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暴雨洪涝灾害之后引发的传染病

| 奕鑫

如何预防暴雨洪涝灾害之后引发的传染病

据新华社天津8月10日电 近日多地出现的洪涝灾害,不仅造成民众生命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还会带来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和传播,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如何预防暴雨洪涝灾害之后引发的传染病?听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文杰来支招。

杨文杰说,暴雨洪涝灾害之后要重点预防肠道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多种皮肤病,个人防疫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七个方面:

注意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饮用或用污染的水清洗蔬菜、水果、餐具等,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饮水消毒非常重要,做到不喝生水;装水的缸、桶等保持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饮用井水等一定要煮沸消毒和(或)药物消毒后再饮用。

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果蔬充分清洁,可蒸煮食品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

注意环境卫生。房屋要彻底杀菌消毒;加强居室和环境通风、除湿;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放在指定区域等。如果环境和物品被病人血、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消毒。

做好防灭蚊蝇鼠工作。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灭蚊蝇鼠的工作,尽量清除住所周围的污水,清除垃圾污物;室外穿长衣裤,做好防护措施;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发现老鼠异常增多时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科学开展灭鼠工作。

注意手部清洁。毛巾和脸盆尽量单用,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规范佩戴口罩。接触呼吸道传染病人时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规范佩戴口罩;遇到口罩潮湿、破损或超过4-6小时应立即更换。

本次特大暴雨造成河北388.86万人遭受洪灾

8月11日,河北省举行防汛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截至8月10日,河北全省因灾死亡29人,其中6人为先前失联人员,目前还有16人失联,救援人员仍在全力搜救。

本次特大暴雨过程,洪涝灾害波及110个县(市、区)。经初步统计,截至8月10日,全省有388.86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1.97万公顷,其中绝收13.15万公顷,倒塌房屋4.0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5.55万间,受损中小学校、幼儿园1150所,受损医疗机构1871家,灾区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全省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目前整体受灾情况仍在统计核实中。

河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由省领导负责的8个工作组,受灾市县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重建工作。9月1日前,保证每一名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今年入冬前,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回家或搬入新居、安全温暖过冬;2024年汛期前,全面完成水毁防洪工程重建工作;2025年汛期前,完成各项重建任务。

来源:人民日报

河北洪涝灾害波及110个县市区

8月11日上午,河北省防汛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通报显示,河北因暴雨洪水死亡29人,仍有16人失联,河北本次降雨量达275亿立方米,洪涝灾害波及110个县市区。同时,河北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重建工作,保证受灾学生按时开学返校。

会上获悉,本次特大暴雨过程,洪涝灾害波及110个县(市、区)。

经初步统计,截至8月10日,河北省有388.86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1.97万公顷,其中绝收13.15万公顷,倒塌房屋4.0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5.55万间,受损中小学校、幼儿园1150所,受损医疗机构1871家,灾区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河北全省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目前整体受灾情况仍在统计核实中。

洪涝灾害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生命安全威胁: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失踪,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住房破坏和财产损失:洪水可能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饮用水与卫生环境受影响:洪涝可能污染饮用水和环境,导致水源污染和卫生状况恶化,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农田和农作物受灾:洪涝对农田造成淹没和破坏,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

交通中断和社会秩序混乱:洪涝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中断、通讯中断、集市关闭等,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人员流动受限。

洪涝导致的传染病到底应该怎么预防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避免直接饮用或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可以饮用瓶装水或自己进行简单的水处理,如煮沸、过滤等。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处理食物前后、上厕所后要彻底洗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物品或食物。

防虫防蚊措施:洪水可能导致蚊虫滋生,加强室内外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电蚊拍、蚊香等,以防止传染病的蚊媒传播。

加强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食用不洁净的食品。尽量选择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严格加工的食物。

接种疫苗:根据疫情情况和医生建议,及时接种防治洪涝灾害相关传染病的疫苗,增强免疫力。

注意环境清洁:保持住所周围的环境清洁,及时清除积水、垃圾和废物,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遵循卫生教育措施: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洪涝灾害和传染病预防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