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

| 嘉欣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1】

2008年9月25日晚上9时10分,“神七”腾空而起,不到半个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征前,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庄严的军礼。

“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露面,这是国人实力的又一次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这是北京奥运会给世界展示无与伦比的精神和神奇结束后,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神舟七号习天前,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庞大的慰问演出阵容,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神舟七号”发射前的慰问演出,这是一个鼓舞士气,给航天飞行员打气的过程,也是代表全国人民向他们问好。那么他们也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和重托,一定会在太空展示中国人的神奇,向世界展示神奇,也是让中国人民进一步探索太空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

神奇需要神奇的人,那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的人,他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他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名航天员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他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再到他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他们的神奇?

“神七”来了要问天,他们上演的是神奇,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英雄史诗,续写辉煌的篇章。中国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取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如果说“两弹一星”的研制,更多是为了奠定和平基业,那么,载人航天工程蕴含的意义则更加深远。它所承载的,不只是民族自豪和国家荣耀,不只是科技跨越和产业进步,更有人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那永不放弃的求索和无所畏惧的挑战。

金秋时节,“神舟”再出征。让我们一起和“神十四”飞翔,遨游太空,在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并进一步见证中华民族首次太空行走的全过程,同时,我们翘首期待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给世界精彩和震惊,迎接太空新的考验。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2】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结着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______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______和______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我们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远是地球无可取代的邻居,探索永无止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员携带14亿中国人的赤诚和勇敢,追问星河、直飞云霄、不负期待,这意味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3】

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正阔步迈向太空。在特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带动下,让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走进航天时代。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2007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在此之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2016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直到2019年1月3日,我们祖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1月11日,“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在“鹊桥”中继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互拍。在它们的辛勤工作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是谁?让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谁?创造了这一串串神奇的数字?是谁,成就了这一飞天梦想?没错!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员!

南仁东,他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在别人规划退休生活时,他或许正在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蓝图。这个决定他一坚持就是22年!青丝到白发,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艰苦创新的精神源于他爱“天眼”爱得痴迷。

“天眼”?他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贡献着自己的价值。如同航天工作人员!1970年至2019年,整整49年的时间!在这49年的时间里,他们经历了无数个夜晚,他们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他们为了确保每位宇航员登上太空的安全!每次火箭登上太空时,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脸上还露着那灿烂的笑容,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日夜不停、整宿工作才得出那今天那辉煌的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标志着我国技术的进步。是他们的努力,是他们的创新让中国的航天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果你问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是哪一颗?我会说,是南仁东星。如果你问我,在中国,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航天工作人员!他们一生仁爱无私,为人低调,默默地为国家付出,默默地为航天技术奉献。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是宇宙!是那些能吃苦、能战斗、敢于挑战的航天工作人员让我们认识到那浩瀚而又美丽的宇宙!

宇宙那一颗颗星星,我相信是为那一逝去的宇航员、航天工作人员而塑造而成的!他们也有家,可他们仍日夜不停地工作,他们将自己的爱国情怀铸于强国梦想之中,他们无私奉献,他们只要一思尚存,便此不懈。

在这艰苦而又漫长的工程中,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怀揣着梦想的心,坚持努力、无私奉献!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每一个人的榜样!他们犹如捆 绑式火箭,汇成托举神舟飞天工程的强大力量!

我们要传承航天精神,传承能吃苦耐劳、敢于奋斗、敢于挑战、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站在他们厚实的肩膀上,勇敢地去遥望那浩瀚的星空。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4】

“斗志昂扬”,这是我看见中国航天人在任务面前的精神,这是他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在困难重重的研究道路上,他们不畏困难,连续作战,在无数设计方案中寻找那个的最成功的设计方案,努力寻找合适的制作材料和发动燃料,他们正在用最辛勤的汗水让中国的火箭发的更高,走的更远。看见他们的拼搏与努力,我不由得为之动容,相信你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吧!

