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强降雨后4类疾病高发

| 奕鑫

由于台风导致的强降雨对多地造成了高低不一的损失,同时还带来了各种降雨后的隐患问题,因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了谨防强降雨后4类疾病高发,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到大家。

谨防强降雨后4类疾病高发

谨防强降雨后4类疾病高发

持续强降雨来临,除了预防和自救,大雨过后的“传染病预防”往往容易被忽视。强降雨过后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市疾控中心提醒,谨防强降雨后4类疾病高发——

强降雨后容易忽视“皮肤伤害”

强降雨过后,生活环境通常受到严重污染,道路积水中混杂了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有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第一道防线,洪灾后可造成多种疾病,其中皮肤病占50%以上:

手足浸渍 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指、足趾间。

治疗方法:保持局部干燥,或于轻度糜烂处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涂擦。

皮肤癣病 身体一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上生活环境温暖潮湿,易造成各种癣病多发。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真菌外用药膏如克霉唑软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丘疹性荨麻疹 雨水泛滥促进了蚊虫滋生,主要表现为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在皮疹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

治疗方法:对于丘疹性荨麻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

湿疹瘙痒 多发生于双侧下肢,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主要表现为患肢瘙痒和渗出。

治疗方法:可采用局部外用硼酸粉湿敷,待皮损干燥后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搽,还可口服清热祛湿解毒的中药。

强降雨后这些疾病同样高发

除了直接涉水的皮肤,强降雨发生后,饮食、饮水等同样藏着风险,可能导致以下3类疾病:

胃肠道传染疾病 强降雨后,水源受到污水、粪便、动物尸体污染,夹杂大量污染物,且气温高易致食物变质,未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特别是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重度脱水或肝功能衰竭。

自然疫源性疾病 夏季气候炎热,蚊虫滋生,灾后自然环境改变,人体对疾病抵抗力下降,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

血吸虫病:在疫区生活或抗洪抢险人员由于接触疫水,容易感染急性血吸虫病,表现出急性发热、接触性皮炎、腹痛腹泻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通过库蚊叮咬导致,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疟疾:疟原虫经由按蚊叮咬人体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根据疟原虫种类表现为寒战、高热周期性规律发作、继之大汗,长期反复多次可引起贫血、脾肿大。

呼吸道疾病 洪灾时多有受凉、淋雨,劳累致抵抗力下降,加上灾后人群集中管理,易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有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戴好口罩可有效预防。

强降雨的原因有哪些

气温和湿度:当大气中的水蒸气饱和时,降温或湿度增加都有可能导致降水,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条件下。

大气环流:不同气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移动可以导致大气中水汽的积聚和凝结形成降雨。

地形条件:山脉、山谷和海洋等地形特征会影响空气流动,形成局部的气流差异,从而促进了降雨的形成。

强降雨过后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潜在的洪水风险:强降雨可能导致河流溢出和地区内涝,增加洪水风险。在降雨过后,需要留意河流水位的变化和相关的洪水预警信息。

地质灾害:强降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对于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水源和供水安全:降雨可能造成水源的污染和供水系统的故障,进而影响饮水安全。要关注水质检测和供水公司的通知,确保饮水安全。

为什么强降雨会导致传染病

环境卫生恶化:降雨可能引发洪涝、内涝和污水溢出等,造成环境卫生条件的恶化。这可能导致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

水源污染:强降雨可能导致水源的受污染,如地下水和水体中的细菌、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病原体的增加。饮用这些污染水源的人可能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

22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