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九省新高考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泽慧

开学摸底考试对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有重要意义。这种考试可以为学校提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4届九省新高考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4届九省新高考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九省新高考

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九省联考省份)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周晓虹

①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看,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会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

②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的清规的形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极大的相关。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未开化民族开始接触现代文明,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加之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化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与以西方现代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近与融合。

③如果说“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那里还存在着对“他己之别”的跨越。

④利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事实上也值得称赞,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点,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见就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是单纯的陌生人去研究,就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客观公正,或者说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省,研究者就必须具备费孝通先生晚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能力——文化自觉。

⑤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具备如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正是有赖于这种同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的从容跨越。

⑥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涉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全,或隔靴搔痒的问题?

⑦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1997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上述研究的难题。

⑧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或本土文化的“麻木”,形成对本土文化的“知之”或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时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

⑨如果说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而这陌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那么按费孝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陌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陌生化”路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般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

⑩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只是回应了前述“利奇之忧”的一半,另一半同样甚至更为棘手:以费孝通及1930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微型社区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费孝通的话来说,“这个问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害,因为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

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无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村落入研究者眼中都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话,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型“捕获”中不致挂一漏万,依旧不仅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

派克对费孝通乃至十九世纪 30年代整个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在于他所提倡的“社区研究”(communitystudy)为此时吴文藻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设想提供了可能的具体路径。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

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尽管出于内心对士绅阶级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认同或对郑辟疆、费达生们身体力行的激赏,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但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

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

(据相关论坛演讲记录删改)

1.文章第③段加点的词语“他己之别”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向文明社会研究的转变

B.研究本民族、文化及陌生的民族、文化时,自己世界观和分析视角的区别

C.人类学内部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主义

D.在西方世界的冲击下所发生的迅疾的社会变迁则快速促进了这种“知之”或“文化自觉”的养成

2.以下对“进得去”和“出得来”六字理解不是(3分)

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避免浅薄。

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观,避免偏见。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

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者“出得来”。

3.从文意来看,不能得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从文野之别的清规戒律可知人类学起初主要是研究未开化民族的。

B.作者认为具有文化自觉可以较从容实现对文野、他己之别的跨越。

C.费孝通社会调查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

D.派克所提倡的社区研究对于探寻社会学中国化之路具有一定影响。

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江村经济》的态度。(4分)

5.《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关于“社会变迁”有这样的论述:

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无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

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结合本文,请对费孝通先生的上述观点进行评析。(6分)

【答案】1.B 2.C 3.C

4.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1)作者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出得来”。

但是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2)费孝通先生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理论。但是在第三步,理论和事实融合在一起,获得新的综合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学走向中国化的开拓。(3)另外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乡村急速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有所忽略,并没有很好注意到小农的潜力以及工业化在乡村转型的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材料中费孝通先生关于社会变迁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不是突然变化的,是人要他改变的,原因是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环境改变了。生活上很困难了,所以才会如此。(2分)

就文中相关部分来看,中国近40年来改革发展,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形式,的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要,人们生活困难,所以需要转型改变,由农业社会,走工业化道路等,很好地验证了其观点。(结合文本评价观点中合理部分)(2分)

但是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看到这种转型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国有的,又有乡镇的,还有外资的。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快,这恐怕也是费孝通先生难以想象的。(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他己之别”在文章第③段末尾,对于它的理解应当往后文去找。第⑥段提到“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否……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由此可知,“他己之别”中的“他”指的是研究陌生的民族、文化;“己”指的是研究本民族、文化;而“别”指的是研究这两种文化时自己世界观和分析视角的区别。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错。原文第⑥段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常研究的土著文化)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而“研究西方相关理论”属于“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应当通过“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察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才能够“进得去”,而不是选项说的通过主动“陌生化”“进得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C.“基本未能实现对中国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性认识”错。原文第?段说“‘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有遗憾”不等于“未能实现”。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第①段“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但是从他进村之时写的《江村通讯》来看……”,可见作者认同马林诺夫斯基对《江村经济》的高度评价,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出得来”;

第⑩段说“如果不能通过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所有的一切皆会前功尽弃”,第?段“费孝通通过《江村经济》及其后的微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非没有留下遗憾”“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说,费孝通的遗憾则更为鲜明,尽管那是一个需要历史来负主责的问题”,作者认为《江村经济》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

