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避免不了的要写作文吧?所以,平时一定要经常积累一些作文素材!那么,你知道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1)
遍览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与其年少时的理想分不开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终于研究出了家喻户晓的相对论;提灯女士南丁格尔也是在理想的激励下,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无数士兵的心灵……当然了,我也有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
在我的眼里,当一名作家是一件神圣的事。整天坐在书桌前,一刻不停地捕捉着脑子里飞速闪过的趣思,将他们整理成文,然后带着激动的心情静静地回味几遍,这就是一种享受。再说作家的作品能带来收益,还能引起一群读者的共鸣,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很崇拜那些作家,佩服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只见他们笔尖一动,就把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变得那样丰富多彩,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经久不忘。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匆匆流逝,老舍先生的《养花》,更是让我明白了人的一生的哲理。这些美文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这种欲望更加坚定了我当作家的决心。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为实现这一个梦想而努力。为了让这个理想早日成为现实,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著名篇名作,从中汲取着养分,雨果、大仲马、狄更斯……一系列文坛巨星的作品在我脑中滑过,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以前,我认为写作文是一种煎熬,而现在,写作对于我来说是快乐的,是一种享受。我从中感悟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人的一生哲理,写作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了,要想从爱好写作到成为作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它将充满艰辛,充满苦涩。记得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代代的名家既是丰碑又是高墙,丰碑可供后人敬仰与追随,高墙又使很多人畏惧和退缩。所以,对于我来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首先就要有扎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多读、多思、多看、多听、多学、多练。多读就是博览群书,积累美词佳句,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多思就是在欣赏佳作时,要善于分析和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多看和多听就是积累生活中的小事,从中选出自己可用的素材,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很多名家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复活》就是根据列夫托尔斯泰所听到的一个故事与悲惨的现实生活融和而成的一部作品,真实人或事更容易产生震撼的效果;多学指多学习写作技巧,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仅在词语上下死工夫,写出的文章就是空洞的、华而不实的;多练就是勤动笔,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实现当一名真正的作家的理想,我一直在这几个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人的一生的指路标,他能带给人实现愿望的动力。虽然我的理想看上去很遥远,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这个理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2)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当地晚报“酉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
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在宗法制家族无碍于历朝历代绵延之后的今天,有谁会想到它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呢?当家假日长辈召开的家族聚会成为年轻一代人的苦恼,其本质是传统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状态。
的确,家族聚会自古而有之,想必不愿参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争议之所以激起波澜无疑是因为如此之争议已成为社会共同问题。作为年轻人,我可以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情——在面对一群自己并不熟悉的长辈关于学业、事业与嫁娶等一系列直接的发问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实属必然;况且在人口迁移如此轻而易举的当今,各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宗族基础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彼此渐行渐远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属不易,更别提相聚时的冷淡气氛。小王的苦恼确有其根据。但值得注意的是,长辈们召开家族聚会的时间选在节假日。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假日其目的无非有二:缅怀先人和庆祝阖家团圆。
当人人都在为“年味儿淡了”而叹息时,家族的聚会无疑是一个散发着团圆气息最大的发热源。其次,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探索,不难发现,不论是世界、国家还是地区范围内,对人口一个重要的划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长期历史形成过程和法律的条文保护,民族内部才自觉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民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天然合理;同样,作文民族的衍生体,家族同样拥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家族的紧密性。再者,回到现实意义,当下的家族体系早非古代时那般阴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级分明了,其更多时候只依靠血缘和一些极强的意识形态——长辈心中对后代们深深的挂念维系。笔者认为,这点是小王应该承认的。故当从各个角度分析过后,不难得出,小王的行为首先是忽视了家族是几乎一切传统行为存在的基础的事实,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价值。
正如前文指出,诸如小王一类的年轻人已不算少数才有可能形成的社会争议,笔者认为虽然传统家族观念的确具有相当合理性,但如若始终不能够让年轻人接受,最终在年代上形成断层,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此,除了(与其)通过小王的父母、长辈对其施加言语上的压力,不如通过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让年轻人不再抵触家族聚会。引领他学习、了解家庭、家族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静气地带领他回味家族曾带给他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这个时代最应该具有的家庭的关怀,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
作为小王,乃至小王代表着的新一代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家族情怀的普适价值,才能最终上升到国的层面,拥有了“家”,才最终能拥有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家国情怀。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3)
窗内,冷风轻度,一帘残梦,半弯瘦月,给清冷的月色抹上一层淡淡的哀伤。月光如水,洒在了我的身上,月光上有我的影子,细细长长孤零零的影子,在月弯弯的那一方,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我?
