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10篇)

| 李金

在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就是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着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奔向太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10篇)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1

“ 3、2、1,发射!”火箭宛如腾跃的巨龙冲上云霄,看了火箭发射这个画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航天是一个中国科技梦,装在每个人的心里。

今天,我同妈妈一起观看了神舟十四号火箭发射。当陈东、蔡徐哲、王洋三位英雄戎装上阵到达酒泉广场时,社会各界人士都来欢送,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当他们登塔进入船舱的最后那一刻,三位英雄都各自比了个可爱的手势,像是和全国人民说再见。在火箭发射前半个小时时,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都在紧张地部署。直到最后倒数十秒时,我内心无比激动。随着总指挥:“10、9、8、7、6、5、4、3、2、1、点火。”的口令,我的心跳加速,眼睛睁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只见工作人员按下了发射的按钮,火箭底部喷出了炙热的火焰,冲上了蓝天,大约30秒后,逃逸塔分离了,又过了十几秒,助推器分离了,同时一二级火箭也分离了。二十几秒后抛了整流罩,当火箭入轨时,指挥部传来了阵阵掌声……最后太阳能帆板展开后,指挥部一阵欢呼,这一刻真令人兴奋,看了这次神舟十四号火箭发射,我为祖国强大的科技而自豪。

航天梦就是科技梦,科技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中国少年,让我们努力朝璀璨的星海奔去吧,为人类文明、科技进步添上一笔一墨。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2

在我年幼时,曾听长辈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从那以后,一向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像嫦娥一样飞到月亮上,去看看那传说中的广寒宫。

原以为仅有传说中的天神才能在宇宙苍穹间畅游,但之后我才明白,原先人类也能够飞向宇宙,在其间自由的翱翔!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安全返航,可那时的我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没能亲眼目睹那历史性的一刻,也不能在记忆中留住它。2005年,神舟六号成功发射,那时候我坐在电视机前不目不转盯的看着,依稀记得我还问了妈妈:为什么他们不飞向月亮呢?可妈妈的回答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自我还太小了。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发射成功,那时我在想,如果我在那坐飞船里就好了,那样,我就能够见到传说中的嫦娥了。2010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更让我激动不已,我在想,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也能踏上奔月的旅程

月亮是那苍茫宇宙的一点,而奔月是我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我的梦想是奔向我向往已久的月球,也是飞向我遥遥神思的苍茫宇宙。我要学习那些航天英雄,向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我的父母不是航天工作者,因而我也没有受过那些科学知识的熏陶,但我一向坚信,只要努力的`学习,我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我会想着我的梦不断前进,以为有梦想才会有期望。带着期望出发,载着梦想起航,踏上我的航天之路,追寻我心中的航天之梦!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3

每次收看神舟飞船都是眼含热泪,情不自禁,甚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人逾中年,为何如此脆弱啊!我敢说,如果为了保家卫国,就是砍掉我一只手臂,我都会面不改色,绝对不哭,但每每此时此刻,我却如此脆弱,真是感动的啊!

想想多少优秀的同胞姐妹,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我们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民族,为同胞姐妹的人民群众,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才有今天祖国的繁荣发展,富裕强大啊!是他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啊!我们怎么能不感动到哭啊!再想想刘洋都是45岁的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多么伟大,多么勇敢啊,还要遨游太空,为祖国奉献不老的青春!真是令人感动,怎能不流泪啊!

祝福这些优秀的中华好儿女,一生平安,家庭幸福,永远为祖国争光!

祝福伟大祖国蒸蒸日上,不断发展进步,再创辉煌!

祝福中华民族,祝福十四亿中华儿女幸福安康,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让祖国更高、更强、更美、更健康!

祖国万岁,人民万岁!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4

我从小就揣着“航天梦”。虽然我从书上看到过一些航天知识的图片,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越觉得航天梦的神秘,吸引我不断探索。

记得20__年,我5岁,懵懵懂懂地跟着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我第一次看到了载人飞船升空的场面。

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神舟六号”发射前的一分钟准备状态,只见稳定支架缓缓打开,不多时便听到指挥员发出了倒计时口令:“十、九、八……发射”火箭尾部喷出鲜红色的火焰,在蘑菇云般的烟雾中,“神舟六号”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哇!场面太壮观了!我瞪大眼睛看完这一切,真是太羡慕航天员了,于是,我幼小的心灵中陡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梦想——长大了,我要当一名航天员!我掐指一算,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之后要开‘神舟十六号’”!