(2)第?段“费孝通践行了自己的老师吴文藻给出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第?段“按吴文藻所言,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步是‘试用’西方理论”,第?段“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二步,是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来‘验证’理论。一般而言,这种验证可能包括两步:其一验证西方理论的可靠性或普适性,其二通过实地调查认识中国国情;但费孝通的兴趣在后者,他赋予‘江村调查’以鲜明的‘认识中国’并进而‘改造中国’的实践品格”,可见费孝通先生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理论。第?段“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倒是因囿于‘江村’经验,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在中国之推行深感疑惑”,第?段“在吴文藻的‘蓝图’中,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三步,是‘理论和事实糅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的综合’。显然,社会学中国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抛弃理论或西方理论重起炉灶,而是为了使外来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相符合”,可见费孝通第三步,理论和事实融合在一起,获得新的综合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学走向中国化的开拓。

(3)第?段“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但不可否认80余年前的这次调查起码昭示了现代社会变迁或包括工业化在内的乡村转型道路的多样性”,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乡村急速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有所忽略,并没有很好注意到小农的潜力以及工业化在乡村转型的多样性。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分析此题所给的《乡土中国》材料,找出费孝通的观点。

“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不是突然变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是人要他改变的,原因是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环境改变了。生活上很困难了,所以才会如此。

再看文中的相关观点:

第?段关于社会转型的观点有“费孝通可能夸大了新知识分子或技术精英改造风雨飘摇之中国的可能,也错看了小农在旧制度环境中以现代方式‘组织’起来的潜力”,这就是费孝通认为的“是人让他变的。要让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第?段“这种对乡镇工业以及小城镇的执拗,本身存在消解发展或转型的多样性的可能,而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中国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开放,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形式,的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要,人们生活困难,所以需要转型改变,由农业社会,走工业化道路等,很好地验证了其观点。

第?段“中国近4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昭示出从国有工业到乡镇企业,甚或再到富士康这样的外资企业的齐头并进,说明即使对同一个中国,转型的方式也不乏多样性”,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看到这种转型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国有的,又有乡镇的,还有外资的。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快,仅仅四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恐怕也是费孝通先生难以想象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菊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

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

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二种,“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旳。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文本二:

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掀起来了!8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

文本三: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

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

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

B.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边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

C.闻一多先生是19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

D.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8.文本二中的“巨浪”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6分)

【答案】6.D 7.C

8.学术方面:①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品格修养;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乐观积极的心态;⑤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入文,不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②“朴素为文”是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③汪曾祺的“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每点2分)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错。结合“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可知,化用诗句不是重在表达“自由和随性”,而是表达西南联大对云南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及文学文化常识等的识记能力。

C.“19世纪”错,闻一多是20世纪的诗人;另外《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及分析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

“巨浪”指的是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题干要求分析“巨浪”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看联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瘪,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窥一斑而见全豹,西南联大师生的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他们的学术氛围却极其浓厚,“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可见能掀起“巨浪”的原因之一是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

其次看联大师生的思想和精神,文中提到一件小事,就是胡适讲《红楼梦》时“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由此可见联大师生的品格修养;文本一末尾写联大学生在昆明一些中学任教,“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可见能掀起“巨浪”的原因之一是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品格修养;

文本二中有“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藏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可见能掀起“巨浪”的原因之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文本一中还提到西南联大食堂的伙食,以及师生们的玩笑,“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可见能掀起“巨浪”的原因之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

文本二末尾总结了西南联大精神,“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可见能掀起“巨浪”的原因之一是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写作特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朴素”可从写作内容、语言等角度分析;“朴素为文”也是作者的创作理念。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选取了在西南联大的很多琐碎的小事,比如写到校舍、图书馆、联大师生的服装、联大的伙食、联大学生对于昆明教育的贡献等,这些内容写得很“散”,很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从语言来看,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等。体现了其“朴素为文”的特点;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虽然没有选取“宏大”的题材,只是罗列了写琐琐碎碎的小事,但在平淡的叙事中却不乏真善美的真情。如写闻一多先生穿的意见亲戚送的“灰色夹袍”,写朱自清先生穿的“一口钟”,写联大食堂的“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等,在平淡的叙述中却让人怀想联大师生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他们虽然物质贫乏,精神却富足。“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文本二:

凡谷:成熟有早晚,苗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山泽有异宜。山田,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违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地三升谷田必须岁易。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凡种谷雨后为佳:遇小雨,宜接湿种;遇大雨,待薉生。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垄待雨。夏若仰垄,匪直荡汰不生,兼与草俱出。凡田欲早晚相杂,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薉难治。其收任多少,从岁所宜。早谷皮薄,米实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虚也。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其所受于天之正性也。未有能摇其本而清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