世界上有一种叫做“理想”的东西,牵引着人们努力向上,而我的理想是什么?夜色如水,我却辗转难眠,空洞的双眸,两眼茫茫,失去了努力的目标……
当怀着满心热血企图实现理想时候的自己是最真实的,我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存在,不再是行尸走肉。我说,我的理想是:执笔踏过千山万水,尝过朝出夕落,看过百态自然,过木桥流水,听不同人生,用文字与谱写自己的传奇,君莫笑。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很向往像诗仙李白的那种纵情山水,在高山流水之间书写下一段段千古名句,不求名垂千古,但求不枉此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香满铅华的人,饱读诗书,奋笔疾书,拥有真正的充实。我想用我的笔,赐予书中的每一个人物生命。我说,作者是上帝,因为在他的笔下创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我喜欢这个神圣而有趣的职业,喜欢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乐趣,我无比地憧憬着这个职业。
且听我言,人生几十载,有梦有理想者比比皆是,上进、拼搏是实现其的捷径。为了理想努力的人拼搏是值得人垂青的,笑看大千世界,许多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他们一样心存梦想,也许他们的理想没有林肯,没有海伦凯勒的伟大,但他们正代表了新时代青年的梦想,证明了他们的存在。即使不在历史上划下一个痕迹,但是,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了理想,我们努力学习;为了理想,我们天天向上。不求未来风平浪静,但求能够一展宏图,英雄能有用武之地。我们也不知道哪里有荆棘,但我们知道不管是波涛汹涌,还是风平浪静,我们始终要向前,去开创自己的天地,因为我们心中怀有理想。
我们如鹰,遨游九天,似蝶,要破茧而出。当你有勇气,去破茧,去翱翔的时候,我想告诉你,你已经赢了。
梦:虚幻的渴望,因为它虚幻,所以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叫做“梦”。
理想:有的人为了这短短二字拼尽了一生,付出了一切,耗尽了韶华,有的人成功了,也有的人失败了……
月牙儿弯弯,梦带着理想而来,随着一阵清风,牵引着你拼搏,你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好男儿志在四方,吹皱一泓秋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想说的是:不要彷徨,不要迷茫,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一片叶子在枝头颤瑟,一轮旭日东升,咫尺之遥……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4)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后就是那场人类历野蛮血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里,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到了昆明。杨振宁在那里进了西南联大,那所在战时极负盛名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了4年本科,尔后,1942年至1944年,还是在西南联大,他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的是物理系。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多为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率直言,在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当推数学系,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位数学教授是:陈省身,华罗庚和许宝路。
说到物理系的老师们,杨振宁的眉宇间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怀念之情。那些当年亲手把他引入科学圣殿的业师们,都是中国物理学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哪!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他十分尊崇已故的赵宗尧教授,80年代,他曾与国内的物理学界同行共同撰文,赞扬赵老师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的眼里,这两位老师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上大学四年级时,曾就毕业论文一事求教于吴大猷教授。吴大猷当时给他出了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运用”,而分子光谱学正属于吴大猷本人当时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就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步入群论研究这一神奇之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群论所展示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奇特的美,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杨振宁一生所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5)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o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的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来。做的虽是猴子取食的实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才与岗位的关系。
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位子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而不能及,甚至埋没、抹杀了人才,有如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的命运。岗位的难度要适当,循序渐进,如同第二间房子的食物。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人才间相互协作,共渡难关。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6)
