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

| 美琪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点

注意自我梳理找出盲点和难点

“对于考试大纲中要求的主干知识,学生在第二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再一次回归课本,这次的回归和第一轮我们的全面复习是不一样的。这次我们要求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回归。”李老师说。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大体上会有一个了解,然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找到自己的难点,再结合老师的教学经验,学生就能找到自己第二轮要重点复习的目标,进行针对性训练。“一定要注意自我梳理,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难点。”李老师说,对于主干知识的训练,基本上采取专题训练的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在专题训练之前要对本次专题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细心、全面的回顾和预习,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学生对于专题训练的总结是非常关键的,学生既可以明白自己知识的盲点,也可以总结自己的做题技巧和能力。

“尤其重视对考生‘核心地理能力’和‘核心地理观点’的考核。”李老师说,“核心地理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基本预测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方法、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地理观点”包括: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地理空间观点等。“这些能力和观点的培养一直贯穿在整个高三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不断地总结积累。”李老师说,按照海中的复习计划,这个月底就要结束第一轮的复习,马上转入第二轮阶段的复习。

在第二轮阶段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争取突破自己的难点。据李老师介绍,海中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安排的时间是从去年进入高三开始到今年的三月,除去休假的时间,差不多有半年多。在这半年里,我们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务必做到全面。”李老师说,“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不断地提醒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空间感觉和生态的理念,这些都是每年高考要考察的能力。”

勿丢基础知识不提倡过分关注难点

“在去年的高考中,考了一道‘冰岛火山大喷发’的题,该题考的都是基础知识,而在后来的试卷分析中,很多考生在这道题上都有失分,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李老师说,很多学生在第一轮基础复习后,就不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了,而是更多去关注难点。“我们不提倡过分关注难点,平时训练要多做基础题。”李老师说。

从每一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上可以看出,热点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怎样对待热点问题,李老师说:“我们从来不猜‘热点’,针对时下出现的热点问题,比如日本大地震,我们会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去分析这样的地理现象,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告诉学生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如说以前高考考过一道关于‘城市雨涝’的题,让学生分析城市雨涝的成因,很多考生只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却没有考虑到城市规划的影响。这种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培养。”

重视时政热点关注其中的海南元素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李文波认为,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运用、材料信息取舍、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来培养自己的地理能力。首先,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其次,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高考地理学习方法

一、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记忆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地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二、记忆的一般过程

根据Melton的研究显示,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编码—→贮存—→提取。记忆实际上是由“记”和“忆”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前者是知识的'编码和贮存过程,后者是知识的提取过程,它们的综合含义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程度。“遗忘”则是记忆的反义词。人的记忆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二是对思维过程的记忆,后者等同于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从“了解、说明、分析和运用”四个层次考虑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处理。尤其对要求“分析和运用”的知识点,则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1.形成地理知识结构

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

(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

(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促进地理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利用地理技巧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在地理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等记忆法,都是些很成功的记忆方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愿望和兴趣等。对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记忆能力,而且潜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不同的地理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只要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那么记忆地理知识的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挖掘。

5.及时复习和练习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总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知识只有在运用以后,才可能加深理解,而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计些适应性练习,让学生在地理练习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强化记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耀斑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高考地理知识点梳理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其他因素。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16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