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各高校寒假放假时间汇总

| 泽慧

2023年全国各高校寒假放假时间一览表

中国民航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2年12月30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4日,共计57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2年12月31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5日,共计57天

大连海事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2年12月26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19日,共计56天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2年12月21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12日,共计54天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10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3月2日,共计52天

广东培正学院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6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5日,共计51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2年12月31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19日,共计51天

惠州学院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7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4日,共计49天

青海师范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7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4日,共计49天

中国政法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9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6日,共计49天

北京交通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2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19日,共计49天

北京大学的寒假开始时间是2023年1月9日,结束时间是2023年2月26日,共计49天

大学与学院的差异

“大学”和“学院”不是随意取的,我国现行的本科高等院校有大学与学院之分。关于大学与学院的区别,教育部有着非常具体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和学院都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总的来看,大学比学院的要求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就一定优于学院,在一些专业学科上一些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可能高于某些大学的同一专业。

一、学校规模不同,在校生总数超过8000,才能被称为“大学”

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的主要区别是: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二、学科种类数量不同,如果是大学,必须具备三种以上的学科

每所高校都有不同的学科,比如法学、管理学、理学等学科。学院和大学在这点上,也存在不小差异。如果是大学,必须具备三种以上的学科,学院通常都只有一个学科。学院在学科数量上的要求不高,明显低于大学。

三、师资力量存在不同,大学明显要优于学院

大学与学院在师资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博士生学历教师比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正教授职务教师数量等。1.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30%,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

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四、科研能力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

高校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科研的任务。学院科研能力和大学有着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这一点同样也反映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生在志愿填报阶段,需要认真了解这部分区别,不要贸然进行报考。

实力比肩大学的学院

1、外交学院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是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全国首先设立外交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毕业生。

2、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第二大传媒类专业院校,中国十大影视学院之一。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虽然不是“985”“211”,但浙传的名声却是十分响亮的。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964年,由周总理亲自创建,是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高校,我国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之一,中国旅游界最高学府。2013年,北二外成功加入CIUTI(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跻身世界顶级语言类大学行列,也是该联合会目前在中国仅有的四所成员高校之一。

全国39所985高校名单

排名学校名称所在地
1清华大学北京
2北京大学北京
3复旦大学上海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6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8南京大学江苏
9同济大学上海
10浙江大学浙江
11南开大学天津
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3武汉大学湖北
14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15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16天津大学天津
17中山大学广东
18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9东南大学江苏
2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22厦门大学福建
23四川大学四川
24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25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26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27中南大学湖南
28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29吉林大学吉林
30湖南大学湖南
31山东大学山东
32重庆大学重庆
3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34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35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36东北大学辽宁
37兰州大学甘肃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暂无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高等学校简介

高等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学一般指综合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包括了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师范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管理学院、农学院、政法学院、警察学院、旅游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交通学院、美术学院,高职高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比较好考的985大学

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为北极大学联盟、IAMRI联盟、海洋大学联盟成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牵头高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内地排名第33位。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

16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