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7篇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1
__X老师的党课引起了我对“命运共同体”这个词的一些感想。
“命运共同体”在我看来,即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具有利益相关,成为一个整体。就像蚂蚁一样,一窝蚂蚁可以被称为一个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一个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在中国,无论是大陆人、香港人、澳门人还是台湾人,都是中国人。两岸三地形成一个紧密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古训言“和则两利,分则两伤”,用来形容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十分贴切的。几天前,余光中老先生仙逝,《乡愁》却依旧成了理不清的愁。但我们相信,中国的两岸命运共同体一定会建成,我们为了统一已经做了太多正确且有效的实践,香港、澳门在回归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再度腾飞。我相信,只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终究能回归。两岸命运共同体终究能够形成。
生物学上,两种生命通常为竞争关系,而如果他们能够形成一种关联,互利共生,则会大大增加双方的生命力。国与国也是这样,国家之间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就是一个化敌为友,互利共生,加强双方生命力的过程。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每一个生命都应平等的拥有它,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伴随工业的发展,人类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越来越严峻,如果能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对困境,我相信一定能有效的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中国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党的最终目标是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如果中国能够和世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能为中国构建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集民族命运与人类福祉为一体的思想,和平一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追求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形成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和平,我们能够一同去解决人类面对的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如何维持和平,甚至导致对世界造成更大的破坏上。
我们只有一个祖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是平等的生命,理当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计,为天下谋,共同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2
国际权力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观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可持续发展观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球治理观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3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二十国集团,协调各国应对危机,使世界经济摆脱了陷入20世纪20—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境地。国际上各种协调磋商机制非常活跃,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尽管全球治理仍存争议,比如怎样处理全球治理与主权独立的关系等。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中国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并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人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包括了“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还强调要积极参加多边事务,并特别提到要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世界观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如果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4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个人网络社交平台上发文支持和慰问中国。他先引用了伊朗古语:“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之后,还援引了中国《诗经》中的经典:“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独有偶,日本湖北总商会在向湖北捐赠物资时引用了上面这首诗的另外两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而另一家日本机构在给湖北高校的援助物资上附有八个字的寄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感动了无数国人。据传说,唐时,日本长屋王馈赠给中国袈裟,上面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凭着这十六字偈语,鉴真法师被打动,决定东渡以弘佛法,此后历尽艰辛,经五次失败才终偿所愿。友邻今天再次用上了这几个字,既体现着两国绵延不绝的文化交流,也唤醒了历经千年的难忘记忆。
感受到家的温暖
“湖北虽然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然而疫情却不能成为隔断中华儿女血脉亲情的沟壑”。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贵阳市应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向全市提出要求,要妥善做好湖北籍旅客的安置和生活保障,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用心”、“用情”、“用力”,暖人身心!在各界的通力合作下,不少湖北籍旅客入住了贵阳的定点接待酒店,一名老人动情地说:“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全国各地,这样的暖闻层出不穷。北京,人们为湖北同胞搭建起“临时的家”,不仅照顾好一日三餐,还有人早晚慰问、心理疏导;南京,人们为从热带地区归来的游客备好防寒衣物,还建立微信群及时响应隔离旅客的需求……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让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在一起”的温暖与力量。
坚信爱会赢
为了你/我拼了命/哪怕面对枪林弹雨/隔着生死的一道门/我保证不离不弃/最难舍/是这份情/在你面前我要淡定/撑起多少个黑夜/绝不让生命叫停/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你有多痛我就多痛心/有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无法拥抱却离你最近/真情守望/长江黄河水流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
在支援武汉的公益歌曲《坚信爱会赢》的MV中,一副副画面戳中无数人的泪点:快递小哥、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笃定“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疫情,我们共同的期望是平安”。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爱的力量亦是“一灯燃而千灯明”。
素材解读
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共担风雨时。在灾难面前,所有中国人紧紧站在一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善良的外国友人和中国紧紧站在一起,“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再重的担子一起挑,再险的环境一起闯,无数感人的瞬间,构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讲述着真情交融、命运交织的故事,展现着“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情怀。“我”已不再是我,而是可以共同进退的“我们”,守望相助,心手相连,就没有逾越不了的冬天。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5
抗击新型肺炎,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不能依靠某一个人、某一座城市来战斗,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都要做好自己。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开头处比喻生动形象,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收尾相照应)
抗击疫情,政府十分重视。自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多次召开会议、做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慰问;多省份迅速行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这些充分体现了面对疫情,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大爱情怀。
抗击疫情,医务工作者大义凛然。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冲到武汉防疫第一线。他曾一天时间内在三个城市来回奔波,连日劳累工作。无论是一张张签字按手印的“请战书”,还是一批批全力支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的逆行者。(运用钟南山典型人物事例,更具说服力)
抗击疫情,交通运输部门推出服务举措。众所周知,以往无论是道路、水路还是铁路,乘客购买了客票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票手续的话,那么是需要按照正常手续收取一定数额的退票费的。面对这次疫情,交通运输部门推出道路水路铁路客票免费退票的服务举措,彰显了社会责任的担当。除此之外,面对疫情,铁路部门开行专列运送救援物资、为输送医务人员开通绿色通道等,不断努力做好自己。
抗击疫情,还有很多部门、很多工作者在艰苦奋斗、在坚守岗位。大年三十,上千人鏖战武汉火神山医院与时间赛跑;很多医务工作者自愿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到达岗位服务;公安部门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全力确保运送患者的救护车辆、防疫车辆以及运送医护人员、医疗及生活物资等相关运输车辆通行顺畅;医疗器械生产者加班加点赶工作业......
