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1
小时候,爸爸妈妈问我“你是哪里人啊”,我都会大声回答“杭州人啊”;长大后,我知道,在宁波慈溪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任佳溪,那是我的家乡。
那里有细波荡漾的灵湖水库,有仅仅一脚横宽的田埂,还有着百年历史的上香古道。在那里,仍然有潺潺的小溪从山道流落,溪边的野花儿静静绽放,霞光斜斜地照射着整个山村。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流云,就仿佛一条条小鱼在漫漫天河中嬉戏。红砖黛瓦刻画着岁月斑驳的痕迹,时常会有绿枝红花调皮地倚靠在墙头,人一经过,就有鸟儿冷不丁“唧——”地一声从枝头飞起。
我跟着爷爷一前一后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阿强,个是侬孙囡啊?”“唉哟,阿强孙囡噶大啦!”沿路,一个又一个村民不停地打着招呼。我一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打着招呼,尽管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但耳畔响着他们亲近熟稔的口气,我的笑容也不由自主地放大。
夕阳西下,我跟着爷爷来到鸭塘,只见他将竿子轻轻一挥,口中唤着“喽喽喽——”,鸭子大军仿佛听到了号令,排队上了岸,抖了抖身上的羽毛,大摇大摆向前走去。我也学着爷爷划竿喊号子,反而把鸭子队伍吓得变了形。爷爷仿佛漫不经心地挥着竿子,那竿子画着流云,画着野花,画着这片陪伴了他六十多年的美丽山村。
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溪边的野花,还有爷爷背着手、微微伛偻的背影,在我眼中构成了一幅深沉的油画。无论我是在杭州或是在上海,甚至在国外,我都忘不了。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2
我的家乡在富阳,那里山清水秀,称得上是鱼米之乡。从出生开始,我便没离开过富阳。望着窗外日益变化的家乡,心中涌起无限回忆……
那时候,我还是个整天“挂”在大人身上的小屁孩。爷爷经常抱着我在街上走来走去,去买菜,去逛夜市,去买衣服……印象中的达夫路,房子还是矮矮的石头堆成的小房子,路也有点崎岖不平,两边有很多小店,说是小店其实就是路边摊,布置也十分简单:几张桌子,一把躺椅,一把遮阳避雨的伞,再在桌子上摆上要卖的东西。小店卖的东西都很多,有文具、零食、衣服、头饰、甚至是蔬菜等等。每次经过,我都会偷偷买一包糖,一边走,一边吃,走到家门口就把包装纸往口袋里一塞,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坦坦荡荡地走进了家门。因为买的次数多了,小摊上卖零食的叔叔阿姨们大多都认识我。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达夫路也已经变得繁荣,走在路上,一眼望去,没有路边摊,没有石头小房,只有门禁,和房子连在一起的砖头店,平坦光滑,丝毫没有以前的样子。
说起富阳,最有名的应该是鹳山旁的富春江了。江水清澈,天晴时看着波光粼粼,起风时掀起阵阵波纹,下雨时激起点点涟漪。两岸旁碧绿的树,崎岖的路,江面上行驶庞大的游轮,小巧的渔船,路边的盏盏灯光,天空的点点星光,江面的片片船光。从远处看去江面和天空融为一体,和谐宁静,一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跑到路边,站在栏杆旁,望着江面,脑中却浮现了,元代诗人吴师道的“诗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
我画过许多和富春江有关的画,因为年纪小,看上去画的不是特别好,只有一根曲折的线条代表山,几根波浪线代表水,还有一个圆圆的太阳。再大一点起来我就开始给画上色,绿的山、蓝的水,红的日,画工粗糙但已经有了情景的样子。现在,我长大了,又画起了富春江,层峦叠翠的山峰,碧波荡漾的江水,光芒笼罩的红日。
秀美的富春江,春夏秋冬展示着其美轮美奂的风景,为我的画和我的家乡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日复一日的画着相像的画却不感厌烦,也许这是对富春江的热爱,也许这是对家乡的感情!画一分不减,情一成不变。漫步江边,远远地看着富春江上的点点渔船,那么恬静。
我和达夫路,我和富春江,我和我的家乡,相处的和谐而又美好。我和家乡的路和水经历的种种事迹,我都铭记在心,我爱我的家乡,一个景色秀美的鱼米之乡——富阳!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3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家住在瘦西湖畔,我最爱在晚饭后和妈妈在湖边散步,听妈妈讲扬州的故事。
