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

| 新华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

世界上曾经有一位音乐家,由于不出众的外表,他不常与人亲近,但由于他特有的性格和那属于他的思想方式,造就了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回想起他的音乐,悠扬而深情,充满着忧郁气息的色彩:有轻快舒展的,像《田园》;有深情浓郁的,像《命运》;有悠扬振奋的,像《英雄》……每当听起这些蕴藏深长的交响曲,不由地感叹贝多芬那超乎常人的思维与独特的理解,就因为这些才缔造出那么多发人深省的旷世音乐。

这位音乐大师却是在那鲜为人知的过去中磨练出来的。他的童年可谓悲惨,他的命运可谓坎坷。在创作名曲时,他几乎都是呆在黑暗的小阁楼。内心的孤独,生命的苦楚,这些都成为他的创作来源,不是吗?在生命中挣扎,在痛楚中创作,谱写着非同于凡人的命运,讴歌着苦痛换来的欢乐。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只是为了艺术牺牲罢了。让人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愈使我痛苦就愈让我喜欢

米开朗琪罗,这位大师的一生都在忍受着政治、教皇、家庭的胁迫,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更使得他无力反抗。自闭,使得他无法主宰自己,而且否定了自己,摧残自己。他的天才与一个在背叛他的心灵结合在一起。性格上的脆弱造成他一生的悲剧情节。然而他用一种极为谦卑的爱来爱着自己的亲人。但,终生陪伴他的只有永远的孤独。回望过去,他创作许多应该给他带来希望与自豪的作品,但他无法聊以自慰。他做了他可能做的一切,但他觉得自己虚度了一生。可怜白发生!

怀着怎样一种沉重的心情读完他的一生,我知道他一定要用一种轻蔑的眼神注视着我想要对他表示关怀与同情。悲悯的一生。他以怎样一种勇气叩问这个丑陋的世界。也许值得同情的是像我们这些卑微的以他人的伤痛搜刮快乐的根本不懂得生命的人。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在我小学的读书生涯,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老先生可谓我的指明灯:史诗般的恢弘气魄与明亮诗意的《战争与和平》,波澜与不安骚动的《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悲天悯人的《复活》。

这位老先生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世人播撒爱的种子,然而讽刺的是他为了寻求真理客死异乡,且无亲朋好友在他的身边。为什么他会在耄耋之年独自踏上火车之路,尔后不治而逝?哎,还不是他的思想与家人之间的不同,使得其沟壑越来越深,终于……

漫天花雨,是你们高贵灵魂的祭。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2

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经典之作。十分真切地向我们介绍路整个欧洲艺术三大领域的杰出代表: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作家托尔斯泰。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贝多芬,他是一个一生都在和命运作斗争的人。不幸的他同时也是万幸的,它有一颗与常人不同的圣洁的心。现今社会中拥有这样心灵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一生都在追名求利,为了金钱而活,放弃了曾经的理想,放弃了拼搏的斗志,放弃了自己在人生舞台上表演的自信。而贝多芬不同,他勇于面对自然设下的陷阱,勇于面对上帝对他的不公,努力为自己梦想的实现而奋斗。在他少年时为挣钱养家而奔波时,或许我们还在那温暖的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实我们都是命运的宠儿,出生在这和平的年代,三餐不愁,还有学上。但有些同学却不懂珍惜,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满口脏话。而贝多芬没有愧对于人这个称号。

我觉得罗曼罗兰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去了解那些名人,更重要的是呼唤那些不幸的人们,切勿过分怨天尤人!人类中优秀分子是怎么生活的,让我们在读它的时候好好吸收它的精神养料,重振生活信心,虽然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梦幻,但既然他们过来了,我们同样也能过来。

