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 奕鑫

今日立秋,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前两候描述的都是天气现象,“一候凉风至”,是指立秋时节阳气开始收敛,空气中开始出现一丝凉风。尽管立秋代表着秋天来临,但是在我国南方地区,这个时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依旧强盛,高温天气仍会持续,我们不得不继续待在“三伏”之内,感受“秋老虎”肆虐。

尽管白天秋阳酷暑,傍晚的习习凉风,仍会提醒着人们盛夏即逝,秋风渐凉。在这个时节,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也非常活跃,一夜雨后初晨的茫茫白雾,就是“二候白露生”的来历。

本周上海以多云为主,午后多局地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起伏不大,最低在27~28℃,最高在33~34℃。这天天直逼高温线的气温+午后雷阵雨的组合,跟“下开水”区别也不大了,大家出门要记得带上晴雨伞,既能遮阳,也可以预防突如其来的雷阵雨。

立秋时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秋”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禾谷熟也”,因此秋天是禾谷收获的季节。立秋之际蓄热、饱水是禾谷籽粒成熟的重要前提,因此这一时节田间作物对水分要求迫切,正所谓“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而感受到秋风秋雨的肃杀,一种昆虫的鸣叫声也开始多起来,这就是“三候寒蝉鸣”。

在七八月份,正是蝉最活跃的时候。经过暑热,蝉的若虫开始破土而出,爬上树干吸取树汁,经历一次次蜕皮,羽化成虫。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若虫都有步入“成年”的幸运,因为处在若虫时期的蝉,富含高蛋白,容易捕捉,因此常成为人们傍晚的野趣,餐桌的美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了猴、消息牛。

关于立秋的相关知识

时间和太阳位置:立秋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移至北回归线附近。

意义和象征:立秋标志着季节的转折,从盛夏过渡到初秋。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力逐渐减弱,天气逐渐凉爽。人们把立秋视为收获的季节,也是开始备种秋粮的时候。

习俗和风俗:立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和风俗的起点。比如,在立秋之日,人们常会吃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如葡萄、柿子、鸭蛋等。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

气候变化: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凉爽,清晨和晚上较为凉爽,白天依然有些炎热。同时,立秋后也是雨水增多的时候,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农事安排:立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在立秋之后,人们开始农事上的一些准备工作,如收割夏熟作物、储存粮食、开垦田地、播种秋粮等。立秋后的下雨天气也为秋季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源。

立秋时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

食用葡萄和柿子:立秋是葡萄和柿子成熟的季节,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食用葡萄和柿子,这些水果不仅代表着秋季丰收的象征,还寓意着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喜悦。

吃鸭蛋:在一些地方,立秋的习俗是吃鸭蛋。鸭蛋不仅是美味的食品,也是寓意着秋季的丰收和好运的象征。

穿秋衣: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穿上秋季的衣物。在立秋这天,有些地方会有穿新衣的习俗,寓意着迎接新季节的到来。

立秋时节有没有什么传统习俗

登高远足:立秋时节,天气较好,一些人们会选择到山上、郊外进行登高远足,欣赏风景,迎接秋天的到来。

农事准备:立秋后,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进行一些农事上的准备工作,如农民会收割夏熟作物、准备开垦田地、播种秋粮等。

23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