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需要侧重什么
新高考选科需要侧重什么
兴趣和爱好:选科应考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选择相应的选修科目。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取得好成绩。
能力和优势: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在擅长的学科中选择相应的选修科目。擅长的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综合素质培养:在选科时应注重培养综合素质,选择既包含文科又包含理科的选修科目。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适应未来的多元发展需求。
未来职业发展和升学需求:考虑选科对未来职业发展和升学的影响,选择与个人职业规划和升学目标相关的选修科目。了解不同职业领域和学术专业对选修科目的要求,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
新高考选科的正确技巧
充分了解选科要求:了解所在地区或学校对新高考选科的要求和规定,弄清相关政策和规则,以便做出符合要求的选科决策。
多方面考虑: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爱好、职业规划和升学需求,全面权衡各个因素,确保选科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寻求专业指导:咨询学校的学业指导老师、职业规划师、学科老师等,寻求专业的选科指导和建议。
做出合理安排: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选科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和备考,确保充分准备。
新高考选科的重要性
第一,新高考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高中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大学的哪些专业,是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必须提前明了的。
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讲,高校各个专业对应招收哪些科目的考生,是高校招办在招生录取时已经明确划定的。
第二,新高考选科与学生未来生涯规划有紧密的联系。
新高考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
学校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选科不仅关乎高考,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也会有较大影响,须综合谨慎决定。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时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第三,新高考选科后在高考计分方式上与以往大不同。
实行新高考选科之前,考生高考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高考成绩(语数英+文综/理综)直接累加。
实行新高考选科之后,考生高考总成绩改为由3个必考科目(语数外)高考成绩加上3个选考科目(文理综)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高一高二对自己所选择的6选3科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均衡发展各科,不能过于偏科,或像以往一样等到高三再来拼搏。
新高考选科的意义
高考选科的首要原则是从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学科潜质。
新高考改革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重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此及早精准定位孩子的职业生涯,选择学科,使其有努力方向。
至于怎么选,学校、家长和学生应有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过程: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因此学生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符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专业;然后再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且自己最有优势最有潜能的学科;最后考虑所选学科是否具有社会急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等属性。
考大学如何选科
1. 选科看各科目的成绩跟排名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即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考生的最终成绩,考生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赋分制是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照比例赋予一定的分数,比如排名在前5%,赋予最高等级A+,赋分70分,以此类推。所以,高一选科的时候,高一学生不仅要看各科成绩,还要看各科目的排名。
2. 选科看自身的兴趣爱好
这里的兴趣指学习某科目的兴趣,高中的科目有很多,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科目兴趣不同。有的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是物理,有的学生感兴趣的科目是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感兴趣的科目,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非常喜欢。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相反,我们会感觉很有意思。所以,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要结合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