再伟大的人也是普通的,他们唯一和我们不同的是他们那坚韧的毅力。同样,我们也要加油,一起为成功的喜悦而奋斗!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3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名为《名人传》的书,作者罗曼·罗兰在书中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讴歌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刻苦学习。可后来贝多芬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爱情也因此而终结。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在受到世人瞩目的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相继离散,耳朵也已全聋,面对生活苦难,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音乐之风,同时创造了世界顶级音乐宝典,他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动、敬佩万分。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又使我联想到中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编撰过程,前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历程,当代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刻苦学习精神,等等这些人的经历不仅印证了这句,更在感召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一代代有志者。当然也许我们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时得到什么回报,此时的你,千万别灰心丧气,相信:奋斗就有收获,也许我们没有达到理想的现实,可毕竟我们收获了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其实历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至上光荣。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管你的身体在遭受着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运有多么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满多少风风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战胜自我,那么美好的未来便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人生必须有拼搏,有奋斗,才可能取得成功。这便是我读《名人传》所感悟到的。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4

19世纪初的西方,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横行成国际秩序。在这种时代,非常需要富有高贵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为人类祭奠的榜样。作者从众多名人中选择了1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他深信,这些艺术巨匠的不平凡经历将会引导人们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都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早在1793年,贝多芬就立下了这一志向:一定要歌颂欢乐。这一志向,让他激动了一生,踌躇了一生,抗争了一生。在创作了《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后,贝多芬徘徊在强烈的兴奋之中,他仍不满,仍要将快乐的音符洒向大地,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九交响曲》这是一部具有突出地位的巨著。”

从这一段,我读出了作者积极向上、进取的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引导贝多芬作出一首首伟大的歌曲。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5

我们感恩每一滴水珠,来把我们滋养;我们感恩每一只花朵,带给我们芬芳;我们感恩每一位长辈,指引我们方向。我们总是向那些美好的事物殷殷道谢,我们又何尝感谢过挫折呢?不如让我们的感恩拐个弯,去谢谢那些激励我们成长的人和事吧!

面对失聪,贝多芬可以放弃创作乐曲,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创作;面对压迫,米开朗琪罗可以反抗到底,但他仍无怨无悔地雕刻;面对皇权,托尔斯泰可以选择妥协,但他仍不屈不挠的突破自我。他们都应该感恩挫折,因为没有经历过一番尖锐的历练,是不会有辉煌的成就的。是磨难激励了他们的成长,是纠结洗礼了他们的心灵,是痛苦换来了他们的成功。他们没有选择抱怨,取而代之的却是感恩。

没错,虽然《名人传》中没有提到“感恩”两个字,但我却从这本书中读到了感恩。如果一个人一遇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么就注定这一生平庸至极。相反,我们应该感恩挫折,因为它们注定要成为我们攀上高峰的绊脚石。

“感谢那些曾今不看好我的人,是你们的打击让我更加努力”这是当今华语乐坛流行天后蔡依林在金曲奖上所发表的,也正是这样的一句话,她成功了,但背后却包含了她无数心酸。

她的努力,她一路来的改变,如电影放映一般,无不显示在了她身上的伤痕,她腿上的瘀青,她脚上的绷带……她同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一样,也是一位为了艺术而献出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的艺术家。她手中挥舞的彩带,紧握不放的吊环,挑战极限的鞍马,翩翩起舞的芭蕾,婀娜多姿的舞蹈不仅靠的是她自身的努力,更关键的是他人的打击唤醒了她那颗好胜心。于是,她做到了,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让那些打击过她的人大跌眼镜。

我们总是埋怨生活,埋怨他人,有的人面对挫折便一蹶不振,有的人却是越挫越勇,感恩生活中的一切,最终走向了成功。那些总是活在抱怨中的人,不妨让自己的感恩转拐个弯,勇敢地面对现实,说不定在下个拐弯处,你将会看到同样令你流连忘返的风景!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6

罗曼罗兰称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的伟大,而是心灵的伟大。作者在贝多芬传的结尾写道:一个极其不幸的人,挣扎在贫困、残疾、孤独、痛苦中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给世界创作了欢乐!他用苦难铸造欢乐,就像他所说的那样——“用痛苦换取欢乐”这句话正是他心灵的箴言,是他英勇的一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夜以继日的工作,以致筋疲力尽。

