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对比传统高考的优缺点

| 奕鑫

新高考选科对比传统高考的优缺点

新高考选科模式相较于传统高考制度,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

个性化发展:新高考选科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选择学科。这使得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减轻学业负担:传统高考制度下,学生需要同时备战多门科目,学习压力较大。而新高考选科模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减轻学业负担。

提供选择机会:传统高考制度对学科选择较为局限,往往只有理科和文科两种选择。而新高考选科模式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和专业方向,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考试方式多样化:新高考选科模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包括主观题、客观题和实践考核等。这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缺点:

个人选择压力:新高考选科模式要求学生在选科时自主决策,对于一些不确定自己兴趣和职业方向的学生来说,选择压力较大。同时,不当的选科可能会对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不确定性和风险:新高考选科模式的实施时间较短,对于一些地区和学校来说还存在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可能存在选科规划不完善、专业设置不齐全等不确定性和风险。

学科短缺问题:新高考选科模式下,一些传统的学科可能面临选修率下降的问题,导致师资和教材资源相对不足。

新高考选科受欢迎吗

新高考选科模式是否受欢迎,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差异。一些学生和家长对于新高考选科模式表示欢迎,认为其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于个人选择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表示担忧,对新高考选科模式持保留意见。总体而言,新高考选科模式的受欢迎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新高考各科目可选的专业

1、新高考选科物理:对应专业有海洋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类等。

2、新高考选科化学:对应专业有核工程类、地质学类、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化学、林业工程类、生物科学类、材料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医学技术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等。

3、新高考选科生物:对应专业有生物工程类、植物生产类、科学类、环境生态类、环境科学类、医学类、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等。

4、新高考选科政治:对应专业有哲学类、法学类、历史学类、经济学类、政治学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等。

5、新高考选科历史:对应专业有考古学、民族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学科、政治学科、世界历史、文物保护技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6、新高考选科地理:对应专业有旅游类、地质勘探类、气象类专业、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地图测绘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水利水电类等。

新高考选科的主要参考因素

个人兴趣爱好:学生首先考虑的自己喜欢哪些学科,擅长哪些学科,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难以发现。

高校专业了解:学生会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高校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限制。

高中学科认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各学科知识容量、难度,以及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师生关系会对学生选课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组合成绩:学生选择不同组合时的成绩也会成为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职业倾向分析:性格及职业倾向的测评数据能为学生选课提供一些基本参考。

家庭成员职业: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职业有时会对学生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新高考选科注意什么

影响高考选科的因素很多,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只是其中之一,还得看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专业倾向、职业倾向以及学科竞争力等诸多因素,换言之,学生选科前要考虑“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大学想学什么”“我以后想做什么”“我什么比别人学得好”等问题。一些学生如果仅仅因为选科组合的覆盖率高而放弃适合自己的文科,就有可能陷入不爱学、学不好、分不高的困境,最终同样会在报考大学时因为总分不够而受限。

专业覆盖率选科物理。单从覆盖率来看,确实物理专业覆盖率高,但也要考虑实际学习难度与选考人数,物理科目学习难度较大,专业覆盖率较高,很多不擅长理科的考生为了拓宽专业的范围,选择了物理加两文的组合,因为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大,综合学习上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同时选择的考生相对较多,而且也是很多学霸的首选,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新高考选科,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有限,学校并不会完全开设12种选科组合的班级,比如有的学校会不开设“历史+生物+化学”组合,有的学校会不开设“物理+思想政治+化学”组合等,大家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

2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