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相关信息

| 奕鑫

9月1日起多家全国性银行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从多个信源获悉,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将于9月1日起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这将是继今年6月初全国性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后,时隔不到三个月的再度下调;也是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形势,第三轮主动调整存款挂牌利率。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6月的下调,此次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普遍更大,且主要针对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记者从两家国有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9月起,这些银行将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下调2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25个基点。

实际上,此轮下调存款利率银行早有积极准备。有股份行分支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内部在本周初就以非正式形式通知存款利率下调在即,要求分支机构抓紧月末时点,在存款利率再度调降前加大存款吸收力度。亦有国有大行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存款利率下调预期下,为做好月末存款工作,该行追加了大额存单投放额度,赶在利率再度调整前争揽行外资金。

另据记者了解,此番有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过程有所“波折”。有大行网点人士透露,该网点一开始收到上级行的信息是8月31日起进行利率调整,但后来又改了执行时间至9月1日起。

对于此番存款利率下调,市场亦有充分预期。根据存款自律定价机制,要求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根据8月最新的LPR报价,1年期LPR为3.45%,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

此外,此次多家全国性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是在净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根据自身经营需要的市场化调整。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为1.74%,在近日多家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不少银行高管预测下半年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在此的背景下,上述表述被市场看作是银行将再度下调存款利率的信号。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曾在研报中指出,《报告》中的表述实际上体现出了维持银行合理利润增长和净息差稳定的政策意图,这不仅会影响到银行信贷投放意愿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会影响到银行体系的风险防控能力和金融稳定安全。银行业净息差水平已基本接近长期金融稳定的底线。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势在必行,且较为迫切。

势在必行!多家银行回应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经历了“支持鼓励”到“指导”,终于来到了箭在弦上的准备实施状态。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密集披露2023年中期业绩并召开业绩发布会。优化存量房贷利率的进展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多家银行高管也借此机会进行了回应。

多家银行回应

8月29日,网上流传一份某银行《关于召开个人住房贷款存量利率调整项目启动会议的通知》的截图,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图中显示,该银行拟于8月30日召开个人住房贷款存量利率调整项目启动会议,要求数管部、软件中心、数据中心、测试中心、个金部/消保部、公司部、网金部等部门参会。后有媒体证实该截图信息为真,即将召开此次会议的是国有六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该会议由该行零售信贷部牵头召开。

“说明银行零售部门或个贷部门正积极对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进行工作部署,尤其是有软件中心和数据中心的部门参会,说明涉及到对存量客户房贷利率的摸底,以制定更精准的政策。”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表明当前各个银行都在积极部署这项工作,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工作不再是口头上的,而进入到论证和实操阶段。

更多的银行也明确表示,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已提上议程。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建设银行:会对净息差产生影响

8月24日,建设银行的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按市场化原则来进行重新商定,确实对后续的银行净息差会产生一定影响。现在监管部门的具体细则还没出来,各家银行也在沟通,现在测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体上(净息差)肯定会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还对提前还贷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我们也观察到近几个月新受理的提前还款需求总体上已经趋于稳定,相比4月份的峰值下降了不少,未来将继续做好相关服务,同时多措并举,推动零售信贷的高质量发展。”

中信银行:已做好预案,难实行“一刀切”

8月25日,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中信银行2023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信银行密切关注监管导向和市场的动向,已对行内业务情况进行了及时的梳理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业务调整已经做好了预案。

“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同业各行对政策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理解实际操作需要考虑对客政策的一致性,也要考虑各地区域的差异性,以及利率调整力度等诸多因素。比如说从客户角度看,各银行按照相当的标准执行,更有利于提高公平性,也有利于降低客户舆情。但是从区域情况来看,历史上地产政策是因城施策的,各地区按揭贷款利率差异也比较大,存量利率调整时确实比较难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政策。”谢志斌表示。

华夏银行:有序推进后续相关工作开展

8月28日,在华夏银行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华夏银行行长关文杰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确会对各家银行产生一定影响。该行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有序推进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履行好社会责任。

北京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2.38亿元

8月30日,北京银行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2%,规模持续保持城商行首位;实现归母净利润142.38亿元,同比增长4.89%,经营质效持续保持上市银行较好水平。

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34%,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7.65%,较年初上升7.6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2.7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6月末,该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119.63亿元,同比增长16.01%,全行占比达到37%,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零售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8.56%,全行占比达46.72%,较年初提升9.27个百分点。管理客户总资产规模达到10094亿元,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储蓄存款突破5800亿元,同比增长19.07%。个贷规模达到6540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领跑城商行。

青岛银行“新三年”首份半年报: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凸显高质量发展态势

8月30日,青岛银行公布了2023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交出了一份亮眼业绩答卷。

看规模,持续保持省内地方法人银行首位——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成为省内首个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的银行机构。

看效益,业绩增速跑赢全国——实现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15.72%,增速超全国商业银行平均增速。

看质量,资产质量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良贷款率1.14%,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连续6年下降。

各项核心指标增长强劲的背后,青岛银行“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能更强劲,不仅彰显了新三年战略开局的发展成色,也为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夯基垒台。

量质齐升 业绩增速跑赢大盘

青岛银行总部位于山东青岛,是省内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自成立以来,青岛银行以青岛市为大本营,持续深耕山东省内市场,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家 “A+H”上市城商行,拥有金融租赁、理财业务、托管业务等多牌照资源,集团化、综合化经营优势凸显。

截至今年6月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达5684.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7.87亿元,增长7.32%。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是山东省地方法人机构中首个管理总资产突破8000亿元的银行机构。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存贷款总量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各项贷款总额2888.36亿元,较年初增加198.06亿元,增长7.36%;各项存款总额3700.52亿元,较年初增加287.05亿元,增长8.41%。

在业绩方面,青岛银行延续一季度稳健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3.65亿元,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同比增长9.62%;实现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15.72%。在山东A股上市银行中,青岛银行净利润增速排首位。这一成绩即使放到上市城商行“期中考”成绩单中,亦是可圈可点。目光再聚焦能够直观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净息差,上半年,银行业息差承压,多家上市城商行息差收窄,青岛银行是为数不多实现净息差稳中回升的上市城商行。

青银金租、青银理财两家子公司协同发力,规模效益快速提升。青银金租聚焦租赁主业,重点支持绿色涉农、蓝色海洋、民营制造等特色产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总资产突破170亿元。青银理财持续拓展行外渠道,规模逆势增长。产品规模与资产规模分别增至2226.00亿元和2347.70亿元。理财产品表现优异,盈利能力稳健提升。

在市场信贷需求趋于疲弱、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利润增速下行,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同日,央行发文强调,要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盈利状况。

然而,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考验一家银行战略的前瞻性与定力,青岛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全国平均增速,逆势取得此份成绩实属不易。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上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截至6月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4%,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商业银行0.48个百分点,连续6年下降。不良加关注合计1.89%,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37.34%,较年初提高17.57个百分点;拨贷比2.71%,较年初提高0.06个百分点。

24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