“他的生活似乎一种苦役。他甚至抽不出时间去吃饭睡觉。在他的信件里随处可见这样的语句:‘我几乎没有时间去吃饭 …… 我没有空吃东西 …… 十二年以来,我的肉体被疲倦机会了,我缺乏一切生活用品 …… 我没有一个金币,我衣不蔽体的承受这煎熬 …… 我在悲惨与痛苦中求生 …… 我和患难作斗争 …… ’”

其实米开朗琪罗非常富有。他有大量财产,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他自己舍不得享用一点财富。

米开朗琪罗在70岁高龄时,接受了宏大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师兼总监的职务。他认为这是神的使命,是他应尽的义务,他甚至不肯接受应当享有的俸禄。他继续工作,已不是出于对艺术的信心,而是出于一种信仰,是创造的惯性才是他不断工作。1564年的一天,他站着坐了一整天的《耶稣之死》病倒了。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从可怕的暴风雨回到了温柔和平的寂静”。

19世纪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他还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和童话故事。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有多么痛苦,要承受那些心理坚强却没人情味的信徒们的无言的谴责,又被自己的懦弱和优柔寡断所困扰着,所以在对家人的爱和对上帝的爱之间徘徊着,直到那一天,他再也无法仍受,也许是临死前的一种狂热,他冲动的离开了家,四处流浪,想逃离这一切。他曾在一所修道院投诉过,次日又离开了。在途中,他终于病倒了,在一个无名的小城里休养身体,但是,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

在弥留之际,他躺在床上哭泣,不是在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他抽泣的说道:”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受苦受难,你们却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1910年11月20日 ,凌晨六点多,他终于得到了解脱,如他所说”死,幸福的死 …… “

早年对宗教抱反感情绪的他重新思索:”信仰是生命的力量。“可是,托尔斯泰不能接受教会的宗教,他花费大量时间论证教会与宗教精神的抵触,毫不畏惧的向神学挑战。这些举动使他最终被开除教籍。他努力摆脱”奢华“,希望做上帝的好仆人,但他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他为实践信仰不惜放弃人世间的一切,甚至生命。

《名人传》告诉我们:悲惨命运不知降临于普通人头上,他同样也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免除痛苦对他们的考验,这三位英雄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用自己的毅力战胜命运,让患难结出丰硕的果实。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7

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题记

《名人传》写了三位伟人的故事,一位是失聪音乐家,一位是病痛缠身的雕塑家兼画家,还有一位是身处不如意境地的小说家,三者都有自己的园地,努力为人类带来真善美的杰作,即使受尽了折磨。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正如杨绛先生对三位的评价: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乐朗琪罗留给后世不朽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同遭不幸,为何他们却能在逆境中捍卫自己纯洁无瑕的心灵,坚守自己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有限的生命和精力,甘为人民的仆人?他们虽是三位不同职业,兴趣爱好各不同的人,貌似无共同之处,实则关系千丝万缕:有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奋斗,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所以他们才如此绚烂,如此让人惊险。因为有梦,所以披星戴月。他们同经受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知道前方是布满荆棘的道路,但他们仍义无反顾的去追随。人生之路,或许风雨会不期而至,我们不敢迈开前进的脚步,犹豫不决、害怕尝试、害怕失去、害怕坎坷。但前行的路上,哪有一帆风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格局,不同的人,会造就不同的人生,正值青春的我们,应当努力,不断前行不停下追梦的脚步。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追梦之路,或许坎坷,或许失意,或许辛苦,或许彷徨,但不要放弃,不要停止前行,不为自己找借口,不忘初心,始终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对手。我们正值花样年华,有足够的热情与精力去挑战一切,但自己往往不能发觉。一味地羡慕他人的风光、他人的幸运。但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幸运,只不过是天道酬勤。他们付出了足够多。没有捷径,不可能一路平坦,既然有梦,就铆住了劲去实现,不畏意外突袭,能经得住诋毁、扛得住风雨,无法预知未来不可怕,只要你心中寄存希望,怀揣梦想,就一定能看到光明,哪怕迷失也不要害怕。梦想如北斗七星,会为你指引方向。历来名人,哪个没有梦,哪个没有付出努力,哪个没有拼搏,正值青春,应当努力,努力为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梦想执手,与青春偕老!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8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

