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间2023及各科目具体时间安排
考研时间2023年及各科目具体时间安排
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023考研复试时间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招生单位原则上应采用命制多套试题、安排考生随机抽取试题等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管理。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2023考研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5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安排在12月25日考试的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考研科目及分值安排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经济类综合能力。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经济类综合能力试题由招生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考研政治强化技巧
突出重点,全面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大家要正确理解点和面的关系,把突出重点和全面复习结合起来。所谓全面复习,就是要掌握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理论各门学科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要有一个整体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把握。就是说,对每一门政治理论学科,都要清楚它有哪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懂得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楚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
记忆重在理解
处理好记忆和理解的关系,要记忆,但重在理解。一是熟悉并懂得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内容,知道它们的思想含义;二是要懂得相关概念或范畴之间、相关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怎样从一个范畴过渡到另一个相关范畴,从一个原理过渡到另一个相关原理,并能运用它们综合地论述问题;三是知道这些范畴和原理同客观实际有什么联系,它们在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指导意义和作用。
注意梳理知识框架
要把知识的框架和层次结构的梳理贯穿在政治复习的每个阶段。我们知道,考研政治复习可以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和点睛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不要因为基础阶段知识不熟不做梳理,也不要因为最后阶段忙于冲刺不再梳理。在基础阶段,尽管知识还不熟,正如上边所述,仍要进行梳理,这正是对知识“熟”的过程。如果说在基础阶段的“梳理”还比较模糊、肤浅和机械,那么到强化阶段,就要把“梳理”清晰、深入和有机化,真正实现由知识层次向理论层次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