
黑龙江 | 文科 | 2023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3/116 | 430 |
浙江 | 综合 | 2023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77/2787 | 488 |
安徽 | 理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8/810 | 482 |
安徽 | 理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45/3383 | 482 |
安徽 | 文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0/241 | 495 |
安徽 | 文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戏剧影视文学 | 619/467 | 495 |
江西 | 理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4/515 | 518 |
江西 | 文科 | 2023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9/142 | 533 |
山东 | 综合 | 2023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68/1389 | 443 |
湖北 | 物理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5/598 | 424 |
湖北 | 物理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72/810 | 424 |
湖北 | 历史类 | 2023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4/181 | 426 |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南京大学是985211高校吗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南京大学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在211院校的排名是多少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南京大学 | 6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南京大学是我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全国985院校排名中,南京大学位于第六位。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南京大学王牌专业是物理学类、化学类、数学类、天文类。
南京大学怎么样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35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