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琪罗表面看上去是比贝多芬幸运的多,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

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唯一幸运的是,至少教皇还承认他的天赋,并且不止一次的保护他的艺术成就不遭破坏,但是他们却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七十余岁的高龄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

如果米开朗琪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他就不痛苦了,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了,然而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虽然他的本质性格是骄傲自信而且固执的,只是他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光宗耀祖思想和“长子”的责任感,使他不能置身家姓名于不顾,这就决定了他在关键时刻必然会逃跑,或者选择明哲保身,向权力屈服。特定的时代条件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与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小在名门贵族长大,地位优越,无忧无虑,亦不会像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那样终身忙碌,身体健康,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他的忧虑和痛苦正是由此而生。

他厌倦了优越的环境,藐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学声誉,只有生命的真谛才是他未知的亦惟独渴望的,于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求索和探寻,他所拥有的幸福感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如果他只是平庸的亦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所拥有的这一切,烦恼是不会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不肯虚度年华的精神才使他的烦恼接踵而来。

其实纵观全书,在三位名人的传记描写中,都时时透露出了这些名人的缺点,贝多芬脾气的暴躁,米开朗琪罗的软弱和优柔寡断,列夫·托尔斯泰固执和封建。

其实《名人传》也告诉了人们,英雄和名人并非没有弱点,也并非就完美,毕竟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但是这并无损于他们所做出的伟大的事业。悲惨的命运和严峻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名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并且坚定自己的信仰。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9

暑假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他是著名的反战主义者,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有名的人物。他们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虽然他拥有如此高的荣誉,但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玩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把他关在小屋里一整天。使他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贝多芬年轻时前往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可惜的是他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的母亲患重病且不久要离开人世,失去心目中唯一的亲人贝多芬悲痛欲绝,这些不幸一起压在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但他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虽然他生患重病,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摁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世界不曾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快乐给予世界!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能做到?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用苦难铸成了欢乐,也就是他超于常人的毅力与奋斗精神。在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想到要他人帮助。而不是面对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不是要别人帮助。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朋友,所以他只能孤身一人,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我希望所有人嫩想贝多芬一样活着,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快乐。让我们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0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灵魂,他散发出的光芒照彻了十九世纪的阴霾,也同样吸引着我们这些青年人的心灵。从一八八五年至一八八七年间,托尔斯泰的作品在巴黎出版发行了,从《战争与和平》,到《卜里戈加》,另外还有一些小说。这些作品一经面世,就被疯狂地抢购一空。

托尔斯泰的童年与命运十分悲惨,他母亲逝世时,他还不满两岁。父亲去世时,他才九岁。父亲的死对于年幼的托尔斯泰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第一次对生命产生恐惧。但他对生命没有放弃,坚强的活了下来。

长大了,他与苏菲。贝斯结了婚。过了八年,托尔斯泰精神受到了打击,几乎疯了一样。可是就在那次,他的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他激动地不能自抑,高声呼喊:人们不能这样生活,绝对不应该这样!触目惊心的景象不断在他眼前徘徊,他又陷入悲痛之中。但是,他在神的帮助下竟然走出了深渊,重新树立信心。他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超脱者,他向来厌恶那些只顾自己超脱而不管别人的自由主义者,他心中装着社会大众,心中怀有博爱精神,他一刻也不能忘记他所见到的悲惨的`社会景象。

读了传记,我的感受是:一个人不能因为命运悲惨而放弃自我,放弃目标,放弃人生,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在走这条路时会有种种考验,种种难关,这都是让你去克服与解决的。人生就像一条很长很长,走也走不完的一条路,你可以不断摔倒,但要在摔倒处爬起来。如果要放弃,就代表路断了,就代表你所付出的所有都没了;就代表你的目标破灭了。这种种难关是让你长本领,长知识,长经验,长技术。你要勇于面对它。俗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努力去做,相信你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1

