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安全心得

| 新华

写心得需要明确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巩固知识点、增强表达能力、积累经验还是发现不足等。那要怎么写关于粮食安全心得呢?这里提供一些关于粮食安全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

从未过时,在米粒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个人踏入小学阶段学的第一首诗便是《悯农》,字里行间都在告诉人们不能浪费粮食。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代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宋代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到明代薛瑄的“节俭朴素,人之美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节俭”二字一以贯之,代代相传,从未过时。

居安思危,在米粒里。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饿得啃树叶树皮,哪里还有粮食可浪费呢?一粒米就是活下去的&39;希望,怎么能浪费呢?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愁温饱的情况下很多人渐渐忘却了粮食的珍贵。据央视报道,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作为人口大国,任何个人小事乘以14亿,都是关乎安危的国之大事。“饱时不忘饿时饥”,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对于粮食安全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仓廪足也应居安思危。

达成共识,在米粒里。节约粮食绝不是一句标语,一句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除了需要广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外,还应该从法制层面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应不断完善立法,强化监管,扎紧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笼子,让人们从“不敢浪费”“不能浪费”,逐步形成“不想浪费”的良好风尚,真正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国民共识。

米粒虽小,却关乎文明,关乎安危,关乎发展。珍重每一粒米,从这一刻开始。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2

21世纪,在科学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近年来,多宝鱼致癌、苏丹红、问题奶粉、病虫橙。这一事件令人恐惧。每个人都期待着食物的保证。

人们以食物为天,人们的饮食得不到保证。为什么要谈健康这个话题?一句顺口溜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心里无数能吃什么。我不知道我们还能吃什么,你敢吃面前的&39;菜吗?害怕里面有农药残留物和昆虫。消费者对政府和商贩失去了信心。对生产者失去信心,没想到会担心食品安全。

那些小贩的良心仍然存在,他们无情地践踏了他们的道德。还要问那些生产者,你在哪里,你有没有想过事情的严重性,一旦你的商业声誉被摧毁。最后,问政府,让不安全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流入人群,进入人们的嘴里,这没有错吗?一切都是因为你。

期待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但除了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外,消费者还需要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不要随意购买路边摊位食品,三无产品,更不用说相信广告了,俗话说:从错误中学习。那些幕后老板需要留下一些道德,希望不要为暂时的利益付出更大的代价。

谁不期待,能吃到安全的食物,期待,等待。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3

俗话说:勤劳可以弥补弱点,储蓄可以弥补贫穷,仔细计算,不断地补充石油和盐。在日常生活中,浪费食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以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我在浪费,并且认为浪费这一点点什么都不是。因此,他们经常挑剔吃什么,吃不完就扔掉。但自从我在电视上看到许多难民又瘦又饿,最后在街上饿死后,我突然感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有父母的爱,有房子住,有一位家长接送我们上学上学恰恰因为生活条件这么好,所以我们养成了不节约食物的坏习惯。每次我吃东西的时候,我都会损失很多谷物,吃不到的就不吃。当我父母批评我时,我也会找很多借口来争论。我感到羞愧。我真的不应该!从现在起,从我做起,我要把每一粒粮食都存起来,不再浪费。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菜吗“是的,虽然扔掉的食物不多,但扔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珍惜食物的人不会珍惜一切,最终只能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5

小学“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为培养全体师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责任感,在第39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__小学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多条路径宣传“爱粮节粮,从我做起”,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进行主题为“爱粮节粮·共创节约型社会”国旗下讲话,宣传讲解我国粮食供给状况,以及缺粮少粮国家的饥饿现状,同时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要求节约每一粒米,每一颗粮食,不随意倒掉饭菜,不挑食,不剩食,让更多的人有粮吃。二是开展“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看实物、听讲解等方式学习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知识,让学生自觉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三是号召学生向家长宣传“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通过“小手牵大手”形式,充分发挥孩子们“小小粮食宣传员”的作用,把爱粮节粮的意识传给家长,带动家庭参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学校还进行“爱粮节粮,光盘行动”随手拍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节约粮食习惯。通过此次“世界粮食日”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了师生爱粮节粮的意识,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形成了爱粮节粮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奠定了基础,对创建“节约型校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6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物。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总有一些人担心我们的食物是否安全卫生。

孔雀石绿、苏丹红等最近都被消灭了,红心鸭蛋等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即使他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还是要担心他们会不会在未来卷土重来?想到这一点,我不禁想起了幕后不断制造这些危及生命安全的食品的人。所以我想知道这些人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还是为了一个字——钱,钱是魔鬼骄傲的.诱饵。因为钱,世界上发生了多少次谋杀、抢劫和盗窃?谁能想到这样一枚硬币,竟然是监狱和法庭输送罪犯的供应商?

也就是说,这是因为金钱: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因此,我想有些人不明白他们的产品伤害了多少人?许多人呕吐、腹泻,甚至因为他们吃了这些所谓的卫生和安全食品而失去了生命!

然而,我认为,除了批评那些只知道赚钱而不考虑他们健康和安全的人,我们还应该提高我们的预防意识!

