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天气转凉散热快
白露的时候温度已经是比较低的了,白天的日照时间也会比较短。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就算偶尔温度升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防寒保暖。
过白露祭禹王
白露的时候也有的地方会选择祭祀,例如太湖的人。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这个时候不仅是感激禹王的保护,更是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
改善生活喝白露茶
白露的时候气候温差比较大,所以更需要调养自己的身体。而白露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民间习俗,就是收集和白字有关的食物传说,这些食物能够帮助人们调养身体,改善生活。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这些食物不仅取材简单,而且也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寓意。
“白露”时节有哪些风俗呢?
收清露,特别的“仪式”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收清露可以看作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实际上,露水的收集实用可能并没有的想象的功效那么大,只是人们会附着很多美好的期望在其中。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禹贡》里大禹疏通三江,使得"震泽底定"。震泽便是太湖的古称,大禹治水由北而南,从黄河而至江淮,最后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消弭了水患。
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在祭拜时,人们许愿将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
吃龙眼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就充沛;心主管着一身血液的运行,心好了,心气就能及时推动血液向全身各处传输。而容颜肌肤需要禀受血液的滋养才能红润有光,气血足,容颜就好看。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得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得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节气的特点: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
白露节气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二十四节气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这时候太阳达黄经165度;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这时候周围环境会逐渐转凉,虽有时候白天会比较热,但晚上后气温就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
白露节气有哪些风俗
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做“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不过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采集“十样白”。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模、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吃番薯。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 · 物候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三候群鸟养馐
“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节气的含义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天气渐渐转凉,此时阴寒之气上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昼夜热冷交替,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太阳达黄经165°时即为白露。在一般情况下,每年的9月7日~9月9日是白露节气的时间,在这一天天气比较凉爽,并且还有可能存在秋燥。
白露气候特征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由于白露天气,冷空气南下,导致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一定的降温幅度,随之而来的也将是秋燥,所以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第一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