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全年复习规划时间安排表
高三全年复习规划时间安排表新鲜出炉,同学们的高考复习要有一定的合理规划,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全年复习规划时间安排表2024年(公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高三全年复习规划时间安排表2024年(公布)
2024年9月:
1、开学摸底考
很多学校可能在开学一周左右就会安排一次考试,以摸清大家目前的学习状况。
2、学科竞赛
9月、10月是学科竞赛集中考试月,有报名参与竞赛的考生,注意备考冲刺,争取获得良好成绩,冲击更高奖项,为参与高校三一综评、强基计划选拔增加筹码。
3、月考、调研考
高三整年都充斥着各种大考小考。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很重要,是对高三一个月知识的检验,也提醒学生已经正式进入备考状态了。不管考得怎么样,都要懂得调适,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磨炼自己的心态,可以尝试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这样大考的时候才不会慌!
4、海军、空军招收工作启动
海军、空军招收高中生飞行员相关信息一般于每年9月中下旬发布,有报名意向的考生可及时关注浙江省发布的资讯,或登录空军招飞网、海军招飞网了解相关政策。
2024年10月
1、省高考报名办法发布
10月,省教育考试院将发布高考报名办法。考生可及时关注发布的报名要求,深入了解报名条件、报名方式、注意事项等,提前做好准备。
2、港澳高校内地招生、中外合作校招生简章发布
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中外合作校招生简章将于9月底、10月初陆续发布。各港澳高校将举行招生说明会,想要报考港澳高校、中外合作校的考生可以及时关注相关高校招生动态。
3、特殊类型招生信息陆续发布
各省将陆续发布特殊类型招生相关信息,如艺考说明、艺术类招生规定、统考信息等,考生和家长可及时关注。
4、三大招飞持续进行
空军、海军、民航招飞初检预选持续进行中,具体可参看各地招飞选拔流程和初检日程安排。
2024年11月
1、高考报名
高考报名一般在11月进行。考生要根据省招办的统一安排,在指定时间、地点报名。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以及本公众号来了解最新信息,还可登录阳光高考网站,有针对性地了解信息。
2、一模考试
11月,大部分学校会安排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考试后,考生的名次会发生第一次分化,同学们要调整好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和心态。
2024年12月
1、艺术类统考
各高校会陆续公布艺术类专业招考政策,部分省份将进行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艺考生考前要注意考试要求。
2、特殊类招生
根据往年安排,有关高校将在12月陆续公布特殊类型招生简章,如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密切关注
3、高校冬令营招生
12月,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冬令营招生简章会陆续发布,获得优秀营员的同学,对后期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招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错过夏令营的考生,务必争取最后的机会。
2025年1月
1、浙江首考
2025年1月的首考,可谓是新高三学生本学期的头等大事,对于浙江高中生来说,这不仅是多一次考试机会,更会影响到高水平三位一体、强基计划的报考,是帮助高三考生低分上名校的重要机会。
2、期末考
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也很重要,既是对一轮复习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复习计划的承接。
3、艺术省统考成绩公布
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及合格线将在1月中上旬公布,大家要及时查询成绩。
2025年2月
1、艺术类专业校考
寒假期间,部分院校的艺考陆续开考。考生要仔细研读已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考试时间、地点、项目等具体内容,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2、二轮复习
从2月到4月是二轮复习时间,高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提升成绩,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要稳定下来。
2025年3月
1、省属三位一体报名
三位一体是浙江考生的重要升学途径,考生有机会降分考取省属本科名校。报名大约在3月1日前后启动,有计划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
【相关资讯】
新高三如何准备三位一体?浙江省学考0A~7A可报三位一体院校及专业汇总!
