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10篇

| 梓炫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1)

我有一个表哥,十分地聪明,却是个大懒虫。从小都被我小姨及小姨夫宠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到了初中,喜欢躺着看书的他在吃饭时,居然还要别人去喂他!第一次见到这一幕,我十分震惊!我估计他可能连一次劳动都没做过。他啥也不干,指挥别人做这做那,这简直不是电视中常出现的少爷的形象吗?这种人,就是大蛀虫。不劳动怎么能行?一个不懂得劳动的人在这个世上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妈妈问我羡慕不羡慕,我一点也不羡慕这种人!

从小父母就培养我的实践能力,在三岁的时候我就会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比如:穿衣服、吃饭、洗澡……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总是用一些奖励的方式,来让我更积极的去做一些家务。妈妈总说,有些事要做了才知道不容易。比如,我有时会乱扔玩具。妈妈就总是让我自己整理,我才知道每天收拾家里是很烦的一件事。我慢慢也就改掉乱扔玩具的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心血来潮洗衣服的事。那天,父母因有事外出,让我一个人在家里乖乖地看电视,可是我突然发现洗衣台上有好多要洗的衣服,我决定把衣服洗了,好让老妈表扬我。我拿了一个小板凳踩在上面,学着大人们洗衣服的样子,在盆子里搓呀搓,并倒了一些洗衣液,正面搓一搓,里面搓一搓,就这样,没过多久就洗完了,可是该怎么晾衣服呀?我皱着眉头,一边拧着手中的衣服,一边拿起一个衣架,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又把它挂在了晾衣杆上,可谁知,我是如此的矮小,尽管我踮了脚尖,拿了板凳,还是无法把衣服晾在杆子上。我有些失落,拿着晾衣杆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上的蜘蛛侠正在房屋上打败着怪物时,我不禁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立即爬上离阳台最近的沙发上,慢慢地站在了沙发上靠扶手的地方,一手拿着晾衣杆,一手紧抓着沙发旁的推拉门,小心翼翼地把衣服晾在了杆子上,我非常兴奋,立刻从沙发跳上下来,拧了几件,又挂了几件,拧几件,挂几件,就这样,我终于洗好了衣服。我非常得高兴,那种开心及喜悦是比我看电视还快乐。当然,后来妈妈有表扬我,虽然我见到她又把衣服重洗了一遍。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对劳动的解说。没有人是天生就喜欢劳动,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要知道劳动虽然辛苦,但总可以吃到甜;但若不劳动,只有一大堆苦难在你面前。在这残酷的社会当中,又有谁能照顾你一辈子呢?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2)

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凭空获得的,而是通过努力和汗水获得的。有这么一句话:人有两个宝,手和脑,一切靠劳动,生活美好。这些简短的话充满了深刻的道理。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爱工作,老二懒。有一天,老人去世了,第二个想把哥哥踢出去,就对老板说:“哥哥,我们这么大了,能分开吗?”老板说:好!老二说:“你身体好,可以工作了。去山坡上住。如果我身体不好,我会住在家里。这里的庄稼是我的。你没意见吧?”大哥欣然同意,提着鹤嘴锄和斧头来到山坡上,盖了一间小屋住了下来。

每天黎明前,大哥拿着镐去山坡开荒。他直到天黑才回到小屋睡觉。就这样过了一年,老板吃的东西太多了。至于老二,田里的饭吃完了,他没干活。他必须去找老板,所以老板给了他一大包食物。

第二个孩子很惊讶。回到家,他一直在想:老板哪里来的饭?想了想,他决定问问老板。第二天,他来找老人,问老板:“哥哥,为什么我们分开了,你越来越好了?”老板说:因为我有摇钱树。

第二个孩子问:钱树长什么样?大哥回答:摇钱树,两根树枝,每根树枝上五个芽,摇摇,开金花,靠它吃穿!老二又问:在哪里?老板笑着和他握手:给你!老二很迷茫,手怎么可能是摇钱树?

老板还告诉他:土地双手开,树双手种,房子双手盖,衣服双手剪。过上好日子全靠两只手!老二豁然开朗,从此双手努力,在Takuya过不上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并非空穴来风。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没有人民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社会不会进步,我们的国家不会繁荣,我们的民族不会复兴!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有赖于我们的努力!这些伟人认为劳动可以创造一切,那我们中学生怎么能不劳动呢?