“百折不挠”,这是中国航天人在遇到挫折时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人无完人”,事情也不能一次做到,中国的航天人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创新,试验。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向着成功迈进步伐。虽然这次我国的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失利,但一次不代表永远,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才能为下次的成功做好基础,查缺补漏,这样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稳步发展。我相信在不久,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谈了这么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正应该去学这些精神吗?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乏艰难险阻。一个困倦的早晨,一个疲惫的夜晚,一道头疼的数学题,一张位居后位的成绩单。这些都是我们会遇到的,或许,我们会彷徨,我们会无措,我们会想过放弃,但我们仍在坚持,苦苦的拼搏。你能课下之余整理课上积累的知识,并敢于向科研人员寄出,我认为你很优秀,善于思考,见解独特。但我希望你能在成绩面前不自满,永不懈怠,从不告败,因为这才是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

人生很短,学习很长,那我们共同努力,带着伟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斗志昂扬,坚韧不拔,永不懈怠。这些都是我眼中的航天精神,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好!同时也祝愿你能够实现自己的航天梦,为祖国奉献力量!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5】

“五、四、三、二、一、点火!”期盼已久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10月12日凌晨点火升空了。那一瞬间,长征火箭犹如出渊的蛟龙拔地而起,披着绚丽的彩霞,迎着灿烂的晨光,费俊龙和聂海胜带着十三亿中国人的祈愿,开始了奔赴太空的旅程。

“神舟六号”,一飞冲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欢天喜地,它的飘逸回旋,叫几代的航天人梦想渐渐变成现实,它的成功回归让中华儿女的信念坚定,再次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共进的民族。随着一艘艘的航天飞船的到来,无不是向世人展示着我们中国人的风采,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神五”发射成功,“神六”发射成功,它们标示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我国人民航天梦的实现。让我们感谢那些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人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全国人民要以航天人为榜样,爱岗敬业,把本职工作发挥到淋漓尽致。

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飞船使我们的田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深邃而博大,而它的继承人又是谁?是我们—青少年一代。所以,从今天起,从此刻起,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学会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强自信……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6】

20__年6月17日9时22分,这注定是中国历一个最为重要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取得了历的重大突破,试问这是一件多么傲人、多么喜人的事情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创新的不断更新,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变革,尤其是在北斗环绕、嫦娥伴月、神州起航的伟大态势下,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了中国航天奋发图强、砥砺奋进的决心和勇气。

太空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航天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这是无数航天人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所以说探索神秘的外太空、探秘传奇的浩瀚宇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而发展航天事业、打造专属空间站、建设航天国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梦想。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的漫长征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伟大的创新会推动伟大的产业,伟大的产业会孕育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会衍生伟大的变革。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也培育出了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所以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延续辉煌,只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卓越。

二十年前美国抹杀了我们加入空间站的权利,这给我们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很多压力、阻碍和挫折,可正也是因为这些打压和限制才得以让我们创造出了独属于中国特色的航天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的创新也成为了我们强大的象征,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如今中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站,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未来的空间竞争中拥有了绝对优势,而全中文的操控页面也再一次说明了中国的强大和伟大,所以我们一定得为伟大的航天人点个赞。

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努力创新是我们航天事业取得进步的关键,所以在未来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打造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的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坐享其成、止步不前的恶性循环中去。再者,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热爱国家、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也是航天精神的衍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航天精神,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重大提升。

技能青春航空强国一等奖征文【篇7】

生命,从诞生之初,先后征服了海洋、陆地、天空,覆盖了整个地球,而人类在三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成为地球霸主,纵观历史长河,工具、技术已成为人类掌握自然的利器,从钻木取火,到iphone手机,每一项技术的发明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航空工业也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了起来。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着石油等资源供应越发紧张的局面,而月球上充足的氮-3却在静静的等待着,航天技术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自然是我们希望的寄托。如果我们能实现地月间高效的物质传播,能把氮-3源源不地送往地面,那么,这样充足的能源又如何不会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呢?

从长远来看,一个地球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外太空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前一段时间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架造价的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开始了它的探索使命。的确,宇宙中有着太多的未知——神秘莫测的黑洞,大量无法观察的暗物质、暗能量在虚无缥缈的宇宙边界——虽然霍金等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但以我们现在的知识来研究宇宙还是很困难的,而正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未曾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旅行者号”正带着全人类的希望飞离太阳系,向宇宙深处进发。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我国又怎能为之不动。自从苏联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这个早就有“飞天”文化的国度踏上了梦想的实现之路。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我国自主设计、研究,在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号卫星,为我国打下坚实的航天基础。四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凝聚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的汗水,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工作者,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精髓。

在以后的几年中,我国有“嫦娥三号”、“天宫一号”、“神舟十号”等工程项目,也有在十几年之后登月的目标。我坚信,在全体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目标一定会实现。

2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