“学考”和“三位一体”有何关系?你的学考成绩能报哪些学校?2024浙江省三位一体院校初审要求及招生简章汇总
2、各省高招规定陆续公布
3月至5月各省市招生工作规定将陆续出台。考生和家长注意查看所在省市对考试组织、志愿填报、录取管理等详细规定。
3、高三二模
高三二模很重要,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个模考来明确自己的成绩,定位院校,也要从中找出自己的缺陷,抓紧时间弥补。
4、高考体检
部分省市高考体检安排在3月进行,考生要在学校(或报名所在地招办)组织下参加体检。体检前,考生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体检中发现身体指标有异常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专业。
5、体育类专业统考
3月下旬,体育类考生要进行网上确认专业考试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网上打印专业考试信息确认表;4月中旬开始考试。
2025年4月
1、强基计划招生启动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政策,3月底至4月初,试点高校将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可关注阳光高考网站相关信息,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按时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高校专项计划报名
高校专项计划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报名申请,符合相关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3、省属三位一体校测
浙江省属三位一体院校的校测考核,大多安排在4月中下旬,通过初审的考生要根据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准备。
2025年5月
1、高校陆续发布招生章程
本月高校会陆续发布当年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录取规则的重要途径,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参阅。
2、高招咨询会
部分高校将陆续举行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一般安排在周末。考生和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参加,可通过高校咨询会了解详细报考信息。
3、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定向生招生
军队院校、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等定向生招生等有关政策出台。
4、高三三模
三模是高考前的重要练兵,相对一模难度较低,主要帮助考生提升信心。但每次模拟考都是对考生复习的检验,要从这些考试中吸取经验。
5、三轮复习
三轮复习是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了,这时期重点是重回基础,把复习过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增强记忆;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准备高考!
6、高水平三一、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初审
高校对报名参加高水平三一、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后公布初审通过名单,考生有资格参加校测。
2025年6月
1、高考开始
根据往年情况,高考一般从6月7日开始,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
2、成绩查询、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高考后各省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要及时关注和查询。
3、网上咨询
6月各省、各高校的咨询活动进入高峰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一般也将在6月启动。
4、强基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三一校考
试点高校对入围考生组织考核(各校情况不一,具体是否需要考核,以高校招生简章为准),如笔试、面试、体育测试等,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强基计划校考前有确认环节,准备参加校考的考生要及时进行考试确认。
5、志愿填报
目前所有省份都在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及时关注本省填报志愿的有关政策和时间安排,结合各省下发的报考材料,合理填报志愿。
6、军检面试
报考军事类院校的考生要根据省招生办公布的相应安排,按时参加政审、军检、面试等。
2025年7月
1、高招录取
根据各省往年高考进程,7月起高招录取工作全面启动。考生对于录取进程要心中有数,关注相应批次录取进程,及时查询录取结果。
2、高校寄送录取通知书
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高校寄发通知书。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给考生的,还有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考生家长要仔细阅读。
高考复习不能埋头做题,缺少分析
动手做题,动脑思考,题海不白下!
题海战术是大家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很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
想要学会知识,必须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做题只是为了提高做题的熟练度和综合应用。所以,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和全面性。一定数量的题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
高考复习不可脱离老师,忽视课堂
高三要更重视老师在课堂说的每一句话!
尖子生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因为尖子生已经领先于很多人,而老师的课堂讲解多针对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程,所以尖子生理所应当的认为老师的讲解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其实不然!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高考状元最注重的都是课堂的听讲,而不是为赶进程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授课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在引导你联系不同的知识,也有可能在反复强调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所以,在课堂45分钟时间内要时刻保持着跟老师的思想交流,同时听课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于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应该仔细地听老师讲一遍,也许老师的理解更到位,或者你自己的理解有出入。
高考复习完成例题和变式体会解题方法
现在的高考复习要对各种考点和题型进行了归类;在知识梳理完成后,每一类题型例题和变式练习题也可以做一个汇总,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使考生熟悉相应知识单元有哪些核心考点和典型例题;另一方面,尝试解这些题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暴露出来的过程,有助于大家监控自己的学习,为后面的环节打基础。
高考复习掌握典型题目的通用解法
这一步最为关键,这是高效复习的有力法宝,是第一轮“六步复习法”的核心环节。
这里包含两个要求,一是要熟知每一个考点有哪几种典型的例题,二是要掌握不同题型的通用解题方法。掌握通用解题方法有诸多好处,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二通用方法,也就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自然也是阅卷老师常用的方法,是与试题的标准答案最接近的方法,这样容易得到高分。
事实上,每年的高考,新题型和独到的方法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常规题型和常规方法,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成绩,一定要尽可能地掌握典型题目的通用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