(节选自《齐民要术》卷一、卷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大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良A地B一C亩D用E子F五G升H薄I地J三K升L谷M田N必O须P岁Q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树,文中指种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树之以桑”的“树”意思相同。

B.宜,文中指适合,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所宜深慎”的“宜”意思不同。

C.匪,文中是指“不”,这与《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的“匪”意思相同。

D.率,文中是指全、都,这与《六国论》中“率赂秦耶”的“率”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稷教百姓生产劳动之法,栽培的谷物成熟了,百姓便得到养育。在百姓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需对他们进行教育。

B.种植庄稼时,百姓需据情况而定。田地肥沃或贫瘠,需选择相应的秧苗种植;山田或泽田,需选择相应的时间种植。

C.种植庄稼要顺应四季变化,如果听凭主观情感去做,如同潜入水中砍树,只会空手而归;就像逆风泼水,形势艰难。

D.如果国君能顺应四季的气候条件,开发地理上的有利形势,利用人的力量,那么一切生物顺遂生长,各种谷物繁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2)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薉难治。其收任多少,从岁所宜。

14.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历代重视稼穑的好处。(3分)

【答案】10.DHL 11.D 12.B

13.(1)顺应播种的气候条件,估量地理上的有利形势,那么使用人力少却收获多。

(“天时”,播种的气候条件;“量”,估量;“力”,人力。每点1分,句意1分)(2)早种的田地干净容易整治,晚种的田地杂草丛生难以整治。田地收成能有多少,和(当年)年岁是否适宜(田地的种植收割)相随。(“治”,整治;“芜薉”,杂草丛生;“任”,能够。每点1分,句意1分)

14.①使百姓丰衣足食。②便于教化百姓懂得人伦。③使社会安定。(每点1分)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一亩肥沃的土地,用五升的种子;一亩贫瘠的土地用三升的种子。种谷的田地一定要年年更换。

“良地一亩”,“一亩”是“良地”的后置定语,其后断开;

“用子五升”,“子”作“用”的宾语,“五升”是“子”的后置定语,其后断开;

“谷田必须岁易”,“谷田”本句主语,其前断开;

故应在DHL三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树之以桑”的“树”,种植。句意:在那里种植桑树。

B.“所宜深慎”的“宜”,应该。句意:应该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C.“所守或匪亲”的“匪”,不。句意: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

D.“然大率欲早”的“率”,都。句意:然而种田大都要早一些。

“率赂秦耶”的“率”,全、都。句意: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与文中的含义相同。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田地肥沃或贫瘠,需选择相应的秧苗种植;山田或泽田,需选择相应的时间种植”说法错误。从文中“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山田,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也”等内容可知,应将“秧苗”和“时间”位置互换。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天时”,播种的气候条件;“量”,估量;“力”,人力。

(2)“治”,整治;“芜薉”,杂草丛生;“任”,能够。

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根据文本一“五谷熟而民人育”可知,重视稼穑能使百姓丰衣足食。

(2)根据文本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可知,重视稼穑便于教化百姓懂得人伦。

(3)根据文本二最后一段“反其所受于天之正性也。未有能摇其本而清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可知,重视稼穑能使社会安定。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后稷教导百姓种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百姓就得到了养育。人成为人的原因是,吃得饱了,穿得暖了,居住得安逸了,假如没有教育,那么就跟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忧虑,就派契做掌管教育的司徒,用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来教导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文本二:

大凡谷子:成熟得有早有晚,谷苗茎秆有高有矮,果实有多有少,植株质地性状有坚强有软弱,米粒的味道有好有不好,谷粒舂成米的时候有的耗折多有的耗折少。种谷的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肥沃的田地适合种植得晚点儿,贫瘠的田地适合种植得早点儿。肥沃的田地,不仅适合晚点种,种早了也不会有妨害;贫瘠的田地适合早种,种晚了一定不能结成果实。不同的地形条件,有不同适合的作物。山地,(适合)种坚强的苗,来避免风霜;低而多水的地,(适合) 种较软弱的苗来求得较高的收获。顺应播种的气候条件,估量地理上的有利形势,那么使用人力少却收获多。如果放任主观感情,违反天然法则,便会辛劳却没有收获。潜入泉水中砍伐树木,攀登山峰去捉鱼,只能空手回来;逆着风向泼水,从平地往坡头滚球,形势上就困难。

