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后防骗贴士有哪些
高考前后防骗贴士有哪些
第一,保持理性分辨真伪。
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对于所有声称“可以通过特殊手段来升学”的说法,学生和家长都要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不要相信任何旁门左道,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指标费、关系费的条件,一律不能相信。
第二,不在社交平台暴露重要信息。
在重要时刻我们总会想要与他人分享成果,但是以下信息切记不能晒——准考证信息、身份证号、考生号及密码、成绩单/成绩查询界面、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和录取通知书内文。上述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得,即使学生对信息做了模糊处理,但是在科技时代,稍微掌握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均可以将其恢复,并加以恶意改造利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学生和家长切勿被喜悦冲昏头脑,一切要以保证学生信息安全为前提,不可盲目晒图。
第三,在官方正规渠道核实信息。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从正规渠道了解信息,切勿落入非法招生诈骗的圈套。很多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例如上述案件中警方就有查获到伪造的印章工作证等物品,学生和家长普遍无法立刻发现“真假美猴王”的区别,因此在收到任何与考生有关的信息和录取通知书时,都要第一时间进行核实,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查询验证,或进入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特别提醒考生家长,涉及转账情况时,要通过多方途径来核实账号真伪。
第四,及时止损报警为上。
不仅要未雨绸缪,也要学会亡羊补牢。高考骗局花样繁多,不法分子往往会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假冒高校招生人员等方式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如果考生和家长不慎听信了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不要犹豫,一旦发现不合理之处,保存好手头证据,立即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尽最大可能挽回经济损失。
高考查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1、微信查询,目前各省市已经开通了微信查高考成绩。
2、考生及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找到所在的高考省份,进行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3、电话查询,这种高考成绩的查询方式是最传统的方式,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查询成绩。
4、网站查询,考生可以通过各省市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对高考成绩的查询,高考生需要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姓名,或者通过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高考查成绩的注意事项
查询到成绩后,很多学生因为考得好,一激动随手就晒了朋友圈,殊不知里面的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个人信息都是不能随便透露给别人的。
尤其接下来马上要面临报考志愿,万一有“心”之人利用,被修改了志愿就追悔莫及了。
志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研究章程。尊崇章程,敬畏章程。填报志愿看章程,填好志愿靠章程。认真仔细地阅读拟报院校的招生章程(简章)和录取要求,不填报自身条件或单科成绩等不符合的院校专业组、专业。
2、统筹规划。统筹各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果对专业要求较高、意向比较明确,可以适当降低学校的层次以确保满足专业意愿。
3、理性选择。克服填报志愿中的随意性,不愿意就读的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专业) 不要填;尤其是填报中外合作或高收费院校专业组,要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注意专业的合理搭配,实行平行志愿后,很多学校录取考生的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可能出现“爆棚”现象。建议考生填报专业一定要注意冷热、高低合理搭配,拉开专业差距。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适当降低对学校的要求。
4、填满志愿。尽量填满所有志愿,适当拉开志愿的层次,不能全部选择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审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5、准确排序。注意志愿排序。志愿顺序按考生自己的升学意愿排序,将最想就读的院校(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填在靠前的位置。
志愿填报的技巧
考生家长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应该对多所大学和多个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全面分析,从中选择理想的学校专业作为自己的志愿。
不要被大学的名字迷惑。在了解大学时,要了解大学的历史沿革,大学历史发展的情况。近些年大学改名的现象比较普遍,考生家长要了解大学的前身,都是有哪些院校合并而成,历史发展的情况。还要了解大学的重点学科情况,有没有国家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双一流”学科?都有哪些?重点要了解大学录取规则是什么?调档比例是多少?大学退档的要求是什么?这些都可以从大学的《招生章程》中找到具体描述。
高考志愿不仅要选择学校,还要选择专业,这是高考志愿和中考志愿最大的不同。对于专业,要了解考生是否满足招生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是否满足专业提出的单科成绩、身体情况等一些特殊要求。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大学时不要望文生义,一定要了解专业的内涵,不能只从字面去认识专业,这样考虑专业是片面的(可以深入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