扬州一名出自《尚书·禹贡》中“州界多水,水波扬也”。《春江花月夜》就写在曲江,江流、月色、白云、沙渚、扁舟融为一体,人生命运欲语还休。从“烟花三月下扬州”,到“二十四桥明月夜”,都不能不让人感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水和月成为扬州梦的主题。从文章太守到苏轼的醉扬州,再到红桥雅集、扬州八怪。扬州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都充满了人文气息。扬一益二,扬州的辉煌一度留在那些诗词中,留在精美的园林里。
扬州园林众多,风格独树一帜。瘦西湖一座莲花桥,一座白塔就引人遐思无限,小金山和钓鱼台遥遥相望,二十四桥月影婆娑;何园中西合璧的家居环境成就了琼瑶阿姨的很多电影,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个园小巧玲珑,假山别出心裁……
我常常在妈妈的故事里追忆,却更喜欢现在的扬州。城市花园、体育公园比比皆是,城市书房和各种博物馆让我流连忘返。我去过朱自清的故居,在清幽的小巷中,四方的院落,高高的书架,宁静中听得见时间的声音。我去过繁忙、充满生机的东关街,有古代的园林、古老的商号、烈士故居,还有充满了烟火气的各种小摊,过去和今天在这里交织,却出奇地和谐。我喜欢,不!我更热爱现在的扬州。它的繁荣不像过去,仅仅属于皇家、官员、盐商和文人,如今它的繁华属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扬州人。
我是个地道的吃货,扬州小吃当然是我的最爱。扬州人爱吃早茶,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习俗。从皮薄肉厚的三丁、五丁到蒸饺,还有扬州特有的翡翠烧麦等,再来份肴肉、烫干丝,或者配着扬州酱菜喝点粥。家常早餐一般是馄饨或是阳春面,里面用扬州本地的虾籽酱油。扬州菜特别见刀功。文思豆腐羹最有特色,将豆腐切成细丝不散,还有大煮干丝。扬州河鲜很美味,我最爱外公做的大烧马鞍桥和清炒蝴蝶片,各种口味的河虾百吃不厌。扬州的狮子头也很出名,更不必说世界闻名的扬州炒饭。我特别喜欢扬州盐水鹅,味道鲜美,别的地方吃不到。
我爱扬州,是因为我的妈妈。每次散步,妈妈提到扬州,眼睛里都发着光,说到扬州的风光名胜、小吃和特色产品更是如数家珍。每每提到曾经因为在外地工作,思念家乡,妈妈都很高兴地说,在家真好。我也觉得扬州真好,家乡真好。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4
我有两个家乡。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吉林,一个是我出生的地方,一个是爸爸出生的地方,一个下着皑皑白雪,一个下着沥沥细雨。在地图上他们隔了两个纬度,但在我心里,它们的距离触手可及。
最忆是杭州,我的第一个家乡就在这里,风景自然是美不胜收。小时候的我最喜欢杭州的桂花,经常站在桂花树下,享受一阵阵的桂花雨,现在长大了,站在桂花树下,那桂花随风撒落,整个人仿佛沁入了桂花的香味,心里不由得一阵感慨,真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杭州,以桂花闻名中外,更是承载了我的童年。
而北方的风景和杭州截然不同。当杭州春暖花开的时候,北方却是大雪纷纷,白雪皑皑,原本碧波荡漾的湖面全都结冰了,小朋友在湖面上自由玩耍。我总喜欢捧起一团雪尝尝它的味道,小手虽然冻得通红,但这也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杭州,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秋天,看着树上的叶子慢慢地变成了黄色,像是换了套衣服,有些叶子在树上待够了,便马上飞落下来。
吉林,是个冬天的国度,雪花从天上飞落,和大地来个亲切的拥抱,脚踩在雪里发出吱吱的响声,那是冬天的音符,使人迷恋,让人陶醉。
说不尽南方家乡的好,也道不尽北方家乡的美,一个是我生命中的北方国度,一个是成长路上的南方家园。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5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山河壮美。有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有磅礴大气的北京故宫,有雄险秀奇的三山五岳,有山色空蒙的杭州西湖,更有享誉世界的万里长城。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探访了祖国的雪域高原——西藏。在西藏这片遥远、神秘的土地上,天空碧蓝如镜,雪山皑皑鼎立,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圣象天门。
圣象天门,顾名思义,是一头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静静伫立于纳木错北岸,与念青唐古拉山脉遥相呼应。在当地传说中,是为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举行结婚典礼所修建的圣门。而它身边的“女神”纳木错,作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虽说是湖,却有着不输大海的壮美景色。粗望时,湖面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熠熠生辉;再细看,由湖岸到湖中央,从透明、浅绿,至浅蓝、深蓝,层层晕染,好似一匹美丽的绸缎,又宛如那夜空中炫目的北极光。