在家里,要积极参与家务,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办的活动,不仅包括一般的清洁,还包括各种比赛;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果皮纸屑,也是一种劳动。

让我们积极工作,从此一起创造幸福生活!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3)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每当我听到“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我就非常感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没有了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在我国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上,以勤恳劳动而被人敬仰的人物不计其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劳动的人就如同这“春蚕”和“蜡炬”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身边还有无数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都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学生们的辛勤园丁—老师,白天他们给我们上课,晚上很晚回家,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有一年四季不怕风吹雨打,不怕严寒酷暑的人民卫士—警察,他们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有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的城市美容师—清洁工,早晨,天刚蒙蒙亮,就会看到清洁工在马路上打扫,天亮了,一条干净的马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救死扶伤、不知疲倦的医生,还有守卫在祖国边疆的解放军等等。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做一粒小小的石子,甘愿做一棵小草,任凭风吹雨打,傲然挺立在祖国苍茫的大地上。

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人们的职业类型各异,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打字员、清洁工、服务员……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者,每一种职业就像一架大的机器上一个个的零件,每一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每一位劳动者就像一个个音符,都很悦耳,都很值得尊重。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让我们齐唱赞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4)

人们常说,幸福生活来源于劳动。勤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食物,一切的幸福必须通过劳动来获得。这一点,我深有感悟。

小时侯,在老家,三月的春风拂过脸庞,暖暖的,那时正是植树节,我兴高采烈地抱着自己的小柳枝,想把它种起来,好不容易准备好了一切,便把柳枝插进土里埋好。那小小的、瘦弱的柳枝,却寄托着我的希望,我不禁笑了起来。那一阵,我整个人都忙碌于,浇水、松土,“样样齐全”。但我要走了,回到自己的城市的家,走之前,望了眼自己辛苦劳动、精心照料的小柳树,说道:“你要长大哦!”说罢,便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去……

现在,我的柳树已经我差不多高了,看着它茁壮成长,我十分欣慰,也十分幸福。通过,我劳动创造了小柳树,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其实,劳动能为我们带来财富、光荣和发自内心的开心。生活中,也处处都是劳动,在班级里打扫卫生,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他人……在温暖的五月里,处处都是劳动的欢乐与喜悦,处处飘扬这幸福的歌声。

劳动,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美德,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传承它,发扬它,我们应该把劳动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想着去推卸它、逃避它。这样只会使人变得懒散,变得冰冷。反过来,劳动能改变一个人的品性、性格、使人变得开朗、自信、活泼可爱,积极向上,具有满满的正能量——这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奋斗完成的。

还是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为此去奋斗,真正去付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回报——幸福的生活,相信吧,幸福生活源于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带来你想要的一切!加油吧,去努力奋斗,认真劳动,永远看向前方,看向未来,为着劳动,为着幸福生活去努力。劳动吧!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5)

人们常说,是劳动创造了幸福。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辛勤劳动一天,便可得一夜安宁,辛勤劳动一辈子,可获得幸福长眠。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了美。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的惠泽。

树叶飘零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一粒种子。在我放入种子的时刻,奶奶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并没有理会奶奶的意思,固执的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奶奶无奈的目光中,我在松软的泥土上直踩了几脚。

别人都会在春天播种,我便做了一个实验,在深秋的午后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会是一种幸福,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截然不同的心情!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回报。他们太重视播种之后收获丰收的喜悦心情,而忽略播种那一刻的心情。大地需要一粒种子埋入他的体内,只属于他自己。

入冬以后,我已淡忘了那一颗被我固执埋没的种子。直到春暖花开,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时,我才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于是,我便忙着给那土壤里浇水。突然有一天,奶奶告诉我:种子发芽了!我忙快步走过去一看,我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我也想微笑,可我的眼眶却湿润了,望着奶奶我哭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劳动是快乐的!那一刻,我明白什么才能叫做幸福!

真正的幸福就是这样,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劳动是幸福的,幸福的世界真好!”

……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6)

暑假中的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闲着。我觉得实在无聊,就在屋子里转圈,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干些啥事好呢?”

