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和各地趣味风俗文化

| 嘉欣2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地理中,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开始“数九”。

  什么是“数九”呢?

  中国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汉族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简陋缺乏,寒冬被视为威胁与惩罚,人们对天寒地冻生而漫长的冬季有恐惧感。人们为挨过漫长的冬季,发明“数九”的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的心理负担。

  从冬至开始数九,称“交九”,每9天为一“九”,过了九九八十一天,即“出九”。在冬季寒冷天气尤为明显的北方,人们现在还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寒冷的冬季已走到哪个阶段。

  冬至的古今习俗介绍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足以表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现在,不管在北方还是南方,很多地方也沿袭古习,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则有吃汤圆、米团、长线面等。不少地方还保留着祭天祭祖的习俗。潮汕地区有民间谚语:“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冬至的习俗与饮食文化

  1、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馄饨。馄饨,也即广东的“云吞”。

  2、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3、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江南、岭南地区盛行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自冬至起,白天渐长,日照时间渐长,所以人们用糯米粉做“冬至圆”,表示太阳回来了。同时,在这一天,家族中的亲人都回家祭祖,一家人齐聚一堂,吃上一碗汤圆寓意一家人年年都能团团圆圆。

  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各地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冬至也是。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所有至今我们仍有“吃了冬至汤圆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祝愿同学们吃了今天的“冬至圆”快高长大,来年学业更进一步!

  冬至节气各地的趣味风俗

  •广东冬至习俗

  广东人流传着一个说法:“冬至大过年”,把冬至看得像过年一样隆重。人们冬至一般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在这天,除了要吃团圆饭、吃汤圆。

  •宁波冬至习俗

  “吃了汤果大一岁。”,宁波有“拜冬至”,按照老宁波的习俗,要做冬至羹饭。冬至日早上还要吃一碗甜甜的番薯汤果,寓意把之前的霉运全部“翻”过去。酒酿圆子、汤团这天吃上几个,寓意团圆、圆满 。老宁波人还要做一道烤菜年糕,寄托“年年高”的美好心愿。

  •长沙冬至习俗

  长沙民间以冬至为起点,九天为一个时间段,作有《数九歌》曰: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里);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冰柱);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过春节);五九四十五,穷汉阶前舞(赞春、送财神);六九五十四,枯桠枝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脱去蓑衣戴斗笠。”,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举行祭祀仪式。各家还有吃糯米饭,做霉豆腐,烟熏腊肉。

  •福建冬至习俗

  福建,冬至流行“搓丸”、“贴丸”、“馈丸”,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有的被捏成小巧玲珑的玩具,如做成猪头、猪脚,还有荔枝、桃、香蕉,象征兴旺吉祥。

  •杭州冬至习俗

  在杭州,人们把冬至吃剩的鱼头和鱼尾放在米缸里过夜,隔天再取出来吃,这样寓意着“吃剩有余”。

  •江苏冬至习俗

  在江苏,人们非常重视冬至,前一夜称“节夜”,也称“除夜”,制糕以祭祖,并馈赠亲友,设席宴饮,称之“节酒”,也称“分冬酒”。有的人家以黄酒加糖浆制成冬阳酒。

  •台湾冬至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这些有趣的习俗,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补太注重,或是根本不知道。民俗专家表示,这些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种种趣味盎然的冬至习俗,表现了人们祈求生活富足的心愿,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猜你喜欢:

1.冬至节的由来

2.冬至的由来简介

3.冬至的由来及祭祀礼仪

4.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5.冬至的来历是什么

1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