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所高校开启学部制改革:太原理工大学成立八大学部
今年又一所高校开启学部制改革:太原理工大学成立八大学部
“学部好比解放军的集团军合成旅,现如今没有了单一的部队,所有的战斗力都是集成而来的。希望学部作为一个学科群,能像解放军的集团军合成旅一样,在新形势下各学科在单一发展的过程中学会集成作战。”
12月15日下午,太原理工大学在明向校区鹏飞会堂召开学部启动会。 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图据太原理工大学官网消息,12月15日下午,太原理工大学在明向校区鹏飞会堂召开学部启动会,校党委书记郑强形容道。当天,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部、信息与电气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机械与航空学部、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部、土木与环境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医药与生命科学学部共计八大学部正式成立。郑强指出,根据学校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需要,结合前期大量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学校启动学部制改革。“学校、学部、学院、学系、学科、学者、学术、学派、学风、学生,构成了高等教育以学为中心的十大核心要素。”他强调,学部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学部将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组织协调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加强研究所及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对学院的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给予咨询和提出建议。希望各学部积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整合,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大学跟其他研究机构最大的区别,除了立德树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科的综合性,绝大部分创新都来自于各学科的交叉,大学就是要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指出,学部主要由相同和相近学科院系组成,学部的设立更有利于统筹相同和相近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进一步促进跨院系跨学科协同合作,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合力。
孙宏斌表示,希望学部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学术组织,扎实推进工作,尤其是在学科规划、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交叉协同,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等各方面体现出其系统性和长期性;希望学部能够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充分弘扬学术治校的精神,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这是近期第二所启动学部制改革的高校。
中山大学此前的11月12日,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这是该校成立的首个学部,也标志着中山大学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校长高松当时表示,根据学校新时期新阶段发展需要,结合前期大量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根据学校发展启动学部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归根结底落脚于提升育人能力水平,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山大学现已成立两个学部,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部由岭南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和商学院五个学院组成;学科方面涵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一级学科。中山大学医学部由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8个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七医院、附属第八医院共10家直属附属医院及相关科研机构、实验平台等组成。
中山大学表示,接下来还将陆续在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和信息等学科组建学部。
跨学科交叉融合和集群发力的效果,是部分高校学部制改革关注的焦点。
天津工业大学例如,天津工业大学2020年已启动学部制改革,今年12月12日,学校信息学部以线上形式召开工作会议。副校长姜勇指出,信息学部将进一步优化学部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学部职能,打破学科壁垒,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学部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学科群、专业群集群发力,争取在信息类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信息学部方面表示,将以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科研创新、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为抓手,依托信息学部所属学院,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太原理工大学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高教部。1962年归属山西省。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设有25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开设84个本科专业;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学生40311名、国际学生475名、教职工4039名。
太原理工大学是双一流吗
太原理工大学是双一流。根据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可知,太原理工大学虽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是太原理工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所以太原理工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并且有1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设有24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426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学生40049名、国际学生522名、教职工3881名。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名。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太原理工大学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是211,不是985。该校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的评价如何好不好
学长说:很多高考考生都想了解中国农业大学到底好不好,其实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实力比较强的大学,而且还是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学习氛围不错,如果你想好好学习,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毕竟学校给年级前几的保研名额和奖学金可是香的不得了。
学姐说:作为山西唯一一所211大学,山西对太原理工大学的发展可谓是倾尽全力,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985博士,或者有很多科研成果业内大佬,这师资和名号,妥妥的是中上211配置。
学长说:太原理工是211重点大学,山西唯一的211工程大学,在山西学校里有绝对的优势土木、建筑、机械、电器都是王牌专业。
学姐说:新校区在榆次,很大,2000多亩设备也是全新的迎西校区在迎泽大街上,很繁华的地段,工大的顶尖专业都在这个校区,环境不错,和虎峪校区对着。地方不错,大学校园也不小,也算是比较好的学校。理工大主要就是理工科的专业好 物理系在工大还算不错。
很多小伙伴们不确定太原理工大学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太原理工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山西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在116所211院校中排名第7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