无意中我瞄了一下地,咦,怎么这么脏?也该拖拖了吧。刚要去拿拖把时,脑中就又蹦出了个好主意:还不如来个全家大扫除,这样既能把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消磨了无聊的时间,出身汗,还健了身,这不是一举三得吗?我把主意跟爸妈一说,他们表示赞同。

“爸,你负责洗衣服和晒衣服。妈,你负责叠被子和拖地。我嘛,就负责擦茶几、沙发这任务吧。”我俨然是一个称职的总指挥,任务分配得井井有条。

说干就干,嚓嚓嚓,嚓嚓嚓,我卖力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头上的汗珠就不停地落了下来,但我顾不得擦一下。20分钟后,那张茶几在我的手下就变得亮丽如新了。

看着自己的战果,我得意地想:爸妈一定干得没我快。可一看,却呆了,他们已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务。我的妈呀,我怎么有了质量没了效率啊!好胜的我不再多想,立刻又擦起沙发来。擦着,擦着,一团污渍阻挡了我的进度。尽管我用尽吃奶的力气擦,可它还是纹丝不动。怎么办呢?看来蛮干是不行的,得巧干。对,平时妈妈在洗碗的时候不是都用白猫洗洁精洗去油渍、污渍的吗?我也试试吧。于是,信心十足的我拿来了洗洁精,在抹布上涂了点,便用力地擦。可那污渍是好像有意与我作对,还是占着地盘不动。这下我黔驴技穷,再也想不出对付它的办法了。任务已完成的妈妈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便扔给了我一个钢丝球说:“用它擦,一定管用。”咦,我怎么没想到呢?看来平时劳动锻炼还不够,经验不足啊。有了钢丝球,一会儿工夫,那污渍像吃了败仗的逃兵似的,就全逃得无影无踪了。

“胜利完成任务!”我高兴地说。这时,爸爸也干完了。

爸爸妈妈望着我笑起来。“宇宇,你都快成花脸了。”妈妈边说边抱住我,替我揩去头上的汗水。

看着一尘不染、清洁舒适的家,想到这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不由得心里美滋滋的,我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幸福。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7)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幸福也一样,是来自劳动的。只有勤于动手去劳动,才能有收获,那就是幸福。

劳动,是多方面的。

当我们在大树下乘凉时,微风一阵阵吹来,我们便会想到:那一棵棵的参天大树,是园林工人们经过多少年的劳动而使我们能在这儿乘凉,这是园林工人的劳动;当我们吃着可口的水果和香甜的米饭时,我们便会想起那一粒粒米,那一个个水果是农民们不顾风雨,不论春夏秋冬种植出来的,这是农民们的劳动;当我们漫步在那一条条干净的林荫道时,地面上没有一片落叶,我们便会想起清洁工不分昼夜打扫的,这是清洁工的劳动。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劳动,换来了我们的幸福。无论是园林工人、农民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经过劳动,才能有收获,获得幸福。我们现在吃的东西,拥有的物品,都是别人的劳动换来我们的幸福的,那么,我们又怎样为别人付出劳动而换得他们的幸福呢?

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劳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如多种一棵树,多打扫卫生……为幸福而劳动吧!如果你是一名人名教师,请你用你的劳动,培育出更多有才能的学生,当你看到他们变成了社会有用的人,你会感到无比幸福;如果你是一位医生,请你用你的劳动,救活更多生命垂危的病人,让他们不再与家人离别。当你看到病人们已经康复,你会感到无比幸福;如果你是一位建筑工人,请你用你的劳动,建造出一座世界上最雄伟的建筑物。当你看到人民在着建筑物里生活得十分满意,你会感到无比幸福……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与我们的劳动息息相关的。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很认真,很辛勤地劳动,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很昌盛;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很懒惰,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很衰弱。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息的劳作,是人类的胜利,也是艺术的法则。”只有劳动,才有幸福。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吧!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8)

小老鼠明明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很伤心,因为人们的灭鼠行动,使他们的老鼠家族遭到了致命的攻击,惟有明明一个老鼠侥幸的保住了小命。想着想着,明明不禁哭了起来。

“嘿,你怎么了?这么无精打采的呀?还哭了!”明明回头一看,原来是小精灵。

“小精灵,你能不能给我 一个东西,能让我变成另一种动物,我讨厌做一个老鼠,做老鼠一点快乐都没有,还要受人类的气!”明明说道。

小精灵眨了眨眼睛,说道:“当然有了!瞧,这是一个魔瓶,你只要对着它说出你的愿望,它就回满足你。不过它只能使用一次哦!”

“知道了,谢谢你!拜拜!”,明明拿着瓶子欢天喜地的回到了家中。

“嗯——让我想想,做什么动物好呢?”明明思索着。“咦,对了,当小鸟!小鸟每天自由自在的在天空翱翔,以蓝天为伴,以丛林为家。多幸福呀!可是小鸟要吃虫子,我最害怕虫子了!那就当海里的鱼儿吧,大海是 那么的浩瀚,那么的美丽呀,我做梦都想去大海。但是,海里有鲨鱼,万一哪天我一不小心被鲨鱼吃了……咳,那就换一个吧,换一个什么呢?”

