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四届亚残会会徽寓意

| 嘉欣

2023关于第四届亚残会会徽寓意

“会徽在视觉上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符合‘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并承载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亚残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残疾人运动员超越生理障碍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这股“向前”的运动力量,是心理上的超越,渴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诉求,更是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精髓。

据介绍,会徽整体的视觉要素与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体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办赛要求,激励残疾人运动员在竞技舞台上,展现勇于挑战、战胜自我、创造幸福的良好精神风貌。“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同一个赛场和赛道,同一个起点和终点,呈现出体育运动所有运动员的平等。因此,在杭州亚残运会会徽的设计上,要保持和亚运会会徽基因要素的一致性,图像传达上又要有明显的亚残运会特征。”会徽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教授介绍道。

2018年6月,为确保设计的专业性、艺术性以及与杭州亚运会会徽整体风格的统一及延续,经研究,定向委托陈正达教授设计杭州亚残运会会徽。经多轮专家研讨论证和深化修改,2019年8月,正式选定陈正达设计的“向前”为推荐方案。2020年3月10日,杭州亚残组委收到亚洲残奥委会的会徽允准信件。

亚残运会火炬简介

2023年10月9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形象正式发布,设计方案名为“桂冠”,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尊良渚玉琮其为文化本源,礼通天地,道贯古今;以杭城桂花的芳香四溢,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

“桂冠”,通体月桂黄与虹韵紫交相辉映,整体高756毫米,净重1160克,与亚运火炬“薪火”形成一种相互呼应关系。火炬造型提炼“琮”为核心语义,显承上启下态势:向上共生,点滴星光迸涌金桂华浪,铸就炬冠;向下延伸,绵长文脉散发智慧之光,汇成炬基;顶部以双层镂空金属的火口设计,保障轻量化与安全性,火焰强健稳定。设计系统经过多轮实测与优化,针对使用过程中的极端外部条件,如天气、晃动、坠落、燃料更换等情况,整合解决形式工艺、材料结构、制造运输等问题。火炬底部刻有盲文,团队研究了火炬手持握的人机工学要素,也为驾轮椅运动员设计了专用火炬支架,彰显了人文与科技双重融合的理念。

“桂冠”,具有较高的杭州亚残运会的辨识度,其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的组合呈现了其唯一性、独到性,既具深厚底蕴,又富时代气息,既庄重又活泼。“桂冠”的设计在保证其在亚残运会庆典活动展现美好效果的同时,也保证火炬传递的易用性和可行性。

该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教授担任设计指导,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带领王菲、武奕陈、傅吉清教师团队,历时一年反复修改论证后共同创作完成。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口号

口号释义:杭州亚残运会口号“Hearts Meet, Dreams Shine”(心相约,梦闪耀)简洁大气,激励人心,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口号“heart to heart,@future”(心心相融,@未来)在核心内涵和整体风格上和谐呼应,相映生辉。

口号意在表达残疾人运动员通过参与亚洲残疾人的体育盛会,追逐梦想、传递快乐,为实现人生价值和光荣梦想而坚强不屈、超越奋进的拼搏精神,彰显了生命的尊严与可贵。口号传递平等尊重、相知相融、携手圆梦的人文情怀,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也承载着残疾人战胜困难,完善自我,创造幸福的期盼。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有工资吗?

没有的。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赛会志愿者没有补贴。但杭州亚组委将为赛会志愿者提供身份注册卡、制服及服务期间的餐饮、保险、市内交通等保障。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个人跨境、跨省、跨市服务的交通费及住宿费需由志愿者自行承担(组委会定向组织的除外)。

杭州亚残运会门票购买

购票时间:10月9日14时起

购票入口: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25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