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24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
甘肃2024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
11月8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中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甘招生的本科、高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此次在甘肃省报送选考科目要求的高校专业共计64092条,其中本科专业34670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共有23种组合,其中不提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
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要求》公布的只是高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是最终的专业计划安排。对不提科目要求或没有提出首选科目要求的专业,2024年该专业会安排在首选科目为物理类还是历史类科目下,应以2024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甘肃新高考3+1+2选科专业对照表
甘肃【物理】选科可选专业:计算机类、理念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类、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
甘肃【化学】选科可选专业:核工程类、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化工与制药类、生物科学类、应用化学、地质学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医学技术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甘肃【生物】选科可选专业: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学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等)、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
甘肃【政治】选科可选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等)、经济学类(金融学、税务等)、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历史学类、教育学类、工商管理类、社会学类(社会工作、家政学等)。
甘肃【历史】选科可选专业:考古学、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科、民族学、地理学科、历史学、世界历史、汉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
甘肃【地理】选科可选专业:气象类专业、地图测绘类(卫星遥感、GIS专业)、水利水电类、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旅游类、地质勘探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
甘肃新高考怎么选科比较好
选科可以从专业入手,参照专业与学科的对应关系,推导出相应的学科组合方式。因此,高一学生和家长应当了解一些必要的大学专业(类)知识,懂得专业与学科的对应关系,学科组合方式特点及其联系区别,依据报考高校及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从促进未来长远发展考虑,理性选科,确定选考科目,避免功利化选科对后续发展造成危害。
从专业入手来选科,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专业概念、核心内容、涵盖的学科技能范围、主要学习课程和要求、专业就业状况及其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对一些相近相似的专业还要能够区别辨析,以免混淆,产生错误,耽误人生大事。例如,金融学与金融工程、园林和园艺、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财务管理和财政学,等等。
了解专业与选考科目的对应关系选科与高考填报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确定的选考科目应既有利于专业选择范围的扩大,又有利于提高总分。如果这样,那毫无疑问是应当考虑的必选科目。
甘肃新高考选科推荐组合
甘肃新高考选科推荐物生地
新高考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说是物理,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反驳;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如果说是化学,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争议,这个真的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
新高考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新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新高考选科,一个“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于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的,那新高考选科的“新”,究竟新在何处?
从分科类别而言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从考试科目而言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信息技术。满分是100分。
新高考有哪些省(参考)
启动时间:2014年 执行时间:2017年
浙江、上海
启动时间:2017年 执行时间:2020年
北京、山东、天津、海南
启动时间:2018年 执行时间:2021年
湖南、江西(暂缓)、广东、江苏、黑龙江(暂缓)、贵州(暂缓)、四川(暂缓)、吉林(暂缓)、重庆、河北、湖北、山西(暂缓)、西藏(暂缓)、福建、内蒙古(暂缓)、河南(暂缓)、辽宁
启动时间:2019年 执行时间:2022年
安徽、广西、云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新疆