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高考10月25日开始报名
2024年北京高考10月25日开始报名
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将于10月25日启动。2024年,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艺术类专业首次进行全市统一专业考试,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
2024年高考报名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其中,10月25日9时至28日17时,考生须在网上提交姓名、证件号码等个人基本信息,同时选择报名单位;11月1日9时至4日17时,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11月11日前,各报名单位将完成考生报名资格的现场确认。
北京教育考试院提示,考生完成上述三个阶段且通过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后,方可参加本市2024年高招。报名工作结束后,考生如因户口进京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已符合在京高考报名条件,且在相关考试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可按程序向报名单位或区高招办提出补报名申请。
报考考试类型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及单独招生考试两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统考,其他考生可任选一种。其中,统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还须根据拟报考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高职(专科)录取采用“统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单考考试科目的设置采取“3+X”的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公共文化课;“X”指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设定的综合专业课一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两科。
高考报名的同时,本市将采集部分照顾政策资格考生信息,符合相关照顾条件的考生须在报名资格现场确认时提供相关信息及证明材料以供审核确认。考生体检将于2024年3月进行。
音乐舞蹈等6类全市统考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其中,艺术类专业全市统一考试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科类,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考生可在上述7个科类中选择一类填报,各科类之间原则上不得兼报。同一科类内的不同专业方向可以兼报。对具有其他专业特长及潜质、确需兼报不同艺术科类的考生,须在11月4日17时前向报名单位提交申请,通过相关审核程序后方可兼报。
高考报名需要哪些材料
1、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
2、符合省高校招生相关照顾政策的考生需提供证书(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3、往届生和社会考生须出具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
4、户籍在外省借读的考生须提供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中会考的成绩证明;
5、随迁子女考生须出具身份证明(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稳定住所证明〔考生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房屋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或考生和其监护人在本省的暂住证(居住证)等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监护人就业证明〔监护人在本省的就业单位或所在社区(村委会)出具的就业证明原件〕。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各地区官方公告为准。
高考报名注意事项有哪些
1.高考报名一定要在官方网站进行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骗人的招数非常多,因此为了确保高考报名的顺利进行,各位考生一定要在官网网站报名,目前各省高考报名官网为:各省教育考试院或者是各省招生考试院,关于高考有关政策以及动态也会在网站上发布,考生们可前往了解。
2.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各省在高考招生工作安排中,都会有高考报名开始时间、截止时间、报名条件等,同时也会指出哪些人不能参加高考报名,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是不能参加高考报名的。根据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在校生或者是已经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不得参加高考报名。
往届生高考报名流程
1、高考报名申请:考生须携带本人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等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申请报名;
2、信息采集:高考报名点采集考生图像;
3、领取密码:考生完成高考报名申请、材料交验、现场信息采集后,可领取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
4、网上高考报名:考生本人凭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自行登录该省教育考试院网进行报名;
5、校验信息:报名点审核报名考生信息,并提交高考报名数据;
6、高考报名缴费:高考报名审核通过之后,考生须网上缴纳高考报名费。一经缴费,不予退费。
高考物生政选科对应的专业
物理对应的专业:
理论物理、微电子、凝聚态、纯理论研究、核物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应用物理、光学等。
生物对应的专业:
生物工程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植物生产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
政治对应的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历史学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工商管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