凡是种谷的田地:前作是绿豆小豆的地最好;麻、黍、胡麻就差些;芜菁、大豆的最不好。一亩肥沃的土地,用五升的种子;一亩贫瘠的土地用三升的种子。种谷的田地一定要年年更换。凡是春天下种的,要种的深些,(而且)应当用重的“挞”拖过压下去;夏天下种,就要种得浅些,撒下去便可以出芽了。凡是种谷子,都以雨后下种为好:遇到小雨,应该趁湿时种;遇到大雨,等杂草发芽后再种。春天如果遇到干旱,(去年)秋天耕过的地,可以敞开垄沟等待下雨。夏天如果敞开垄沟,不仅大雨会把种子冲走不能发芽,而且发芽时庄稼和杂草一起都长出来了。大凡谷田,要早种晚种相错杂。有闰月的年份,节气落后于日期,适合晚一些种田;然而种田大都要早一些,早种的田比晚种的田加一倍。早种的田地干净容易整治,晚种的田地杂草丛生难以整治。田地收成能有多少,和年岁是否适宜(田地的种植收割)相随。早谷皮壳薄,米粒充实而且数量多;晚谷皮壳厚,米粒少而且不饱满。

食物,是百姓生活的根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是君主的根本。所以国君向上顺应四季的气候条件,向下开发地理上的有利形势,中间利用人的力量,因此一切生物顺遂生长,各种谷物繁殖。治理国家的根本,一定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一定在于使大家财用富足;财用富足的根本,一定在于不侵占生产活动的时间;不侵占生产活动时间的根本,在于减少(官府要求完成的)事务;减少事务的根本,在于节制贪欲;节制贪欲的根本,在于返回天性。返回从自然接受的纯正的天性。不会有摇动了根本却能使末端安定的事,不会有弄浑浊了水源却让水流清澈的事。

(节选自《齐民要术》卷一·卷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雨后赠斯远

[宋]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深秋的霜降与冷雨,诗人并不畏惧,因为春天正悄然临近。

B.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梅树将酝酿作花,不必为此嗟叹悲伤。

C.诗人兴致盎然,信步遍村寻梅,消弭了久处困厄之中的郁闷。

D.春讯让诗人振作起精神,以静待朋友的佳作来表达共勉之情。

16.后人评价此诗“转折自如,情理相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中的“情”与“理”。(6分)

【答案】15.C

16.情:①诗人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并与友人共勉;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每点2分)

理:自然万物轮回,衰败中却有新生(推陈出新),不必嗟叹伤感。(2分)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消弭了久处困厄之中的郁闷”说法错误,选项对颈联句意的理解有误,原句意为只要天天到各个村落去细细寻访,那么定会在梅树梢头发现新春的消息。“要须”是“只要”之意,“穷日日”有每天坚持之意,并非选项中的“困厄”之意;该句表现出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出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

情:

诗歌前两联是说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诗人在冬季期盼并坚信春天的到来,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的态度,并以此与友人共勉。

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意思是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和着春光,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理:

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深秋,并不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也不畏惧即将来临的严冬,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这是自然之势,自然万物轮回,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每空1分,有错字不给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遣”“巷”“垂”“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 ① ,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①)。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____②____的窘态,反而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 ③ 。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②),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③),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文化产品就会同质化、低端化,很可能败下阵来。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上面画线句改写成两句话,一句体现因果关系,一句使用设问。可适当增删词语,但句子要保持连贯。(2分)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其中第①处必须用否定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

18.①一蹴而就②捉襟见肘(应接不暇/左支右绌/顾此失彼)③措手不及(猝不及防)(每空1分,共3分)

19.①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②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每点1分,共2分)

20.①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②很多文字工作不是思想的创新③与其担心人只算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其担心被替代)(每空2分,共6分)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的成功并非一下子就成功的,应该用“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并未表现出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的窘态,所以应该用“捉襟见肘”,或者“应接不暇”“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很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顾此失彼”,顾了这头,丢了那头。形容照顾不过来。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ChatGPT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突然,来不及应付,所以应该用“措手不及”,或者“猝不及防”。“措手不及”,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处理。“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可以把“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作为设问句,回答就是“只有创新”。把“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做为原因,改成“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所以可以组成: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可知,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说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早已有应用,并不新鲜,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或者“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早已有应用”。

第二空,结合上文“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和下文“而是材料的堆砌”可知,机器可能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些文字只是材料的堆砌,说明并非思想的创新,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

