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由来及养生注意事项

| 嘉欣2

  立秋的由来

  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的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说明:2088年立秋日期=[88×0.2422+7.5]-[88/4]=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200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立秋养生及注意事项

  1、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调理脾胃

  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3、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尤其是要注意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等不同的体质所服用的滋补食物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在滋补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体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的去服用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滋补,否则的话,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反而会有损害。

  4、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5、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6、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

  立秋吃的食物推荐

  1、绿豆。立秋以后要注意防止暑湿,可在做饭的时候,加入少量薏米、红豆(大便干燥不要用红豆)、绿豆、茯苓等祛湿的食物。

  2、茄子。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茄子性凉、味甘,清热止血、消肿止痛、宽肠利气,所以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3、猪肉。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4、梨。梨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在秋季气候干燥时,常感皮肤搔痒、口鼻干燥,梨就是最佳补水护肤品。

  5、花生。古人称为“人参果”,且花生属平肝润肺的食物,故立秋后多吃些花生。肠道传染病是儿童在夏秋之际的常见传染病,立秋多吃,能提高抵抗力。

  6、南瓜。《本草纲目》写道:补中,益气。秋季养生多吃南瓜,有强身健体、美容瘦身的功效。南瓜营养丰富全面,对肠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7、藕。有句谚语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是莲藕丰收的时节。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

  8、西瓜。西瓜堪称“瓜中之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猜你喜欢:

1.立秋的养生与保健知识

2.立秋养生8个小常识

3.立秋养生保健常识

4.立秋要如何养生

5.立秋养生的相关原则

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