就这样,航天梦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5

身为21世纪的新生者,我们已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曾经以万户为代表的人们的飞天梦,在今天已经变为了现实。不久前,一篇神舟十三号相关的文章,又让我对宇航员精神,对航天精神有了些更深的认知。光鲜瞩目的外表下,宇航员们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各种的极限挑战,需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首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新世界,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宇宙,这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一切的困难都需要个人一力承担。那么我从这里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不畏艰难、有担当、有勇气。面对在太空中出现的种种不适,身体机能的急剧下降,宇航员们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用灵活的大脑,聪明的才智,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至此,我又看到了随机应变的航天精神。

从前我只知道宇航员们很拉风,从神五到现在的天宫空间站,每一位升天的“飞人”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航天精神,至此,我对航天人的敬仰又增添了几分。向航天精神学习,向航天员们——致敬!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6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结着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我们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远是地球无可取代的邻居,探索永无止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员携带14亿中国人的赤诚和勇敢,追问星河、直飞云霄、不负期待,这意味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7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再出发!”——题记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追溯过往之泱泱华夏,无数英雄舍小家爱大家;无数青年扎根于科技创新、保家卫国。追忆昔日之中国,已步步踏上浩瀚星空、扎根于自主创新、展望新征程。乘百舸争流之势,续中华民族之魂!

今日,九霄逐梦再问天,胸怀航天强国梦,令中国红之鲜艳闪耀无尽之太空。一载盛夏狂欢、一度家国梦圆。百万国人怀揣着一颗颗爱国之心,观看屏幕前的神舟十四号升入太空。伴随着倒计时十五分钟,本次的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表情沉着庄重,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指挥大厅将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一遍一遍的仔细筛查后,发出“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飞行正常”的指令。这些指令看似一笔带过,平平无奇,背后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航天人的辛苦付出、 日复一日的计算量、思维创新的设计。

“一分钟准备!”我和家人们紧凑在一起,观看这历史性的一刻。屏幕前某一刻很安静,仿佛只能听见准备的机器声,媒体、记者、工作人员都自觉地息声,可眼神中流露的激动与自豪,仿佛带动了全国人民,在远方牵动着我们的心。“5,4,3,2,1,点火!”10点44分,金色的阳光如碎钻般落地,照射在火箭起飞之地。此刻正是仲夏,我望着火箭缓缓升起,心中的自豪感再也按捺不住,爱国,始终是青春的底色。不久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升入太空后,各个指挥大厅响起了掌声,工作人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普天同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明了自己自豪、高兴的心情。说到“估计我现在的心率比当年我飞行的时候还要快。”这正表明了中国航天事业扶摇直上的现状。安全性、稳定性、舒适度更好。“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航天科技是科技创新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今中国正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当今严峻的疫情之下,在保证人民安全之下,继续科技强国,发射载人火箭。曾经中国航天一度被他国拒之门外,现在已有十几个国家想同我国签约,这无一不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强大。我国正在全力以赴,砥砺前行,共同探索浩瀚太空!

“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我作为中国少年,将来也要担起责任,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8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发载人飞船,也是中国开展的第11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苛的航天器。

面对空间站任务每年2艘载人飞船的发射密度,神舟飞船采取了组批研制生产模式。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五号这4艘是中国首批批产的神舟飞船,神舟十六号飞船则是新一批次载人飞船的首发船。与之前发射的飞船相比,新批次载人飞船整体设计方案和技术状态保持稳定,可靠性、舒适型、安全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9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1名首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组成,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中国空间站首次迎来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其中,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指令长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是他的第四次飞天之旅,创造了中国人飞天次数最高纪录。同时,神舟十六号任务也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宇航员作文精选篇10

由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已经对接于中国空间站的前向对接口,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这是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

此前,神舟十三号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已经实施过径向交会对接,但相比之前的两次任务,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交会对接过程中,“T”字构型的空间站组合体质量更大、尺寸更大,给交会对接带来新的挑战。专家表示,科研团队早在空间站在轨建设时就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并开展大量地面仿真实验,进行了充分验证,团队对这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充满信心。

218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