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传说和饮食养生文化

| 嘉欣2

  冬至的来历传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的饮食文化

  12月22日,也就是昨天,空品小编整整吃了一天的饺子!因为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气,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那么大家知道冬至的由来吗?冬至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四大节。据史料显示,先人们早在春秋时期就用土圭测定出了冬至日,当时人们认为冬至日是个吉日,便将其作为一年的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一大节日。而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冬至节也形成有独特的饮食文化。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祈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因而后来每年的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后来,冬至成为民间节日,这天皇帝要祭天,而普通百姓则祭祀祖先。民间在祭祀祖先时,除一般的供品外,还要包些馄饨供奉。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载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在我国南方,冬至日也多食馄饨,并有冬至日以馄饨祭祖的风俗。馄饨在四川叫“抄手”,在广东称“云吞”,因其煮熟后像荷包蛋,为混沌初开,故名“馄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了旧时杭州的冬至习俗:“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享先则用混沌。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混沌”,可见在宋朝,杭州人已经有冬至吃馄饨和以馄饨祭祖的风俗。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偐。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裹以面粉,冬至日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吃饺子,这种习俗缘自“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的故事。东汉时期,河南南阳稂东人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他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决定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于冬至日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肉汤。人们食后,顿觉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被都治好了。人们为牢记“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学着“娇耳”的样子,便在每年冬至之日包“娇耳”食之,俗称“吃冻耳朵”,后又称这种“娇耳”为“饺子”或“扁食”。现在,在河南南阳以及广大中原地区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另在我国江南的某些地区,“汤圆”是冬至之日的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甜丸”,民间有“吃了甜丸大一岁”之说,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远在台湾的同胞们每到冬至之日都要用九层糕祭祖。他们先用糯米粉捏成各种象征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天亮后开始祭祖,随后便大摆宴席,同吃九层糕,称作“食祖”,以此来联络宗亲们的宗族感情。

  如今,尽管各地冬至日的饮食风俗仍有不同,但大多数地区已习惯于吃饺子了。不过,这些丰富的饮食风俗,仍可谓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冬至的养生文化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反映了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此重要的节气,养生的重点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是非常必要的。《灵枢·天年》云:“人生……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简短数语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

  《景岳全书·中兴论》曰:“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书中告诉我们,人到中年若能调理得当,是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年养生要点

  一、静神少虑(即“壮不竞时,精神灭想”)要求中年人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精神支柱;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二、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三、节欲保精(《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来说明节欲保精的重要性,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阐述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老年朋友的生理变化又是怎样的呢?《灵枢·天年》篇:“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这种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也会影响到心理的变化,表现出常有的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宜怒等心态,正是这种生理、心理上的稳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发生疾病且不易恢复。所以,保健养生方面应提倡精神摄养、饮食调养为主;顺时奉养、起居护养、药物相助为辅的方法。

  一、精神摄养(知足谦和,老而不怠)

  保持“谦和辞让,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态,即处世要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脑。宋代医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载诗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二、饮食调养(审慎调食)

  1.食宜多样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 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3.食宜温热熟软 老年人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由于年老齿松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熟软之品。

  4.食宜少缓 “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谷气长存”。主张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三、顺时奉养(顺四时而适寒暑)

  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四、起居护养(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五、药物相助(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是先天禀赋的强盛和后天营养的充足。老年人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和,药量宜小;注重脾肾,兼顾五脏;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从冬至日起一定要常吃羊肉炖萝卜,这是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选菜肴。具体做法如下:

  羊肉炖白萝卜

  [配料]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 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功效] 补益肠胃,化痰散寒。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饮食禁忌:

  吃萝卜时不能和人参、西洋参、首乌同服。羊肉禁与南瓜同食。

猜你喜欢:

1.冬至的由来简介和传统习俗吃什么

2.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3.冬至吃饺子的传说由来及习俗

4.冬至节的由来

5.冬至的来历是什么

1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