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
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8、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口诀
1、一近快,七远慢。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特别注意夏至日在远日点附近,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附近,而非近日点。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2、左焦左倾左冬,右焦右倾右冬。在地球绕日公转示意中,如果太阳在左焦点,地轴向左倾斜,左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如果太阳在右焦点,地轴向右倾斜,右边的那个位置就为冬至。冬至位置确定了,其余三个分至点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3、点北北昼长,点南南昼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4、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在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低值;等值线向低值凸出,则中间的数值和两边相比为高值。这种方法对所有等值线都适用。
5、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6、河流向凹,洋流向凸。在等高线图上,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即向凹;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
7、凹岸冲刷坡度陡,凸岸堆积坡度缓。较弯曲的河流,由于河水运动的惯性,河流对凹岸冲刷严重,凹岸坡度较陡;凸岸流速慢,泥沙堆积,坡度较缓。特别注意曲流处不能用地转偏向力。另外,凹凸岸的判断必须站在河中来看。
8、北逆南顺,冬逆夏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看为顺时针;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冬季呈逆时针方向。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隧道的选址条件
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
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是什么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提高地理成绩的窍门
1.学好地理首先得背书
高中地理是文科,所以背书是必不可少的。背到什么程度呢?合上书知道高中学了哪几章节,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且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回忆出来。
如果哪块卡壳了说明记得还不够牢固,书背的不扎实,还需要加深印象,重新背诵。这样反复背诵,几遍下来知识点就没有问题了,基础分都能拿到手。
2.地理重点要搞清楚地图
高中三年学地理学的最多的就是地图,几乎每天都要和地图册打交道,学生如果不会看地图根本学不好地理。所以大家可以买两张地图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看的多了也就就住了。
地图一定要会看,要多掌握一些读地图的技巧和方法,把地图刻在心里。同学们可以找一些读题类题目做,然后总结共性和特点,也可以直接去网上搜经验和建议,前辈总结的经验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