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艺考文化课的要求是什么
新消息!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4年艺考文化课的要求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艺考文化课的要求
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在现有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提升艺考文化课成绩
艺考生文化课拿高分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式复习
时间是文化课复习的基础,艺考生由于花费精力准备专业课,文化课复习比普通考生时间短,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时间重新规划,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不要小看碎片时间,将碎片时间用于背单词、复习巩固知识点、复习错题,将会使碎片时间发挥最大的效应,对于成绩将会有显著的提升。
艺考生文化课拿高分要着重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找准自己的节奏
艺考生文化课复习,要充分调动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文化课复习中找准复习目标,切忌盲目跟随普通考生的文化课复习节奏;
因为普通考生的文化课复习流程是一脉相承,中间没有间断,而艺考生由于中间准备专业课,落下了一定的文化课复习进度,等到了拔高期,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跟不上,会打击自信心。因此艺考生要制定属于自己的复习节奏,按部就班地复习,心态要稳,节奏要准。
艺考考的内容
1、美术院校
大多数美术院校(系)的专业考试有素描、写生、色彩、速写、创作设计和面试等。不同的专业招生考试有不同的考试科目和不同的要求,比如报考油画、壁画、雕塑等专业的考生必须用素描或色彩方式完成创作试题。
2、音乐类
表演艺术专业,主要考4门:主科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二胡、手风琴择其一、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类),主要考5门: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
3、舞蹈类
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形体素质测试;舞蹈基础:自备小节目表演;乐感:听音乐即兴表演;基本功测试,如柔韧性,弹跳,转翻等;自备舞蹈表演;舞蹈艺术常识测试。
4、播音主持类
要求有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发音器官正常、健康、有效;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指定稿件朗读、即兴评述、改编主持等;较好的形象、气质和综合文化素质。
6、表演类
艺考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一般是自我介绍、朗读、集体小品和考官提问等,复试科目一般是台词考试、声乐考试、形体考试、单人小品、艺术特长展示、集体小品、语言动作合理练习等。
7、编导类
艺考通常分为了初试、复试,部分院校还会安排三试,初试科目为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读、命题小品、回答考官问题、特长展示等。
复试科目为编写故事、叙事散文、文化课考试、影视分析、命题小品、综合知识提问等,三试科目为双人表演、才艺展示、考官面试、影视分析、文艺常识。
艺考的注意事项
一、艺考初试注意事项
考生在艺考表演时,对构思的内容以假当真,要自然、生活、可信,尽量不要装腔作势地“演”。
在朗诵中,每个艺考考生最好准备三篇不同体裁的材料,如果考生还没有朗诵完,主考老师就清楚了,中途可以打断,考生不必多虑。
在表演练习中,艺考初试往往以多人小品为主,将考生分成两组或三组不等,由老师出题,给考生一定时间准备。
二、艺考复试注意事项
主考老师一般采用一系列即兴练习的办法,来考查艺考考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想像力联系、对抗性强的练习、爆发力联系以及情感练习等。
复试的内容要比初试多,考的程度也更深。复试艺考表演考试一般以双人联系、小品为主,难度和深度比初试大一些,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考生表演之所长。如果有考生在初试时表现出较好的感受力,感情充沛、有激情,复试就可能进一步挖掘考生感情的幅度和深度。
艺考后可以转专业吗
1、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这就意味着,如果在录取时是以艺术生的身份被录取的,那么无法转到非艺术类专业进行学习。
2、艺考后想转专业,可以尝试在大一升大二时提出转专业申请,但转专业相对比较困难,一般艺术生不可以转到普通专业学习,大部分院校允许艺术类学生可以申请转到相关学科的艺术类专业进行学习,比如美术学可以转专业到绘画、动画、艺术设计、雕塑专业。具体以相关院校的规定为准。
3、转专业大部分发生在大一下学期,此时大学生们还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上,很少能够接触到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因此专业意识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容易产生一种认为本专业“无用”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进而形成专业厌倦情绪,并最终产生转专业倾向。
4、有些学校缺乏对大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尽管意识到要将专业知识同兴趣、社会发展相结合,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平台而没有实践的机会,因此产生转专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