当我们在埋怨妈妈碎碎叨叨的时候,是否有想过曾经她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在安静的角落里编织未来,当我们畏惧爸爸深沉的严厉的时候,是否有想过,曾经他也和我们一样,在放诞不羁中洒脱。
时间的刻刀抹过青春的脸庞,留下的只有那凄凉的沧桑。
如果我们能回到过去,和爸妈做朋友,我相信我们会发现,风华正茂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有放飞理想的渴望,有不拘小节的豪爽,有温润人心的的微笑,也有一鸣惊天下的壮志豪情。
只是,历经岁月长河的洗礼,世事变迁的彷徨,让他们一点,一点的在改变,变成了今天那个无礼可讲的妈妈,变成了那个不苟言笑的爸爸。
无忧无虑的我们,在沐浴着阳光细数着妈妈的唠叨,在仰望温柔的月夜渴望着爸爸的温柔,可我们又何曾懂过他们。
爱情伴随着一个简短的仪式,他们走入了另一个人生,当我们的生命来临时,让他们又走进了另一个人生,这时他们不得不磨平人生的棱角,把所有对未来的向往都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于是,他们开始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慢慢蜕变。
也曾像我们一样不屑于分文差距的妈妈开始为了能少付一块钱而在菜市场杀价半天,也曾向我们一样清高的爸爸开始为了多挣一分钱而早出晚归,恬静可人的妈妈开始为了点小事而喋喋不休,能言擅语的爸爸开始变得寡言少语,阳光少年的脸庞满满的都是权衡与深思。
在自顾不暇的生活中他们还要为了我们的生活而倾其所有,以至于他们不在考虑自己曾经的理想今何在,不在考虑如此做法是否会落人口舌,他们唯一考虑的是,明天我的孩子们能否安然无恙,能否快乐成长。
当我们静静的长大了,他们终于拥有了可以整理自己的时间了,这时,或许他们才会想起来,曾几何时,他们还有一个理想未实现,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但韶光已逝,青春不在,曾经的遗憾唯有寄托在我们身上,开始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若是我们有些许的了解和懂得,我们会发现,我们就是他们最真的,遗忘的曾经————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渴望,曾经哪怕千夫所指也不为所动的不甘。
我们从来都只看到他们斑驳的现在,又何曾去想过他们的曾经,我们从来都只是去埋怨他们的蛮横,又何曾考量过他们的牺牲。
是的,爸妈老了,微笑也略带沧桑了,是的,爸妈老了,理想也只有在闲暇中哎叹,是的,爸妈老了,那残缺的微笑已不再是旧日模样,但谁又能断言他们的曾经呢?或许曾经的妈妈也是回眸一笑万人倾,或许曾经的爸爸也是浓眉一舒千语闲。
爸妈为了我们向一切妥协,让我们在每一个闲暇的日子里,给他们一个问候,给他们一丝期盼,给他们过往纯真的微笑的脸庞,让他们看到曾经被遗忘的理想正在慢慢发光,让他们看到远方还有期盼和希望!
走进高考的感受作文(精选篇7)
漫漫人生路,一路走来都坎坷,在这个世界,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缺乏智慧,而是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总是选择退缩,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反之,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敢于跨越,永不退缩。我曾经也是个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选择退缩的人,所以,一直都很失败。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就必须勇敢地跨越挫折和失败。
生活既像一首诗,又像一首歌;它既有忧伤,也充满着欢乐。生活也像一只五味瓶,有甜、酸、苦、辣、涩;它从来就不只是斑斓的彩梦、荣誉的鲜花、成功的微笑,它还会有酸涩的泪、紧锁的眉、徘徊的脚步、断肠的苦酒,请不要为暂时的挫折而过分地悲伤,也不要为小小的失败而沉沦彷徨。
当你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愿你勇敢地跨越,以信念撑起生活的风帆,逆流而上,永不停航。信念是一把利剑,它会击穿你身边抑郁的岁月;它是你力量的源泉,它会鼓舞你勇敢地顶起生活的重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强者应该用百倍的勇气来迎接人生的巨大不幸。”美国诗人惠特曼也唱给我们一首哲理诗:“生就是耕耘,死就是收获。”朋友,让我们用温馨的笑脸来迎接人生的挫折吧!让我们用百倍的勇气去战胜一切不幸吧!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失败”往往是一个终极性的结局,这好比在航海,有时会一帆风顺,有时会巨浪翻腾,但是只要敢于面对,勇敢跨越,航船终将驶向胜利的彼岸,因为成功的大门永远为那些勇敢跨越之人敞开,畏惧挫折和失败者与之无缘,从来都被拒之门外。
约翰·库缇斯曾说过:“别对自己说‘不可能。’”没错,只要鼓起勇气,敢于跨越挫折和失败,成功就会有希望,没努力拼搏过又怎么知道一定会失败呢?就拿约翰·库缇斯来说吧,他是一个只有78厘米高的“半人”但是,他凭自己顽强的斗志力不断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虽然没有双腿,但是他却能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汽车,能在水底里潜水,还能环游世界四处去演讲。约翰·库缇斯这个天生严重残疾的人尚且能够获得成功,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呢?重要的是,你敢不敢尝试失败,敢不敢跨越自己,敢不敢战胜困难!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催同学们把试卷交上来,我因数学没学好,很多题目不会做,于是便把数学试卷晾在一边,不闻不问。现在要交试卷了才发现自己的试卷还是空白的,无法交差呀,心里很不是滋味,难过极了。读书写作业,本是天经地义,可是,我连按时交作业都做不到,长此以往,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从此,我痛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我的数学成绩大有进步,参加比赛还获奖呢!
朋友,面对挫折,要敢于跨越,只要尽力了,即使是失败,也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已经战胜了自己。所以我们要勇敢地尝试,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失败,勇敢地跨越出一步。
宋庆龄说过:“知识是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中的结果。”是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朋友,请继续努力地拼搏吧,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影响了自己向前迈进的信心,只有勇敢地跨越,才能看到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