明明正在绞尽脑汁的想时,他突然听见了一阵哭声,明明寻声望去,“是一个小女孩,她为什么在那哭呀?”好奇心驱使这明明走向前去。“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哭呀?”

女孩看了明明一眼,说到:“我和奶奶来采蘑菇,因为我一时的贪玩,和奶奶走散了。呜——呜。”

明明想到“我不是还有一个魔瓶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可是它只能使用一次,咳,管他的,用它帮助小女孩算了。”

明明一路小跑,从家中把魔瓶拿来了,明明对着魔瓶说:“魔瓶魔瓶,请你让这个小女孩回到她奶奶身边吧!”刚说完,小女孩就回到了奶奶的身边。

帮助完小女孩之后,明明难免有些失望,他想到“那宝贵的机会都用来帮助那个小女孩了,咳,……”

“不,明明。”小精灵不知从哪冒出来,说道“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付出劳动!要知道,幸福要靠劳动!”

明明恍然大悟,他赶紧来到了大街上,买了把锄头、镰刀、种子,来到自家的一直荒废的菜园里,找了块比较肥沃的土地,拿起锄头松了松土,然后一一的把种子埋在了地里。

从此以后,明明每天都精心的照顾着他的菜园,每天给种子浇水、施肥,特别的细心,生怕出什么差错。

到了秋天,明明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瞧,那昔日菜园里的种子如今都已经长大了!邻居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明明也望着那绿油油的菜田开心的笑了!他第一次笑的那么甜,那么的开心!

是呀,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幸福才会长久。明明也在这一刻深刻的、真正的理解了“幸福要靠劳动”的真正含义!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9)

春天,我们播撒种子。到了秋天,我们获得了丰收的喜悦。今年收成很好,玉米很多,我们也卖了许多的钱。不过我们之间的快乐可不是因为通过自己努力赚了钱,当然,这只算一小部分,而最大的喜悦就是我们从劳动中获得了成就感。

那天一大早上,我们就知道要掰玉米了,老师跟我们说下午要掰玉米。所以我们都知道,为此我们都开心极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掰玉米了。我和王孟尧,一起在等待的过程中,发现了苏韶涵,然后,就把玉米全放进他那个大袋子里,接着我们又开始掰玉米,不知不觉我们都没有发现我们已经被落下好远了。

直到我们快掰完,赵立冬、我和王孟尧才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慢,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帮我们把玉米掰了,只不过,没有放在一起,零散的堆在那儿,最后我和王孟尧只好一起带回去了,在我们抱回去的路上,发现了赵立东,我们看他在等苏韶涵,而苏韶涵却一直没有回来,所以我们就把身上唯一一个袋子交给了赵立冬,把希望寄托了在赵立东的身上,不知不觉我们在疲倦中完成了任务。

最后就剩一节课的时间了,我们把玉米的外衣扒下去了,就拿去卖钱了,第二天,我们如愿以偿地收获了很多好吃的,也就是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如果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里面去,那么就会找到幸福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征文(篇10)

劳动,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我们每天的收获是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所得到的,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早上妈妈会送我去上学,学校是我每天需要劳动的主要场所。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现在是六年级的下学期,人们常说的毕业季。此时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每一节课都要思想高度集中,一整节课我都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错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就是精神上的劳动。我的这一份份耕耘,终究会有收获的,我相信自己会在小学生涯的最后一次考试中,一展自己的风采,那是我的劳动所得。

妈妈在送完我之后会开车去上班,她早上八点半到单位,下午六点半到家,一天工作八个小时,这就是她每天的劳动时间。她在工作时间内会走访慰问贫困户,整理资料写材料,有时她还会去一些学校实地调查教育情况,老妈的收获当然是最实惠的工资了,国家感谢她一天的劳动,所以工资就是老妈的劳动所得,以上就是老妈一天的劳动安排。

最后要为大家献上的是家里最勤劳的两只老蜜蜂——外公和外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老妈的劳动都有一点点不情愿的意味,而外公外婆的劳动全是自愿的、积极的。早晨,外公外婆很早就起床了,为我和老妈做早餐,然后还要收拾桌碗,打扫房间,清洗衣物;晚上,我和老妈回来,外公外婆已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没有人会为他俩发工资,他俩的收获顶多是一句我和老妈赞美的话语。此处我要为他们献上热烈的掌声,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来源,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劳动。

16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