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变

| 李金

2024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有变,具体有哪些变化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福建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变的内容,欢迎借鉴使用!

福建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变


福建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变

今年高考加分政策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有变化。

根据2020年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

其中——

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这也就意味着, 2024年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仅在省属高校投档时才能使用高考加分5分,而且,不是所有少数民族考生都能享受,只有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才可享受5分加分。

福建省19个少数民族乡具体是:

福鼎市硖门乡、佳阳乡,福安市坂中乡、穆云乡、康厝乡,霞浦县盐田乡、水门乡、崇儒乡,蕉城区金涵乡,龙海市隆教乡,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连江县小沧乡,罗源县霍口乡,惠安县百崎乡,宁化县治平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庐丰乡、官庄乡。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一般都是5-20分之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一共有四个类别:第一就是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能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使用;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省属高校投档使用;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仅限省属高校投档使用。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类别

第一,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20分。

例如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高考考生,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就是加20分。

除此之外,还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全国其他地方的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的考生,在高考的时候都是可以加20分。

第二,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10分。

散居少数民族是指一些少数民族他虽然不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和少数民族自治县或者自治区,但他却生活在少数民族自治乡或者是少数民族自治村,这样的地方在高考的时候就可以加10分。

第三,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5分。

由于现在人口流动比较大,少数民族的考生不仅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同时也在农村、城市都有相应的分布。

在城市的散居少数民族一般情况下都是加5分。

除此之外,在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当中还有一些特例。

例如聚集在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自治区的汉族考生也可以加5分,这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有的省份已经在逐步的改革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

高考加分新规

大部分地区高考加分项目缩减 分值规范

甘肃省取消了9个加分项目,包括5项全国性加分项和4项甘肃省地方性加分项,主要涉及体育特长、奥赛、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优秀学生、艺术特长等。

此外,一些地区降低了华侨及其子女、归侨及其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的加分分值,上海从今年开始,由此前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天津、甘肃、湖南等地将从2023年开始,由此前的加10分调整为加5分。辽宁将从此前的加5分调整为加4分,海南由加6分调整为加3分。

烈士子女加分政策始终保留或分值提高

尽管这几年,高考加分政策再三瘦身,但烈士子女加分政策始终保留着,一些地区还提高了烈士子女所享受的待遇。比如湖南省,明确了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3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

甘肃从2020年开始,烈士子女在高考录取时,文化课将由加10分调整为加20分。黑龙江则提出,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的烈士子女,将在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

打击“高考移民” 维护高考公平

近年来,部分考生为了考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录取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省份参加高考,被称为“高考移民”。而个别省份的户籍、学籍制度管理不严,这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今年,各地就继续出台措施,打击“高考移民”,维护高考公平。

今年教育部再发通知,明确要求严厉打击“高考移民”,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各地要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严禁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违规招生、违规借读等行为。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今年6月初,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规范高中招生和办学行为,严格高中学籍管理,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广东省对高中阶段户籍、学籍从外省转入广东省的考生资格进行了全面排查,学籍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和学籍造假;户籍方面,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把迁移入户关,其中,对于已经落户的,如果查实以在粤参加高考为目的、弄虚作假迁入广东省的,一律予以清退。

此外,一些省份还提高了考生户籍迁入的门槛。福建规定,因其他事由将户籍迁入福建的应届毕业班学生,要求其户籍迁入福建省须满3年(时间截至2020年7月1日),同时须具有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且有3学年连续实际就读经历。

今年5月底,对于户籍迁入西藏参加高考的考生报名资格,西藏也做出了新的规定。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及以上、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1年及以上且实际就读1年及以上,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高考注意事项

1、调整心态 告诉自己“我可以”

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阅,也是对考生心态的一种考验。高考倒计时3天,不要慌张,这份心理指南为你加油打气↓

2、合理看待目标 放松心情备考

“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些想法在之前的备考期可以为考生带来奋力冲刺高考的动力。但临到高考时,不少考生会因过度注重目标,而忽视整体的备考过程,此时,考生一定要保持心态平衡,不要过分纠结目标。必要情况下,甚至可以调整过高的目标,将其改为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目标。

3、释放压力 维持适度焦虑

考试在即,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也是考生需要面对的事件之一。面对焦虑,考生首先可以进行适量运动,以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还要学会接纳焦虑情绪,并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来将其表达出来,维持适当焦虑也有助于保持学习的高效。

4、寻求帮助 专业人士为心理“降温”

临到考前,部分考生不免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当考生感觉自身的心理情绪可能已经无法进行自我调整时,可以尽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调节心理压力、稳定情绪,更好地应对考试。

5、平衡膳食 考前食谱忌大变

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其实,高考饮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适当清淡一些即可,不要在餐桌上引入过多新食物,特别是肠道容易不适及过敏体质的考生,吃家常食物,营养搭配合理最好。

2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