英雄在我的心中总是那样的高大,而又可望不可及。今日当我手捧一本《名人传》细品其华之时,才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贝多芬伴着失聪的双耳谱写出了千百名曲;米开罗琪罗在岁丧母的悲痛下雕琢百千佳作,终逝世于工作室中;托尔斯泰在战争的烈火中释放满心怒火;

他们的巨大痛苦和孤独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成为“心灵”伟大的英雄。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天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同享受我们先辈的伟绩一样,不再去想听他们流出的鲜血,这无疑是使我们尴尬的事情。,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不是的,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名人传》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名人传》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对世界有贡献的名人。看了这本书,我体味出一个道理:有些事如果认真去做,可能难事就会变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变成难事。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够正确对待这一问题的。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2

这个假期读完了名人传,让我深有感触,名人的精神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不是走遍天下的英雄,也不是武功盖世的伟人。

贝多芬从小出生在贫穷的家里,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但他勇敢地面对生活,与生活作斗争,他孤独的生活,他唯一的亲人却辜负了他,是他的内心受到无比的打击,他甚至绝望了,他没有一个朋友。但是他最后仍然改变了命运,战胜了困难,战胜了痛苦。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又坚持不懈的精神。

米开朗其罗出生在弗洛比萨的一个富贵家庭,他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功底,他的祖国遭受了困难,他眼看着外族进攻,人们受到痛苦。他一生依附于教皇,一生为教皇做事,教皇为他事故立碑立转,使米开朗琪罗完成不了自己的梦想。他一生遭遇困难无数,但依然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贝多芬与米开朗琪罗都遭遇到了无数的苦难,但他们的思想中从未有‘放弃’这两个字,他们将一生奉献于自己的事业与理想。

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必有的精神,我们应该与那些永不服输的人看齐,永远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梦想!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3

今天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这本传记主要记述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这三位伟大的人物苦难的一生,同时也颂赞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这本书中的三个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画家;一个是作家。但是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中,都是伟大的探险家,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虽然,在成功的旅途中,他们的道路并不平坦:贝多芬遗嘱之中的“孤独,孤独,孤独”体现出了他悲惨的遭遇,米开朗基罗晚年遭受病痛的折磨,托尔斯泰因坚持真理受到了莫名其妙的诽谤。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逆境之中永不放弃,不因一时的悲苦而消极沉沦。这也是爸爸经常说到的。

读完了这本书,我领悟到了它独特的魅力,书中的三位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仿佛近在眼前,我不知道罗曼罗兰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么优美的词句,真心佩服呀!!!!!

冰心有一首诗说过: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是呀!要想成功,就只能奋斗。罗曼罗兰的作品,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越是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遭遇,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应该想起这本书中的三位主人公,像他们一样战胜困难,努力前进。

这本书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应该将这个道理装进心中,战胜困难,朝着目标前进。

名人传读书心得50字篇14

《名人传》是由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分组成,它们均写于二十世纪初,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作者描写的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还有一个是文学家。罗曼罗兰都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他们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的精力。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生命抗争的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享受不尽的精神食粮;米罗开朗基罗用一生的心血创作了不朽杰作;托尔斯泰则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万千生命的渺小和伟大。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

米开朗基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他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生活是严酷的。对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说来,

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而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作者写的这三位名人,他们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们却比常人遇到更多难以想象的磨难和障碍。不过他们都是从重重困难中勇敢站起来的人,也是从种种困难中造炼出来的伟人、名人,而且还是不屈服于命运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

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这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卷首语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或许,这也是他为自己全部作品所作的诠释。

最后,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告诉人们,任何成就都伴随着艰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验,现摘抄其中部分能震撼我们心灵的警句,作为本文的结尾。

“不幸的人们啊,切勿过分怨天尤人!人类最优秀的人物与你们同在。从他们的勇气中汲取营养吧!”

27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