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各高校寒假时间安排表

| 李金

目前浙江省公布了部分高校寒假放假时间,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很多省份的高校的寒假时间都在进行调整,具体以各高校公布为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4浙江各高校寒假时间安排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浙江各高校寒假时间安排表

2024浙江各高校寒假时间安排表

序号省份大学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天数
1浙江浙江理工大学1月13日2月25日43
2浙江浙江财经大学1月15日2月24日40
3浙江中国计量大学1月18日2月24日37
4浙江温州理工学院1月20日2月25日36
5浙江浙江外国语学院1月25日3月2日36
6浙江浙江科技学院1月24日3月1日36
7浙江浙江师范大学1月22日2月25日34
8浙江浙江大学1月19日2月22日34
9浙江浙江工商大学1月22日2月24日33
10浙江浙江师范大学1月22日2月24日33
11浙江浙江农林大学1月22日2月24日33
12浙江浙江传媒学院1月23日2月23日31
13浙江温州医科大学1月23日2月22日30
14浙江中国美术学院1月27日2月24日28
15浙江浙江工业大学1月27日2月24日28

大学寒假和暑假时间一样长吗

大学寒暑假放假的时间一般都不一样,都会错开的,这样是为了避免高峰期回家坐车拥挤。

由于全国各地学校众多,国家并没有规定大学生固定寒暑假放假日期和时间,一般都是各自学校自行规定,所以时间都是不同的。各个学校的放假时间有所不同,但不同学校的假期放假时间相差不大,大约相差一两个星期。

大学寒暑假放假不一样是因为,如果都改在一个时间放假,交通压力很大。由于很多大学生都是异地就读,因此如果全国高校统一开学,就会造成铁路,航班等交通线路的拥挤。

另一个原因学校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变化不一。南方城市,暑假太热,就可以暑假多放些日子。北方城市,寒假太冷,就可以寒假多放些日子。因地制宜的放假,即合情合理。

大学生寒假生活规划表

(一)寒假将至,安全回家

寒假安全回家是很多大学生值得考虑的问题,毕竟爸妈都在家了盼着自己的孩子回家,所以安全尤为重要。不管你是坐汽车、火车还是其它的交通工具回家,买票是第一关,所以防止买到假票是第要解决的第一问题,许多骗子利用大家急切回家的心里行骗,所以一个主义这点,要到正规的售票点买票。遵守交通规则尤为重要,寒假出行一定要把安全放第一位,保证自身的安全。

寒假返家各位大学同学应提前做好买票的准备,每年的春运高峰期车票都很难买,买票要注意看是不是真的,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说话,小心上当受骗,因为车站是很多骗子的场所,要学会保护自己,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互相照应。回家前先给家里打个电话,让家里人知道,手机要保持通畅,以备不时之需。还要照看好自己的行李和随身物件,注意被小偷扒窃。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找警察帮忙。

(二)合理规划寒假学习

寒假是个特殊的假期,因为它之间有着我们隆重是春节,所以不管是在哪的人们差不多都会回家过节,看望亲朋好友。所以肯定会有许多的应酬,聚会等,但在这开心之余也要注意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那么我们合理规划我们的寒假学习生活就成为寒假学习的重点问题。

1.坚持早睡早起。每晚23:00分准时熄灯上床,早上7:00前起床、叠被、洗漱,并且要坚持在学校时的作息时间,决不因为回到家里而改变在学校长期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

2.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保持卧室、书房、客厅的清洁卫生,饭后主动洗刷餐具。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做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3.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左右,假期初制定好学习计划,力争利用这个假期学习一些经常用到的东西。还有娱乐和休闲要有个度,每天上网看电视等时间累计不应超过四小时,并且要注意和朋友们去聚会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场所,不要去那些盈利高的场所,要想到你自己是个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

4.在家时应该多陪陪爸妈、家里的老人和弟妹们,以便更增加彼此间的感情,免得会出现一些小矛盾。

大学寒假离校前注意事项

一、大学生在寒假离校之前妥善保管私人物品。宿舍内柜子要上锁,寒假期间贵重物品不要放在宿舍,带回家;若确实不能带走,妥善存放。

二、大学生在寒假离校前注意携带相关的证件,关闭宿舍电灯,检查所有电器,注意防火,确保宿舍安全。

三、放假前期宿舍内流动人员较多,宿舍内相对混乱,注意防盗。

四、聚会吃饭的同学注意不要酗酒,防止饮酒过量造成伤害。

五、大学生在寒假离校前务必检查宿舍门窗是否关闭。

六、大学生在寒假期间保持通讯手段畅通。

七、返校前注意检查必需品是否带齐,将生活费存入卡内。不要携带大量现金。车票紧张提醒同学们提前购买返校车票。

寒假居家注意事项

1、保持通讯手段畅通,到家后通过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平安。假期中遇到问题及时和辅导员联系。

2、注意人身安全,不要接触易燃易爆物品。

3、注意饮食卫生,预防传染性疾病,不要过量饮酒。

4、注意文明,不得做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行为。

5、“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搞迷信,不参加邪教组织;不吸毒,自觉抵制毒品;适度休息,做好自我心理调整。

267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