待我们爬上高崖,便把整个水湾的美景尽收眼底。头顶苍鹰翱翔,脚下悬崖危立,圣象的象鼻探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圣湖之水;浩瀚碧波上星星点点,似有万千星辰跳跃;远处念青唐古拉雪山遥遥相望连绵不绝。这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古老的传说故事在脑中不停盘旋,时间好像变得很慢很慢……
小小的我,也算走过万水千山。我曾到过古典文艺的意大利,见过热情似火的西班牙,踏过漫天飞雪的北海道,赏过灯火辉煌的夜巴黎,但在我的心目中,祖国的壮阔风景才是最美丽的!这只昂首挺胸的中国雄鸡,是我心中最璀璨的瑰宝。国庆假期来了,让我们背起行囊,去发现、去领略祖国更多的大好河山吧!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6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每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就会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家乡:南浔古镇。那个有着小桥、流水和各种古老建筑的地方。它不仅有着江南水乡的清凉和温柔,还是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古镇。
一条白丝带似的小河,把南浔分成了两部分:南邻村和浔溪村。两边的河道上停泊着密密的扁舟,几个船夫很有节奏地划着船桨,忙碌中透着悠闲。小船儿在细长的河道里漫步,前来旅行的游客都喜欢坐上一回。坐坐小船、吹吹河风,看看岸边,这大概是游客们走近这座古镇最直接的方式了。
我喜欢家乡的雨天,喜欢撑着伞在雨中漫步。沿着河边走,还可以听到雨滴落在雨伞上、河面上,甚至旁边角楼上的声音。我总会把手伸出伞外,静静地感受雨水跳到我掌心的力量,它们是多么地欢快、有力。你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好似一首动听的歌曲。雨滴赛跑似地落入河中,激起一串串涟漪,似乎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远远望去,整个河面就像披了一件薄薄的轻纱,曚昽中透着一些神秘。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幅优美的江南画卷,一个如梦般的江南水乡。我爱我的家乡——南浔古镇。
描写“我和我的家乡”的满分征文篇7
我的家乡杭州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在这座有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江南柔美城市中,到底蕴藏着多少创新的韧性和改革的基因?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从智慧城市到城市大脑,近些年来,杭州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又书写了精彩的一笔。
城市大脑真是神通广大,像马良的神笔,为我的家乡书写了无数第一。城市大脑让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无杆停车场”的城市、第一个实现“急救车不必闯红灯”的城市、第一个实现有序放宽“限行措施”的城市、第一个成为利用“延误指数”指导城市交通管理的城市、第一个创设“数字公园卡”的城市、第一个实现“入园入住无需排队”的城市、第一个成为“医后最多付一次”的城市。
20--年初,一场疫情将人们堵在了家里,经济陷入停滞,社会没有活力。城市大脑灵机一动,健康码横空出世。一个个健康码,犹如一张张平安符,爷爷奶奶又能去公园锻炼了,爸爸妈妈又能去单位上班了,而我也终于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校园。健康码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杭州推广到全国,又从中国传到了世界,为全世界提供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办法。
杭州还有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在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我的家乡正在变成一座“云”上的城市,我爱我的家乡——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