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好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
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
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化学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SiO2= SiF4↑+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
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0.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1.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物质提纯方法
1.杂质转化方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两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将萃取后的碘单质和苯分离可采用蒸馏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学好化学的方法及技巧
1、 打好基础:高一的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高二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有机化学及典型元素等,都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知识。
2、 重视实验:不仅仅是课堂实验,有条件的最好备一套VCM仿真实验,平时多抽空做做实验,在完成实验时要想想实验的原理,可否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
3、 联系实际:不仅要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还要知道知识到哪里去,如从水的组成想到水的提纯,蒸馏水的制取;从金属的生锈想到原电池,并从原电池设计出金属防锈的方法。
4、 体验分析生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的应用,再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化学怎么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保证。纵观状元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都不是靠加班加点、死学硬记。相反,他们的化学学习较为轻松,学习也有张有弛,这都利益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反思、仔细观察、切磋琢磨、总结归纳等。
例如预习。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高中化学的课前预习比初中更为重要。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初中化学多,课堂容量比初中大,预习可以扫除化学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预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预习还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学习化学的技巧
1.上课专心听讲
把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化学知识点全部熟悉并完全掌握到位,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要学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每次上课前要把老师要讲的内容先学习一次,然后记录下难点和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在课堂上时,认真听讲,把预习时的难点和盲点消化掉,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化学成绩的目标。
2.利用好学习笔记
将高中化学的难点、重点、盲点以及易错知识点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下来,反复记忆背诵。可以说高中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可以采取学习笔记的形式,因为高考的考点大纲和知识点是有范围的,绝对不会超出大纲的规定。也就是说考试的内容都是大家学习过的知识,只是变换了一种考试形式而已。因此,熟练掌握这些难点、重点、盲点以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的关键途径。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了学习笔记的重要性。
3.多做练习题
在学习化学时,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良好途径。化学的知识点只有那么多,考试的题型无论怎么变换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是完全可以掌握考试的规律已经各个知识点的。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衡水模式还是毛坦厂模式,甚至是其他知名的中学教学模式,都是离不开题海战术的。熟能生巧,练习多了自然就会了,这既是一切科学的学习技巧也是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