那么,抗击疫情,对于我们平常百姓来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以往春节假期是聚会、走亲访友的时期,那这次就不同了,作为老百姓,尽量减少外出,不要走亲访友,平常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等,这就是在为防控疫情作贡献。(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击疫情,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自身,众志成城,坚信疫情很快就会被战胜,终将迎来春暖花开!(结尾提出呼吁,简洁有力)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要讲话和会议作出的决策部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当在肩。当前,大量医护工作者坚守防控一线。
湖北嘉鱼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杜琼主动申请支援感染科,并已连续多天坚守岗位。她的丈夫是一名供电工人,负责医院周边的线路维护工作。夫妻二人用各自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平凡之举造就不平凡之力量)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身在抗疫一线,要尽自己的力量。”杜琼表示,要按照要求,继续在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在讲话中提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让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改委主任李文化印象深刻。她表示,作为超大城市,北京疫情防控面临着节后人员返京的挑战。石景山区压实属地责任,力量下沉一线,紧急抽调330名干部,深入社区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化解疫情风险。
信阳是河南的南大门,距离武汉只有200公里。信阳市卫健委副主任杨杰表示,按照中央要求,当前信阳市卫健系统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通过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加强疫情监测,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浙江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诊治定点医院,院感部副主任瞿婷婷表示,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精确判定、预测流行的区域,将防控隔离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化。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
2月2日16时34分,历经23小时、横跨粤湘鄂三省、行程1166公里,载着40吨广东防疫捐赠物资的41168次列车直达武汉。
负责此次货运的广铁集团广州货运中心三水西货场工作人员付婷说,为将物资尽快送到,广州货运中心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
“中央要求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确保防疫物资以及蔬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运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付婷说。
千里之外的山东,正全力保障重点医疗企业复产复工。
华业无纺布有限公司是山东淄博的一家生产医用无纺布企业,产品主要用作医用口罩、防护服的原材料。为抗击疫情,企业决定春节假期期间复产复工,7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24小时满负荷生产。当地银行还为他们提供了紧急贷款。
“中央要求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我们作为企业,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必定全力以赴。”公司副总经理王静说。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表示,江苏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决讲政治讲大局,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调配任务。
“目前,江苏相关重点生产企业74家,全面复工和部分复工的已有69家,口罩日产量超过250万只,其他医用物资大部分达到正常产能水平。”他说。
坚定信心,同心战“疫”。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随着返程客流逐渐增加,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挑选了20名业务精湛的高铁司机、指导司机驰援武汉,值乘6对南昌西经武汉至郑州东的动车组。
“疫情防控形势虽然严峻,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也要切实维护好,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千方百计保障铁路大动脉畅通。”高铁司机殷世涛说,“确保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是我们的职责!”
从1月23日至今,上海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石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雅芳没有休息过一天。“2003年非典时,我还不是党员,就作为志愿者每天为居民量体温,疫情防控我有经验,更何况现在我是党总支书记。”她说。
作为有经验的社区“领头羊”,苏雅芳周密做好一系列防控安排。对于小区中居家隔离的居民,苏雅芳和同事们经常拨去关心的电话,按需将生活必需品送到居民家门口,每天帮助做好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基层‘守门人’,尽全力给老百姓一份安全感。”苏雅芳坚定地说。
共同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精选篇7
正是共担风雨时(和音)——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良知告诉人们,疫情面前,人类命运与共,惟有团结协作,共铸捍卫生命的力量。
世界高度认可中国行动,交口称赞中国力量。中国上下一心、一体联动、联防联控,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正如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的文章所指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得到充分显现。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决心和行动,也为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不仅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护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世界进步力量都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外国政要的由衷称赞,表达出世界对中国的信心与支持。
环球同此凉热,人间自有真情。迄今已有50多个国家的70多位政要以及近20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通过致函或其他方式,积极评价并支持中方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所作努力,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伊朗、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11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中方捐助的疫情防控物资已运抵中国,俄罗斯、越南、德国等国政府也纷纷主动捐赠防疫医疗物资。德国中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日本友好人士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肺腑之言……无数感人的瞬间,无不是讲述真情交融、命运交织的故事,展现“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情怀。
这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世界的共同目标。当此之时,世界需要的不是好事者的趁机聒噪,不是狭隘者的偏见和歧视,更不是西方一些媒体乱贴标签、刻意歪曲的不义之行。团结向善才是主流,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所言,在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之时,历史铭记的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有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
风雨同舟,中国与世界在一起。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利普金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如今,他再度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携手遏制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响应非洲国家呼吁,率先行动,紧急驰援;如今,南非U—Mask公司向中国捐赠医用口罩,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亚亚—图雷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更有非洲银行的上万名员工“穿红衣,挺中国”……患难与共,这是世界面对风险挑战的应有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释放的强大感召力。
因为命运相连,所以心心相通。世界的目光投向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数日间拔地而起的奇迹震撼了世界——英国广播公司敏锐地捕捉到,全球有数千万网友观看了这两座应急医院建设场面的直播;各国网友亲切地称呼昼夜轰鸣的工程机械为“白滚滚”“红牛哥哥”。人们赞叹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更相信势不可挡的中国力量。
正是共担风雨时,世界各国人民诚心诚意选择同中国站在一起。人类不能被病毒击败,同心合力抗击疫情,就一定能够通往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