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科必须要选的科目

| 梓炫

据了解,新高考选科必须要选语文、数学和外语。3+1+2新高考地区必选物理或者历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选科必须要选的科目,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选科必须要选的科目

高考选科必须要选的科目

新高考3+2+1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不变;“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指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共12种组合方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这8个省份在20_年首次实行“3+1+2”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3+3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不变,考生再从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这6个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这种模式下一共有20种组合方式。目前实行3+3模式的省份有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浙江。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门信息技术,是从7门学科中任选3科。

新高考选科方法

选科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时候选科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习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来确定大学要报考的专业。

选科以专业覆盖率为出发点。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总体而言,物理是专业覆盖率最大的科目,而物理+化学+地理这个偏理科的选科组合,在专业覆盖率上可达99%以上。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选科,即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考生的最终成绩,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赋分制是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比例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排名在前5%,赋予最高等级A+,赋分70分,以此类推。所以,高一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不仅要看各科成绩,还要看各科目的排名。

很多学生认为选科擅长的科目就是感兴趣的科目。其实,不是这样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感兴趣的科目我们未必擅长,同理,擅长的科目我们也未必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历史,喜欢谈古论今,但擅长的科目是物理,每次物理考试成绩都很好。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选择既感兴趣又擅长的科目。

新高考推荐选科组合

1.推荐选科组合物化地

可选专业: 超过96%

选科组合优势/劣势: 记忆背诵内容较少,学科之间关联密

分析及建议: 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它的优势有两个:一是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均超过了96%;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密。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同时,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学习难度大,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

2.推荐选科组合物化政

可选专业: 超过96%

选科组合优势/劣势: 专业选择面广,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分析及建议: 物理+化学+政治,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第一,专业选择面广,可报专业超过96%;第二,为未来发展有帮助,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

新高考选科要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知识

有的人以为经济学经常与钱打交道,是不是会教人如何赚钱?有的人以为学物流,是不是做快递?这种认识显然是对高校专业不了解。

选科必须了解、掌握高校专业知识,并且懂得专业与学科相对应关系,才能正确选科。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学科门类共有12个(不含军事学科)。具体的专业内容与要求可以上网查询、对比、辨析。

从专业入手来选择科目,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专业概念、核心内容、涵盖的学科技能范围、主要学习课程和要求、专业就业状况及其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对一些相近相似的专业还要能够区别辨析,以免混淆,产生错误,耽误人生大事。例如,金融学与金融工程、园林和园艺、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财务管理和财政学,等等。

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学校或者专业,那么你就可以根据那个学校或专业的需求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如果你想上顶尖大学,物化是必须选的;如果你的要求没有这么高,高中学校也不是重点高中,那么最好避开高手云集的物理科目,可以选择化学或生物让自己未来更容易挑选学校和专业,其他的科目挑擅长的选择。

高考选科该注意些什么

1.不要只看总分。看了单科排名,每次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排名,尤其是大平台考试的参考意义更大。不要沉迷于自己考了多少分,不要因为物理96分而沾沾自喜,不要因为政治76分而自卑。要知道物理96分可能是平均分,政治76分是高分。仔细分析,自我评分规则表,自我评估。

2.不仅要认识自己,还要认识别人。不要盲目对比自己的学科,没有任何意义。比较优势是你和别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学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你能认识别人的渠道很少,就是平时的各种考试,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次考试,哪怕是平时的月考。学会看业绩分析,学会发现自己的弱点,不要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比,不要想着弥补缺点,放弃缺点,找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优点和别人比。

19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