第三空,结合下文“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可知,机器只是人类的“秘书”,那么就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不如”搭配使用的词语是“与其”,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或者“与其担心被替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如果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不如说你是以诗为炬火,推动时代前行的脚步,所以你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广阔的心灵。你的悲愤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如夏日流萤,不时为我们照亮迷人的风景。

1905年3月28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镌刻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

2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

21.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不如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每处2分,共4分)

22.①运用比喻、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悲愤”比作“秋风”,把“思考”比作“流萤”,使用“堆积、照亮”等词语进行比拟,突出了“我们”所受到的影响,表达具体可感,生动形象。(2分)②第一、二人称交错使用。强调诗人和“我们”后辈的密切关系以及“我们”所受到的影响,表达富于变化,自由灵活。(2分)③使用整句,结构整齐,表达凝练,突出了诗歌的感染力。(1分)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第一处,“如果……,不如……”关联词搭配不当,应该是“与其……,不如……”;

第二处,“推动……脚步”搭配不当,改为“引领……脚步”或去掉“的脚步”。

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看,“你的悲愤如秋风”“你的思考如夏日流萤”两处运用比喻修辞,本体是“悲愤”和“思考”,喻体分别是“秋风”和“流萤”,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为我们照亮迷人的风景”中“堆积”和“照亮”运用比拟修辞,把抽象的事物写得具体形象。

从人称使用看,语句交错使用了“你的”“我们”这样的人称代词,造成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变换,不同人称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灵活自如。

从句式看,“你的悲愤如秋风”与“你的思考如夏日流萤”,“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与“不时为我们照亮迷人的风景”两两句式大体一致,前后呼应,构成整句句式,语言整齐,有韵律美。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材料二: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更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四个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2022年,盛会召开,“中国式现代化”让人振奋,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以坚实脚步“行”走伟大复兴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气象万千、前景光明。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答案】略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一个列举古人留下的关于“行”的箴言,同时指出这些箴言对于我们仍有价值;一个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指出“行”“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的意义。这两则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要对核心词“行”进行解读,赋予内涵。

材料三关键词语为“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四个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词语是“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盛会召开,“中国式现代化”让人振奋,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实现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近代以来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有何不同?党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概括为五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由此可知,作文要对核心词”行”和”中国式现代化”两个核心词进行解读,并加于思辨,特别要关注写作导语提示,“以坚实脚步“行”走伟大复兴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气象万千、前景光明。”如何“行”?“行”要行之有方,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才能至千里;要亲身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三思而后行,思才能行之有效;要以远大理想指引行,才能行而致远。为何“行”?因为光思不行,理想只能变成空想;不登高山,永远不知天有多高,不临深溪,永远不知地有多厚。只有切实去做,我们才能离成功、梦想越来越近。“行”有何价值?对个人而言,唯有“行”,才能有所诱惑;对集体而言,唯有“行”,才能立足行业前锋;对国家而言,唯有“行”,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考“行”的价值意义的时候,可以按照由小到大、由此及彼的顺序来谈。这些都是考生可以思考的角度。

行文构思上,可以选用有关“行”的名言引出观点,也可以用事例或现象引出观点;然后可以使用递进式的结构行文,如先说“有梦就要去追,有理想就要去实践去行动”,接着说“要让我们的梦想落地生根,只有行动才能开出实实在在的花朵”,“追梦的路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自律者更出众”;最后可以依据材料引导语,联系当代青年的责任发出呼吁,如“微光不微足以照亮整个世界,有梦想我们就要去追逐,让灿烂星河因你我而闪耀,让中华民族有你我的行动而渐行渐辉煌”。

【参考立意】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奋力拼搏,笃行不怠。

(3)博学慎思,以知促行。

(4)在实干中收获美好人生。



高三联考成绩有什么用

一旦参与了联考的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浓烈的危机意识,毕竟高考在即,要提前适应高三整个学年的高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压力潜意识的去拼搏,为自己博得一个好的人生。

所以高三联考,也就是意味着你的高考在即,你必须要适应这种强大的压迫感,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是多所高校一起统考,其实也是间接的看一下,或者说间接的让学生们看清自己的实力,因为高考的时候面临的可是几十万的学生,只现在这么几所院校,你的排名就那么落后,该如何?

所以,联考就是让学生认清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井底之蛙,应当要付出的更多,才能博得一个好的前程,好的分数,好的未来。


28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