比如苹果太亮,说明苹果可能打蜡过多。葡萄上白斑过多可能是农药使用过多。

这些说明是用肉眼或简单的方法检测防御食品中人工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

要注意食品安全,为健康和文明而努力。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7

太阳出来了,小鸡穿好衣服准备吃早饭。小鸡端起饭碗,开始吃饭。可是,她把米饭撒了一桌子。鸡妈妈端上来了蔬菜和鸡蛋。小鸡说:“我这些都不爱吃!我才不要吃呢!”

鸡妈妈走过来对小鸡说:“你不能挑食,也不能浪费粮食。这样是不对的”小鸡生气地说:“妈妈,那些我都不爱吃,难道你硬逼着我吃吗?”鸡妈妈说:“我带你出去走一圈,你就知道了。”

小鸡跟着妈妈走出了家门。小鸡好奇地想;“妈妈,她要带我去干嘛呢?”小鸡问妈妈:“妈妈,你要带我去哪里呢?”鸡妈妈说:你跟着我走吧,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鸡妈妈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小鸡问:“妈妈,你怎么停下来了?”鸡妈妈指着农民干活的地方说:“你到那边去看看吧。”

小鸡走到农民伯伯的旁边,看见农民伯伯正在辛辛苦苦的干活。因为现在正是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流着汗水,拿着铁镐正一下一下地锄地。小鸡心想;“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种出来的粮食,我真不应该浪费。”

小鸡回到家以后,妈妈又给她盛了一碗新饭,小鸡认认真真得吃饭。小鸡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挑食或浪费粮食了。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8

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谈起粮食,就会想起袁隆平院士,因其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才有如今的“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国家领导人曾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青年干部应接过袁老手中的“稻谷”,汲取深藏“禾下”的不灭意志,涵养实干创新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奉献青春力量,谱写时代华章。

接过袁老手中心系苍生的“致富稻”,树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志。在1959年到1961年期间,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时许多中国人吃不上饭,就吃野菜、树皮、树叶充饥,有的甚至因为饥饿倒在路边和田埂边,这些景象袁隆平院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决心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他想起自己儿时种下“让人人都有饭吃”的理想,放弃“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毅然坚持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隆平院士的初心,也是他毕生的理想追求。为了这样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用尽一生坚守和践行,在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一呆就是十八年。面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头衔,面对国外高薪就业机会,他并没有“炒作”自己,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攻水稻田”。踏上新征程,青年干部要汲取袁老身上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敢于吃苦、敢想敢谋,主动到民生一线去、到发展一线去,多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原因、明诉求,牢牢把握群众的“喜怒哀乐”,把矛盾困难反映上来、经验建议提炼出来、方式方法总结出来,在接续奋斗躬身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接过袁老手中挺膺担当的“高产稻”,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强国之志。袁隆平院士一生犹如闪耀星火,写满了与水稻相关的注脚,照亮着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1961年,在茫茫稻海之中,袁隆平院士与“天然杂交稻”第一次相遇,由此开始了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面对失败和质疑,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直面挫折、勇于担当,他始终坚信世界上必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那时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之中,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无数次梦见稻穗下乘凉的美好景色,心中始终坚定的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宏伟目标和“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追求。终于,经过几千余次反复探索实验,在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野败”,打开了杂交水稻研发突破口。青年干部要学习袁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血脉、化作行动,把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步奋进的足迹都留在这方爱得深沉的土地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接过袁老手中矢志奋斗的“成长稻”,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春之志。“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和助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稻田里,在茫茫稻田中日复一日重复着一场又一场试验。1973年,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这片试验田里,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之后,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杂交水稻,超级稻从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到1149公斤,再到1500……袁隆平院士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探索、突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真正做到了勇攀杂交水稻的高峰。现如今,袁隆平团队始终坚持并践行着“不唯书,不唯上,不四唯,只唯实,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在农业赛道上不断刷新着新的世界纪录,不断给人类社会贡献出一代代“超级杂交水稻”的创新成果。青年干部要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把基层当作成长进步的“根据地”,把心思沉下来、身子扎进去,增强工作能力和实干才能,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9

”人是铁,饭是钢。”米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食。

秋高气爽,田野里一株株饱满的稻谷成熟了,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个个笑弯了腰。金黄的稻谷经过稻谷脱壳机的加工,变成了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大米的形状各不相同,大部分的米都是椭圆形的。每一粒米都有一个小缺口,像是被贪吃的小老鼠咬过一口似的。

大米的颜色是乳白色的,有些透明,如同一个个白白的蚕茧。我用手摸一摸,硬硬的,用力一捏,”哎呦",没把米捏碎,反而把我的手捏痛了。

中午,我把米煮熟了。打开锅盖,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煮熟的大米一粒粒晶莹剔透,比之前胖了许多,颜色也变得更白了,好像刚喝饱了牛奶,原来的小缺口也不见了。我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嚼了嚼,哇!好香甜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粒饭,这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0

