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人物最低分

| 徐球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人物最低分新鲜出炉,北京理工大学同学们还有哪些想了解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人物最低分(汇总),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人物最低分(汇总)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人物最低分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

提到北京理工大学的主打特色学科军工学科,就不得不提及宇航学院,因为大部分的军工类学科都是在宇航学院。而这些学科中大部分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几乎都是由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亲自教学,学院还下设有航空航天工程试验中心、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为学生们提供了完善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该专业本科阶段成绩出色的学生不仅有机会保送研究生,而且还有机会去德国和俄罗斯做本科毕业设计呢。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

学科的特色是以机械为基础,以信息为纽带,以高新技术载体和多学科交汇运用的车辆应用背景为核心,带动机械、传动、动力、载运、电子、环境、信息、材料、检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既是国家级特色学科,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北京的第一辆“无污染绿色巴士”就是这个机械车辆工程学院的师生参与设计、研发的。

北京理工大学历史沿革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由同志亲自填写校名。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并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9年被党中央确定为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后,学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延安时期,学校披荆斩棘,艰难建校,一步步成长发展;新的时期,北理工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颗反坦克导弹、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等。

北京理工大学发展特色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在国家多项重大工程中承担的任务数量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为铸成世界一流的大国利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学校勇挑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奥运安保科研重担,承担的项目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国庆60周年阅兵的30个方阵中,学校参与了22个方阵的装备设计和研制;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27个地面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飞行方队中,学校参与了17个地面方队和8个空中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在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的45个方(梯)队中,参与了8个作战群、29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参与数量和深度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设计和研制“神舟”与“天宫”对接的核心部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施了中国首次太空基因实验;“嫦娥二号”遵循北理工“轨迹”成功实现全球首次对“战神”小行星的近距离探测;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制的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首次用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用于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投入总量近100亿元,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牵头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5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获奖数目方面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总数、授权国防专利和有效国防专利数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位。

28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