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大事件时间节点
2024年高考大事件时间节点
1月
01.期末考/模考
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很重要,是对一轮复习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复习计划的承接,更会影响强基、综评报名初审。
02.特殊类招生简章
1月份起,有关高校将会陆续公布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招生简章,考生可依据招生简章中的报名要求、报名时间等信息,及时报考。
03.艺术省统考成绩公布
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及合格线将在1月中上旬公布,大家要及时查询成绩。
2月-3月
01.特殊招生报名准备
除了常规的学习外,想要报名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的学生,可以利用寒假重点研究目标高校及目标专业相关情况,学科薄弱的同学要有针对性做备考学习,部分院校还需要准备报名材料部分。
02.二轮复习
2月-4月是二轮复习时间,高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提升成绩,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稳定下来。
03.高考体检
3月起,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行高考体检,部分高校及专业对体检结果有要求,考生不可掉以轻心。体检前注意调整好饮食和作息。
提醒:高校及专业对体检结果有要求,体检中发现身体指标有异常的同学,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专业。
04.高三一模/二模
高三一模很重要,参与的考生很多,部分还会进行成绩统计,划出分数线。有些地方的一模安排在四月份。同时,同学们可以借这两个模考来明确自己的成绩定位院校,也要从中找出自己的缺陷,抓紧时间弥补。
05.体育类专业统考
3月下旬,体育类考生要进行网上确认专业考试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网上打印专业考试信息确认表;4月中旬开始考试。
4月
01.强基、综评和高校专项章公布、报名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专项计划招生简章预计在3月底到4月集中发布招生简章,并进行网上报名申请,考生需要在阳光高考上报名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是优秀考生进入名校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同学们来说,多个选择,就多一条抵达梦想的路。
02.高考招生政策
一系列的高考政策开始接连发布,要密切留意。
03.高考志愿信息收集
高考后距离志愿填报的时间很短,从四月开始,考生和家长就要不定时搜集有关志愿方面的信息,初步想好报考方向。
5月
01.高三二模、三模
二模三模是高考前的重要练兵,相对一模难度较低,帮助考生提升信心。但每次模拟考都是对考生复习的检验,要从这些考试中吸取经验。
02.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
一些高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简章陆续发布,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招生办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请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有意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注意保留好,志愿填报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03.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高考冲刺了,这时期重点是重回基础,把复习过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增强记忆;同时调整好身心,准备高考!
04.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初审
高校对报名参加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后公布初审通过名单,考生有资格参加校测。
6月
01.高考
时间为6月7日~10日,考试期间同学们注意调整饮食和心理状态,放松心情迎接最后的挑战。考前要对高考考场进行踩场,制订好出行路线,并盘点好考试当天所用物品。
02.综评和高校专项测试
综评、高校专项校测,在高考结束后一周内集中组织,考核方式以面试为主,部分学校也考察笔试。
03.高考查分、高考分数线
依据往年情况,一般是在6月24日后公布省控线以及查询成绩。这个时候分数高低也是定局了,集中精力为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做准备吧。
04.强基计划校测
高考出分后,强基入围分数线及名单确定,入围考生需参加高校组织的校测。考核模式以笔试、面试为主,一般强基考核试题灵活、考察考生综合素质,难度远大高考。
强基校测后,7月5日前,高校根据考生综合成绩进行录取,考生无需单独填报强基志愿。
05.志愿填报
高考考得好,还要志愿报得好。志愿填报时间比较少,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考虑和分析,按时在规定的时间填好志愿。
06.公安类院校招生
公安类院校信息采集一般在6月中旬进行,面试、体测、体检一般是6月下旬开始。
07.军事院校招生
报考军校的考生需要经过政审、心理检测、面试、体测等考核一般都是在6月进行。
7月-8月
01.高考录取
7月,各类各批次的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陆续进行,录取结果也会随录取进程陆续公布。
02.录取通知书
8月,录取结束后,各高校陆续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家长要学会辨别真假通知书,避免上当受骗。
03.入学准备
被录取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准备踏进大学校园的行囊啦,建议先携带一些必备物品,待熟悉环境后再慢慢添置其他物品。
2024高考怎么复习
2024年高考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同时,要制定每个科目的学习计划,确定每个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注重基础知识:高考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通过课本、笔记、练习册等途径进行巩固和提高。
做好笔记和总结: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和总结,把重要的知识点、解题技巧、例题等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回顾和复习。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多做练习题:高考考查的是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册、模拟试题、历年真题等途径进行练习。
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或者有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寻求老师、同学或者家长的帮助。同时,参加学习班或者辅导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保持健康:在高考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考前准备:在高考前几天,进行最后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整理好考试所需的文具和材料,熟悉考场规则和考试流程。
高考复习冲刺办法
1.科学作息
除了注意个人防护之外,科学合理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考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开“夜车”。日常复习的内容安排,可考虑跟高考考试科目时间保持一致,尽量把最佳生物钟调整到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下午3点至5点的时间段。
2.饮食均衡
多位备考专家提示,考前的饮食不需要额外吃补品或保健品,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
具体到一日三餐,考生早餐可选择谷类、面食、蛋奶、水果等,午晚餐的食物可以多样化,包括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适当搭配蔬菜水果,夜晚可以少量加餐,切忌量太大增加肠胃负担而影响睡眠。
3.备考回归基础
到了最后的备考阶段,考生该复习些什么呢?高三教师建议,题量要减下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最后两周到了收官阶段,考生要把备考状态调整到‘巅峰’状态。从题海中抬头,自主地有针对性进行一个知识盲区的扫描,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科试卷满天飞。到这个阶段一定要从基础开始,梳理核心知识体系,再回归基础。
全国高考试卷种类
1、全国甲卷(全国I卷、全国I卷合并后)适用省份包括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新高考I卷使用省份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3、新高考II卷适用范围包括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高考试卷的特征
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
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
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试卷分类:新高考全国Ⅰ卷;
2020年,山东使轿仔用新高考全国Ⅰ卷;
2021年增加省份:江苏、河北、福建、湖北、湖南、广东;
2023年增加省份:浙江;
2023年使用省区: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