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增强全体师生对食品安全教育知识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每月一次食品安全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国旗下演讲活动,校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爱惜粮食,杜绝浪费,文明就餐,安全就餐。共创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

二是开展“爱粮节粮,食品安全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学生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

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爱粮节粮食品安全宣传带进家庭和社区,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小宣传员”的作用,带动家庭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四是通过LED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节约粮食,抵制浪费,文明就餐的重要性。

通过本月开展食品安全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帮助学生真正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深刻内涵。以食品安全为目的,进一步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落到实处。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1

从古代开始,就有许多人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如今现在,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农业的产量也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而现在,《节约粮食》这个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早就耳闻种粮食很不容易,在一个暑假里,有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老家,亲眼目睹的那种菜的艰辛:在骄阳下,农民伯伯拿着锄头辛勤地劳动着,那豆大的汗珠滑过粗糙的脸庞滴落了下来,也顾不上擦一下。太阳越来越大,树叶快被晒蔫了;大地要被烤熟了;天上的小鸟也要中暑了,一个劲地往树阴下钻;知了热的急噪起来了,不停地叫着……可是,农民伯伯依然在辛勤地劳作,松土,施肥,拔草,一刻也不敢松懈。我按耐不住内心的骚动跃跃一试,说服了奶奶,我拿起锄头开始除草,但它好像着魔,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好不容易才稳住他。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强撑着,想多除几下,怎么这么费力呀,没过多久我就已经气喘呼呼了。汗水大颗大颗的顺着我光洁的脸颊流下来,我实在招架不住了,赶紧跑到树荫下凉快去了,生怕自己也会被烤焦!我不禁感叹:“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在我们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里,铺张浪费随处可见。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会不堪设想!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可有多少人做得到呢?现在都在提倡光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光盘使者,难道中国人民还没明白吗,浪费可耻!吃多少拿多少这个道理还用我来强调吗?要让节约成为自觉,成为习惯。难道你们忘了:在长征途中,有许多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然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心里存有节约的意识,处处我们都可以当节约小天使!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2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为了培养全体师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责任感,__小学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爱粮节粮,从我做起,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主题爱粮节粮·共创节约型社会国旗下的讲话,宣传讲解了中国粮食供应状况和粮食短缺国家的饥饿状况,并向全校学生提出了节约每一粒米、每一粒粮食的倡议,不要随意倒食、挑食菜,让更多的`人有粮食。二是开展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主题班会。通过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知识,让学生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形成节俭的良好时尚。

第三,呼吁学生向家长宣传珍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充分发挥儿童小食品宣传员的作用,向家长传递爱粮意识,推动家庭参与节约社会建设。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爱粮节粮、光盘行动的拍摄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节粮习惯。通过世界粮食日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之不易的食物,增强师生的粮食意识,让粮食内化为意识,形成良好的粮食氛围,为进一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奠定基础,创造节约校园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3

本周二中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学习,秦东魁老师非常详细的讲解了居家“六神”所处的方位和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犯六神。学习了本堂课后对节约粮食有了新的认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向崇尚“节俭”,并且把“节俭”与“勤劳”经常并列作为一种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如今,正在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化建设时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朴素节俭,珍惜财富,合理使用各种资源。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应该倡导节俭,反对浪费。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不仅取决于有没有,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勤俭刻苦的奋斗精神。对国家如此,对家庭和个人也是如此。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发扬节俭的精神,崇俭朴戒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同维护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节约一粒粮食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累积一粒福报,反之,每浪费一粒粮食就是在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报;浪费粮食是一种败德,是恶行。人还要有颗悲悯之心。当我们吃饱穿暖的时候,还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钟会有一个儿童被饿死,有10亿人正在挨饿,全球粮食危机日趋严重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增加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建立起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绿色、高效是粮食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国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是39.8%和39.2%。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粮食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大对农机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助,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为了激发创新热情,“十三五”时期,国家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希望的田野处处涌动金色的希望。

关于粮食安全心得篇15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到浪费现象,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在浪费。

随父亲走进豪华的饭店,映入眼帘的是光滑的玻璃桌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桌子四周的嘉朋正在欢笑,人们高高兴兴的碰杯,快快乐乐的交谈。一番酒酣耳热之后没有谁再交盏动筷了,看着满桌的狼藉,光彩夺目的美丽顷石面目全非;高脚杯旁的米饭哭泣自己生命的无用,桌下的青菜则叹息短暂的一生,满满的一碗汤盼望客人的光顾……或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的.老人跪在街头乞讨,有的儿童面黄肌瘦,更可怕的是那路旁挣扎的白骨。

不知不觉宴会已经结束,人们捧腹而出,我回头望着那些剩下的饭菜久久不愿离开,我有心将那些饭菜打包回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最终还是被爸爸挥手而去。回到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那些粮食的身影时时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为我的行为深感惭愧,我想我的摆阔气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犯罪”。

或许我不能制止浪费,但以我的微薄之力可以结束自身的浪费,凡事贵在坚持,长此以往节约会内化为我行为的习惯。

26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